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何双喜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何双喜

何双喜

身份证号码:610202196XXXX31219

摘要:安全管理问题是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关乎着建筑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建筑单位的核心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于维护建筑单位和施工人员的核心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系统的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述,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的关键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生命安全;防范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队伍庞大、涉及领域众多以及施工周期长、安全事故发生率高等是其典型特征,尤其是安全事故频发给施工人员和建筑单位带来生命与财产威胁,同时也成为困扰建筑行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安全因素管控能力是稳定社会发展,保障企业和员工核心利益的关键。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2.1安全管理的概念

安全管理,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如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在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和引导下,采用合理的生产和施工方法来对整个过程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升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等级,其核心在于通过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提升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的安全程度。将安全管理概念引申到建筑行业中,特指的是按照建筑行业的行业规范和施工需求在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因素,诸如人员因素、设备因素、材料因素、运输因素、调配因素等均进行合理的约束和规范的管理,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管控,从而保证所有的安全指标都符合安全标准。

2.2安全管理的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筑施工项目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提前准备安全预案,做好各项安全问题的防护工作,并对各项安全工作流程进行明确,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保障水平;(2)管理法制化、制度化原则:建筑工程涉及的领域众多,施工周期普遍较长,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形成能一套全面、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对所有的工程因素进行控制,从而消除危险因素,提高安全生产效率;(3)广泛参与原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建筑单位的职责,更是与参与施工人员息息相关的关键性问题,为此必须努力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推行“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等级。

3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3.1建筑单位没有履行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单位作为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和发起方在安全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但是在管理制度的缺失或是利益的驱使下导致建筑单位的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监管力度和打击力度不够导致无证施工、非法施工以及强制施工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具备施工资格的单位没有履行基本的建设程序,没有将施工活动纳入到国家统一的监督制度之下,导致了建筑行业和市场的乱象,安全生产源头失控。其次,由于项目投资等出现问题,且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建筑单位为了尽早竣工而恶意压缩施工周期,将安全生产弃之不顾,导致很多必要的安全措施没有做到位,必然导致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最后,一些个别的建筑单位依靠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或有意拖欠工程款,不按规定足额支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致使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不足。

3.2施工过程没有形成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建筑行业的安全施工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体系作为保障,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但是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成为制约建筑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施工方的相关领导安全管理意识不足,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提升经济效益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安全生产,导致诸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无法落实,很多涉及到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均流于形式,甚至存在互相推诿、敷衍搪塞的问题。另一方面,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生产投入力度不足,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而将原本需要专业仪器进行检测的事项转为依靠工作经验解决,安全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即使某些施工单位成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但是执行力度极为有限,各部门和人员的职权不明,很多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在应付。

3.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建筑行业是一个人员流动性极大的行业,涵盖了各个阶层和职业群体,因此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差,工作能力不足是整个行业发展面临的又一主要问题。一者,很多底层或一线建筑人员都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安全生产技能较低;二者,从业人员普遍没有受过系统的安全意识和技术培训,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没有落到实处;三者,很多特种职业从业人员没有获取相关从业资质就无证山岗,且监督管理体制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种行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缺乏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4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4.1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作为建筑工程的承包方和建设方,相关领导应该摒弃旧有的安全管理理念,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安全施工管理规范和监督管理体制,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施工工作细则和安全管理规范,并深入施工一线了解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基础设备、施工方法和安全管理现状,针对具体问题立即勒令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整改,并将制定的安全施工和管理规范以文字的形式向各级施工和管理下属单位进行刊发,号召全体员工进行专业学习。

4.2革新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投入

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方案的拟定、管理措施的执行以及执行结果的监督,并在现有的工作模式下将责任和生产目标进行层层分级,做好各个阶层的组织和管理任务。其次,要根据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流程,制定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和符合行业法律法规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最后,要加强安全生产投入,配备齐全的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设备,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以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

4.3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施工和建设单位还应该致力于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强化专业人才建设。为此,一方面,要逐步提升人才聘用门槛,在员工聘用尤其是特殊岗位和管理岗位等高级人员的聘用过程中一定要对员工的教育经历、工作经验、安全培训情况等进行核查,必要时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笔试的能力评定方法对应聘人员的安全生产和管理能力进行评定。另一方面,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培训,重点对项目经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员进行培训,强化项目经理、施工员和安全员三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业务素质,并对底层员工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失踪将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在建筑施工行业内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建筑施工单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必然需求。本文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作业人员的角度对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相应的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7,32(04):32-35.

[2]张海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06):81-83.

[3]蒲小平.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12.

[4]王德轩.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福建建筑,2008(08):88-89.

论文作者:何双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论文_何双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