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伪文化”--中学写作教学的另一种异化_文学论文

审视“伪文化”--中学写作教学的另一种异化_文学论文

审视“伪文化”——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又一种异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风起风落间都诠释着世界的精彩与生活的奇妙。它们是渺小的一点朱砂,但却折射了整个大自然的完美与感动。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的日出让一代圣人为之臣服,仅是那一抹红色的悸动,仅是那一山绿色的清风,一个流芳百世的“儒”字便刻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难以磨灭。

苏轼看见了赤壁,驾一叶扁舟,饮一壶美酒,抒一腔愁绪,悟一生真谛。只是山间清风,江上明月,东坡却从中参悟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豪气。

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多半条银河引入心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仅那一瓢长江之水,便让“谪仙人”的酒杯里长存一轮皓月,他从中品出了大千世界的辛酸苦辣。

这种文段粗粗一看,似乎是当今流行的“大文化散文”手笔。其实,它是刊登在一家杂志上,作为2005年高考作文的佼佼者被推介的。短短个把小时,在规定话题下,临场写出这些“才情非凡”的文字,也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问题就来了。当我们一篇篇往下读,读完杂志上刊登的30篇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就会发现一个令人瞠目的现象——此种借史抒怀类的“文化散文”竟占了一大半。不管具体话题是什么,这些少年作者的笔端,往往会或生硬或流利地一转,转入一个大同小异的历史抒情结构,形成一个大同小异的诗化表达效果。一样的佳词丽句,一样的史事感慨,一样的铺陈排比,甚至,所动用的材料也是那么几个常客——李白、屈原、苏东坡、孔子、庄子、谭嗣同。怅然良久,我不禁疑惑:这些感慨议论都是自然真实的吗?都是出自考生的生命体验吗?明明不是文史专家,他们又为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样一种“视角后转”的言说方式呢?当然,我并非说这些文章不能打满分,也并非说学生写作不能这么去尝试。我只是担心,这类“范文”一旦被误会、误解,进而被定位成中学写作教学目标,那就会误入歧途,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鉴于高考满分作文巨大的导向作用,我们对这种写作视角集体后转、写作主体严重缺席的现象,必须予以深切的关注。

文化意识的表现是文化散文的灵魂所在。文化散文的“文化”,决不仅仅在于取材于风流诗文或趣闻轶事上。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但更需要写作主体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阔大的文化视野来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显而易见,所谓“文化散文”,根本还是文化主体对文化客体的一种生命投注,其灵魂则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和文化情趣。

再来看看考生“文化散文”的另一片段:

我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①。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了我奔跑②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我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我磨墨,那该是我仕途上奔跑③得最顺畅的时期啊。

可是,无意间我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我觉得我应该永远让我奔跑④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我清醒地知道,我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我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我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

昔日我骑御赐骠马奉诏奔驰⑤,今日我骑白鹿奔向我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⑥让我屡跌屡撞,奔跑⑦又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显然,短短3个小节7次出现的“奔跑”(奔驰)二字是作者为了迎合题目而有意凸现的。许多语句牵强组合,十分生硬。如②③④处用“奔跑”来描述李白涉足仕途,就不够恰当。⑥与⑦处的“奔跑”更是莫名其妙:如果指投身官场,那又为何“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越”呢。可见,行文之时作者并不在意李白当时仕途进退的心灵体验,在意的只是用“奔跑”二字抓住阅卷者,赚来分数。我甚至有理由怀疑此文是宿构之作,考场里临时组装到了话题“奔跑”上。再来看作者的“文化感悟”:“我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简单一句,李白的心灵挣扎被消解了,化用的名句“散尽千金”云云又把他飞扬的情思错误地作了“现实处理”,理解很不到位。文句也多有不通之处,“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我屡跌屡撞”明显有生造之嫌。此类错误同样也见于文首例子等其他“满分作文”,若不给题目,读者往往不知所云。

