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论文_陈晶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论文_陈晶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中心小学 138013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进行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有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存在于数学的整个教学中,思考问题是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设定让学生思考设定的对象,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依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学生思维的尺度,使学生在思考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剪拼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合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操作交流中,激发学生寻求不同的剪拼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讨论,教师针对性的进行启发,可以引发思维的共鸣,从而确立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获得知识的强大内部推动力,是学习的强化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萌发创新欲望。学生对数学课产生了兴趣,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就会努力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动手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时机,养成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还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地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运用于教学之中,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还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依据数学思维的规律,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典型问题的开放性习题,或就地取材,将原有的习题稍作变化,改成开放题,穿插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设想,并从中感悟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就能营造出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主动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从而保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发现和顿悟是创新的先导。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发现中产生创新的意念和灵感,是一种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途径。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可让学生准备许多不同的圆形纸片和实物,通过学生动手量一量圆的周长、直径填在表格内,通过一系列量出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使学生在思索中,发现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产生顿悟,体会了创新的快乐。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它将对教学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心地对待每一名学生,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自己的孩子,要用对待自己孩子的方法来对待他们,对待学生要平易近人。在教学中,要放下师者的“尊严”,不要高高在上,要和蔼可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对你亲切起来。其次,教师还要转变以往的旧观念,要用全新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要切实地理解和信任学生,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都需要信任、关心、理解、帮助,都有极大的可塑性,都隐藏着极大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想象力丰富的人创新能力也强。心理学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做了一次创新能力的调查,发现了儿童的创造能力高于成年人,这与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关。我们曾在低年级数学课出示一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图形中包含几个小木块。大部分学生说五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四块。这时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拿出学具摆这个图形,说四块的学生通过操作醒悟自己想象中的思维缺陷,即对“躲”起来的一块是想象中的空白。此时教师再出示原图形的视觉转移图,让学生在思维中留下“躲”起来的一块在立体图上表示的清晰图形。培养学生创新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学生求异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就是要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不守旧于框框,有独到的创见性,变换的思维,更新的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自编应用题,或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变换练习形式来鼓励学生积极的求异思维。总而言之,只要在授课时,充分发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换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多变的思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培养学生创造的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环境,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定能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论文作者:陈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论文_陈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