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借鉴意义_道德教育论文

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借鉴意义_道德教育论文

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科尔论文,伯格论文,意义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8)04-0138-03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也是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在接受西方重智论的传统影响下,继承了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观,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德育思想,在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他致力于道德认知发展体系构建的研究,将之应用于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并从哲学上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行总结和反思,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的德育理论对新时期我国的德育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科尔伯格德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型,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道德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基本上是受道德认知支配的。而人的认知发展是分阶段的,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道德发展是渐进的、具有阶段性的。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世俗水平,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第二阶段以行为是否对自己或别人有利为定向;世俗水平,即第三、四阶段。第三阶段以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到别人的喜爱或赞扬为定向,第四阶段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后世俗水平,即第五、六阶段。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为定向,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定向。

2.教育方法上,认为道德教育具有民主性

科尔伯格反对道德灌输,他特别指出:“儿童是道德哲学家”,“儿童也是可以有理性的,即能独立思考,能考虑公正原则和自己及他人的利益。”[1](P3~4)所以他非常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主张尊重学生主体性,重在促进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自主意识的塑造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道德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道德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因此,他认为不应将教育者视为“高尚道德”的代表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教育那些“无知”的受教育者;也不应该将学生的头脑当作是盛东西的“容器”,简单地将一套先定的规范、规则灌输进去。采取灌输方式不仅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完全是一种不道德的教育方式。

3.发展需要社会性刺激,让智慧发展条件与社会性刺激条件共同成为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具体现实

科尔伯格把儿童接受社会性刺激称为“角色承担机会”,它是指个体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意识到他人的思想、情感,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角色承担是儿童主体与外部道德主体(交往的对象)的相互构建。没有或缺乏构建对象,个体道德是无法发展的,有交往的对象但缺乏良好的道德风貌,个体道德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将存在着巨大的危险。因此他主张学校与社会应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智慧发展与道德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社会性刺激条件与智慧发展条件一起成为促进儿童道德发展的具体现实。

4.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两种模式,即“道德两难故事法”和“公正团体模式”

他批判了传统的德育方法,指出传统方法习惯于灌输,教育者把一些美德强加在学生身上,不管他们能否接受,一味要求学生去执行规定的各种道德规范和准则,这样是收效甚微的。因此,他主张应该在活动中通过反思与思考以发展学生的品德。“道德两难故事法”通过设置“两难故事”或“两难情境”,通过儿童的积极思维、讨论与争辩,并将自身置于具体的角色中,从而可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调动他们对道德问题的兴趣。“公正团体模式”主要是教师学生的民主参与活动,创造一种公正的集体氛围,以促进个人的道德发展。实施“公正团体模式”的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条件下它有具体的内容,但基本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感。

5.学校的隐性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校的隐性课程即学校生活的潜在影响,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因素,以之为舞台,创造良好的群体道德氛围,激发道德问题,来让学生反省与思考。科尔伯格强调指出,潜在课程具有的德育价值,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对此,他论述道:“虽然我们确实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成为理智课程的一部分,但我们认为它不应该限于学校的正规课程。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开发隐性课程所提供的资料最有效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规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2](P204)可见,科尔伯格把潜在课程几乎等同于道德教育,将潜在课程的德育价值强调到了很高的地位。在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下,现代道德教育课程从单一走向综合。

二、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们德育建设的启示

科尔伯格在30多年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儿童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提出了“道德两难模式”和“公正团体模式”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为道德教育科学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当代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学家,其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德育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学校道德教育应适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品德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定向的作用,是人的个性特征的核心部分。因此,德育的内容、目标、方法都应持发展的观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正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发展水平,为德育目标与评价的具体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当前我们的德育目标大而空洞,没有洞悉到青少年学生发展的身心特征。比如,对小学生大谈爱国主义与社会公德,大学生则还在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这种倒置的现象使很多人对德育持一种漠视的态度。要改变这种大而空洞的现状,就要求我们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都应具有阶段性、层次性,使教师能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使学生能感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过低的要求显然没有教育意义,过高的要求往往会成为空洞说教。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精通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使命中去。

