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41
摘要:目的:探索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学本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针对三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2012 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3级学生为实验组、2014 级学生为验证组,均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比较并验证教学效果。结果:三组的基础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和验证组案例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并呈递增状态,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1]。
关键词:互动;医院药学;品管圈;比较;讨论分析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Interactive case teaching)在是案例教学基础上采用互动模式使教学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并进行拓展教学的一种新型方法。医院药学课程设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任务是使学生将掌握的药学基本理论灵活运用,为走上实习岗位奠定工作基础。传统式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吸收位置,教学效果欠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如何既将复杂而琐碎的相关知识与实践进行整合,又让枯燥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是临床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互动式案例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案例,以问题为基础,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网络平台全程“互动”讨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前期已经对2013级学生进行了初步试验,本次采用2014级学生对前期结果加以验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选择2012级学生25名,2013级学生22名,2014级学生29名。课程均安排在实习前阶段,具有可比性。
2方法
教学所用教材及选取章节相同,同一教师任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和验证组均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将学生进行能力评估后分成A、B两组,分别建立微信群,教师双向参与。
2.1借助网络平台,拓展学习空间
授课教师于课前将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及课件等教学资源通过微信群告知学生,并提前给出问题,强调分析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设定讨论限期,例如讲解“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时,学生接到关于“处方审核”问题,课前自行查阅资料和文献,主动去了解什么是静配中心,静配中心成立的意义,静配中心的工作流程等,各组组内讨论准备汇报材料,课中两组学生汇报后展开相互讨论、答疑与补充,老师点评及系统归纳,统一结论。
2.2品管圈式互动讨论
分两组进行,采用品管圈模式,要求学生课前对教学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全员参与,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寻找初答案;在课堂学习中各组圈长采用特性要因图汇报讨论结果,A组采用原因追求型,B组采用对策追求型,教师点评并引导,让两组学生互相交流心得,集体总结得出最满意结论,根据结论可继续讨论相关延伸拓展问题,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如案例:鉴别不合理处方,多烯磷脂酰胆碱10ml加入0.9% 氯化钠250ml静滴,说明书用法是:多烯磷脂酰胆碱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稀释,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如:5%/10% 葡萄糖溶液;木糖醇溶液),若用其他输液配制,混合液pH值不得低于7.5。因此本处方属于不合格处方,建议改为:多烯磷脂酰胆碱10ml 加入5% 葡萄糖250ml静滴。由此问题可以得到许多延伸问题:问题1 常见易出现溶媒配伍禁忌药品,如只宜用氯化钠做溶媒的药物泮托拉唑、依达拉奉、硫辛酸注射液等;只宜用葡萄糖做溶媒的药物奥沙利铂、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等;禁用含电解质溶媒的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问题2常用抗菌药最佳溶媒选择和稳定性,如头孢唑啉最佳PH 4.5~6、最佳溶媒0.9%氯化钠、稳定时间0.5~2h;头孢哌酮最佳PH 3~5.5、最佳溶媒0.9%氯化钠、NS②5%GS、RL,稳定时间0.5~2h;美罗培南最佳PH 4.5~6.5、最佳溶媒0.9%氯化钠、NS②5%GS、RL,稳定时间0.5~2h等。问题(3)控制用药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如溶媒的选择、即配即用、注意观察、避光等因素。此案例不仅体现了处方的不合理性,还引出以上三个常见用药问题,把药物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用药及注意事项结合起来学习,既体现处方审核的关键因素,又加深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结果
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分析各项得分,三组基础理论成绩仍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和验证组案例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并呈递增状态(P<0.01)(见表1)。
表1 三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结业考试得分(分,)
4讨论
培养素质与技能兼备的优秀毕业生,是各高等医学院校及教师追求的目标,而其精髓所在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从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职业认知度。对此,互动式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体系[4]。首先,在教学方式上它摒弃了传统教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提供的具体案例或问题进行课前分析讨论,课中通过教师引导把理论教学内容更好地在案例讨论中实现融合,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一个课程体系[2],同时学生间交流讨论能使其深刻体会团队协作精神,师生互动增加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氛围平等和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对授课教师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知识推理和分析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双方都需要承担较为重要的职责,具有双向意义[5],可见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值得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伟,刘春花,李娜,等.互动式案例教学在肿瘤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农垦医学,2014,03:280一282.
[2]沈谷群,王岩,美丽帕,互动式案例教学在少数民族学生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9):42-43.
[3]黄丽君,王永玲,高建芝,等. 互动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11,35:19 -50.
[4]龙 敬. 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14,30:119 -121.
[5]李民华,运用双向互动式病例教学法提高妇产科护理教学实效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4,04:70一71.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医院药学教学中的应用(QYJY20170207)
论文作者:张华,李莹,佟延福,夏立伟,赵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学生论文; 溶媒论文; 案例论文; 教学法论文; 互动论文; 教师论文; 药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