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繁荣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建筑工程中,通常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所投入的资金也十分庞大。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在实际的工程建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把握建筑工程预算的要点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要点
1、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预算出现偏差的原因
1.1、编制预算不够合理
在建筑工程中,预算编制是一项繁复而且巨细无遗的工作,需要涉及到建筑工程进行中的方方面面。造价预算的编制过程首先需要编制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工艺熟悉和掌握,然后根据国家及各地方颁发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造价消耗量定额》及其配套的价格计算依据(政府部门颁布的计价价目表或者企业自身的企业定额),计算出一定该工程的投资成本和各项管理费用。而在一些建筑单位中,由于造价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往往会造成预算造价中的漏项或者缺项等,不能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造价预算的编制,得出的数据和结论也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编制出来的造价预算往往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能给建筑工程的投资和施工以真正的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出预算或者预算不够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1.2、工程造价受到市场和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建筑工程的建材的价格也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有些造价人员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往往由于对市场的研究不够深入,而无法估算建材的价格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由于我国政府对市场采取一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此一些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的价格也呈现一定的波动现象。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很长周期的工程项目,而在这个较长的周期中,可能初期进行的造价预算,在施工过程中实际使用时,其市场价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对这种额外的市场风险缺乏一定的认识性,就会在实际操作中无形地增加建筑工程的预算的造价成本,给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在进行工程造价测算时,要为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和市场波动留有一定的余地,在合理估算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
1.3、建筑工程的管理缺乏有效性
建筑工程从决策、设计到施工、运行,是一项长期的、规模庞大的、稳定的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往往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因此,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监督和调控,以防止出现意外给造价预算带来波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然而,在一些中小型建筑单位中,对于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不能使施工项目处在一定的正常轨道上,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有的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施工管理常识,没有进行施工管理的经验,而进行乱指挥,外行领导内行,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和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无形中增加了造价的成本,造成造价预算的透支。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资金进行流通调用,使得资金的运用不能很好地落实,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后续开展,给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造成一定的损失。
2、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的要点控制和把握
2.1、提高造价预算编制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建筑工程中的造价预算当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往往决定着造价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造价管理工作和投入成本和资金的流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关系到施工过程中资金利用的有效性。因此,进行造价预算的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良好的业务素质。参与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着一定的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在施工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储备,以应对工程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造价预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涉及材料采购、工艺改进以及工程设计等多个方面,因此对造价预算人员的工程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工作,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以实地考察所需采购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过程。因此,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还要求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定的道德操守。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应该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
2.2、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工作是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前提条件,是决定工程成本以及工程周期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需要对预算进行一定的合理规划与编制。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的编制,就需要进行实际材料用量及价格的收集,才能掌握造价预算编制的依据。因此,建筑工程预算造价工作的开展,首先要进行实际施工场地的勘察以及所需材料的估算。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对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运输环境、电力情况进行实际的勘察,写出具体的报告。并对所需材料进行测算,计算出大概的市场价格,并为市场波动留有一定的余地。为了综合做好经济评价工作,需要对该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事态进行一定预估和判断,得出一定的数据统计结论。预算人员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将其烂熟于心。只有充分理解了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思想,才能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很好地对设计思想进行一定的执行操作,并对设计图纸中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地方加以纠正。在价格分析方面,造价编制管理人员要保持对于价格敏感度,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走向保持一定的预测,以便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保证能够买到性价比最高的材料。
2.3、在施工阶段对预算进行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中资金投入最多的阶段。在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上,它是设计初期造价预算工作的一种延续,也是施工方履行合同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尽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造价预算进行降低的空间很小,但是通过一些施工细节以及材料购买过程的优化,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造价预算的降低。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不在施工细节中注意造价预算的控制,将很可能积少成多,造成工程超额开支。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实际参与施工的劳动者缺乏宏观预算的概念,很可能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有两种形式会使总的工程造价预算上升。首先是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损失,比如自然灾害,社会事件,或者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其次是一些人为方面的失误,比如管理失误、技术要求不达标、合同变更等问题,对造价预算造成一定的影响。建筑单位如果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预算管控,那么就很可能会造成不合理的施工开支的增加,从而使建筑单位和投资方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因此,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预算监督工作,从技术角度对施工过程进行一定的要求,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力求将造价预算减到最低。
3、结语
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是降低投资成本、有效利用资源的有效手段,施工相关部门要重视对于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优化。相关预算编制人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控制造价预算的方向,进行大量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在实际中找到优化预算、减少开支的方法。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找到控制造价预算的新途径,才能有效把握住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春健.对建筑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2(27).
[2]王煜.解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经营管理者,2014(04)
论文作者:甘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造价论文; 预算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