2.在活动中进行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科尔伯格反对传统的美德教育方法,他说:“我们所赞同的发展法就是在进行教育时从不运用灌输思想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按照发展的自然方向去刺激儿童自己的思想,并使他向着每个儿童潜力以内的目的前进。”[2](P108)他提出的“道德两难模式”正是通过情境冲突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思考与争辩,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后期的科尔伯格越来越强调用真实的“两难道德情境”来进行道德教育,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全身心投入到道德活动中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作用,自身的潜力也得到了实现,从而使外在的品德内化,真正获得品德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作用、潜力的实现是通过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了身心的活动,外在的发展条件不可能成为发展的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我们的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道德活动。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着个别差异,有智慧,有情感,德育活动课应首先注重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发,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借助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智慧去努力探索,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促进品德的发展;使他们在道德活动中,一方面遵循原有的道德规范与纪律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根据新产生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品德。

3.在消化吸收中改进学校道德教育的方法

我国在德育模式的问题上,灌输方式已成基本模式,教师将德育的内容通过讲授等不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接受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观念并最终形成固定的行为习惯。这种单一、僵化的灌输方式忽略了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是一个个自主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以至于将道德教育视作一种异己力量,而不是自身主动追求、能使自我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在该模式中,一端是教师和他的传授,另一端是学生和他们的接受,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人们只要想到德育,往往想到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和学生的洗耳恭听。在这样的传递模式中,师生关系蜕变为纯粹的主客体关系——权威与服从。学生在接受枯燥的道德教条的同时本身也被同化,道德本身的丰富内涵也消失了。在这里批评灌输模式,并不是要放弃所有条目的传递而去抽象地培养儿童的道德思维判断能力,德育担负着传递人类基本价值观的使命,但它必须同时让个体在情感上认同、接纳、遵守这些规范,用道德生命去体验、内化这些规范。

科尔伯格积极倡导并推广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重视学生道德判断、推理与选择能力的培养,启发、诱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使道德教育内容能真正被其认知并接受和内化,将认知水平逐渐向更高层次提升。因此,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应提倡启发式,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充分讨论、明辨是非,既可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思想的成熟,更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同样对教师角色转换也提出了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顾问、合作者,一个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人。

4.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塑造良好的环境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实践研究中,科尔伯格还对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同龄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证实了环境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科尔伯格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道德发展的作用。“社会道德教育的途径包括正规化的道德教育和非正规化的道德教育两种”[3](P229)。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他们所接受的信息不仅来源于学校,还来源于家庭与社会。在科尔伯格看来,道德发展既不是来自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来自后天的学习,而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道德获得不断的发展。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传播渠道的延伸,我们可以越来越容易地接受信息与了解社会现实,学校不可能是惟一的信息传播渠道,自我教育能力较差的儿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以进一步获得品德上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同时,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来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就学校来说,一方面要在德育方法与内容上做出改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批判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等方式来巩固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而不能让学校德育处在真空中。同时,家庭与社会也必须认识到学校德育需要大家整体的配合与协作,形成较好的氛围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味地将德育工作的失败归罪于学校,这是不正确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每一位家长与社区社会工作者都必须具备这种意识。

5.道德教育应对学校的隐性课程给予关注

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模式”目的是在道德活动上创造一种公正民主的集体氛围,帮助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并养成知情合一、言行一致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尔伯格还认为,学校的德育除了意识的课程外,还有一种非学习课程,即“道德氛围”,他将其视为道德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利用学校生活的潜在影响,通过与学生自己生活有关的问题,使学校成为道德反省和道德行为的实验室”[3](P207)。科尔伯格强调,儿童的道德价值观念很大部分是从隐性课程中潜移默化来的。这种隐性课程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与为儿童提供角色承担机会的多少有关,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机构中公正结构水平的高低有关。因此,儿童所处环境中的公正结构水平越高,这些机构内部成员中实行奖惩和分派义务与权利的共同原则越公正,那么这个机构的道德气氛就越好,这种隐性课程就越能对儿童的道德发展起到良好的影响。因此,在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应努力提高教育者的品德和公正意识,使学校形成一种公正的氛围,从而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前,我国德育存在着课程化现象,把道德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提并论,德育内容枯燥,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德育方法单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课程改革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正努力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道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它需要一个良好的氛围,需要耳濡目染。将德育寓于情境之中,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品德发展以深远的影响。学校作为一种大的教育环境,不仅是课堂教学具有教育意义,其中的人、事、物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民主公正、轻松和谐的氛围,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收稿日期:2008-05-10

标签:;  ;  ;  ;  ;  

科尔伯格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借鉴意义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