常识谬误,文句拗口,理解有误,运用失当。这些本也难免,但隐藏其后的为文造情却不是小事。正如浙江省教研室胡勤先生所论,“31.5万考生,好作文寥寥无几,写身边生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其中不乏空洞之作,没有实质内容,披着华丽的外衣,满是整容的痕迹”。“整容”二字道尽这种“伪文化”写作的本质。

“伪文化”写作之伪,首先伪在对现实生活的无视,伪在写作被当成一种精神操作的过程,而荒芜了个人情怀、心灵世界。真正的文化关怀与关怀者的生命原创力是密切联系的。文化绝不是刻意制作的塑料花卉,它必须扎根于丰沃的土壤。还没读完几首古诗,就言不由衷地放言“太白”“东坡”,亲热得像在谈论他家隔壁的二叔。我要批判的它的虚妄之处就在于此。

“伪文化”写作之伪的另一重危害是造成了新八股倾向。记忆犹新的“杨朔模式”曾风行30多年,几乎成了我们唯一的话语方式。不论写景状物记人叙事,在文末总是妙笔一点,或赞美,或歌颂,文章立马被凭空拔高一截,主题“提升”变成了文章格式。这种公共话语的膨胀严重挤压了私人的表达空间。上世纪80年代末,余秋雨散文正是以僵化的杨朔模式的革命者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一旦当其替代前者,成为散文写作的主流范式,我们就要警惕新的话语霸权。

如果说十年前韩军先生所反对的“伪圣化”是杨朔模式的余波,那么,十年后“伪文化”倾向则是余式散文的矫情泛滥。这“美丽诗意”里潜伏着“集体失语”的更大危险。

仔细考察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生态,“伪文化”习作已泛滥成灾。原因种种,试作探析:

“范文”误导,评价失当,写作标准的偏颇与单一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伪文化”运动中,第一推动力当属高考满分作文的炒作误导。以满分作文为标准件的生硬克隆,由于其“迅速见效”的应试功能,日益上升为作文教学的主导模式,甚至是唯一追求,生产出了大量虚假俗滥的“美文”。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使我们丧失了理性检视能力,写作教学的内在规律一再被弃置扭曲。对“范文”的过度追捧,对目标的简单界定,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课程缺席,随意跟风,写作教学形式化

鉴于固定的高考游戏规则,许多“聪明”的教师早就设计出了最佳考场作文方案:(1)用一两个漂亮句子扣住话题,亮明观点,抓住阅卷者的眼球, 即所谓的凤头。(2)主体部分要排列整齐,尽量用上排比、对偶与反问。古今中外, 分几个层次来述题,就更见你的思路开阔了。(3)文末要简洁回扣,来点煽情, 给人留个最佳印象,这叫豹尾。

但是,立足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不得不追问:练就这样一副笔墨究竟是为什么?究竟能干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小文人”。

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见,将“文体不拘一格”“边界完全消除”的散文作为中学写作教学的主要样式,可能是个悖论。好的散文是人与文的深层交融,对于中学生而言,可遇而不可求。(当然,对于一部分有喜好和天赋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发展。)因此,我们在中小学所做的大部分作文训练,要么归于无效,要么只能将本来“不拘一格”的散文体式僵化而徒具其形。就这个意义而言,我们一直没有真正科学形态的作文训练。小文人语篇,正是写作课程的荒原上,一片肆意蔓延的野草。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中学写作课程建设已迫在眉睫。

人文分离,生活不在场,写作教学本质异化

人文分离,主体缺席,对当下生活的集体漠视与失语,正是传统写作教学的致命弱点,也是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的最大困境,问题核心直指整个教学机制与写作理念。有鉴于此,李海林先生一语道破——“整个写作行为的虚假”。他提倡“真实写作”:“应该有真实的写作任务,真实的写作对象,真实的写作环境,真实的写作成果。只有这四条皆真,才能称之为非虚假写作。”写作,本应是一个热腾腾的生活事件,与“知”“情”“意”“行”和谐成长,与人的生存发展融于一体。鸢飞鱼跃,月圆花开,充满生命律动的心灵成长过程若沦落于斯,不亦悲乎?

标签:;  ;  ;  ;  

审视“伪文化”--中学写作教学的另一种异化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