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份保险股份的细化_海外上市论文

中国第一份保险股份的细化_海外上市论文

中国保险第一股的炼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炼成论文,中国保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证券代码2328,以下简称人保股份)终于于2003年11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以H股挂牌上市。至此,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平安保险等多家国内公司争夺中国保险境外上市“第一股”的激战终于以中国人保拔得头筹告终。集资额达54.1亿港币,成为今年香港股市最大的集资项目。

由于人保股份的母公司人保控股持有72%的股份,此次对外发行的股份仅为全部股份的28%,约30.052亿H股,其中的90%(约27.0468亿股)配售给机构投资者,社会公众只能认购全部对外发行股份的10%(约3.0052亿股)。在人保股份正式募股之前,美国国际集团已经决定认购人保股份的9.9%,并且承诺5年的禁售期,所以此次人保股份实际上对外发行的股份仅为其全部股本的18.1%。由于中国人保在全球路演时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中国人保及其联席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将人保股份的发行价由原定的1.3—1.7港元的价格区间上调至1.6—1.8港元,预计市盈率为12.9—14.5倍,预计每股盈利0.124港币。摩根士丹利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承担本次股票发行工作,美林、Fox-Pitt Kelton、野村国际和嘉诚证券有限公司同为承销团成员。

拔得头筹的缘由

原先在中国保险公司海外上市的名册上,平安保险一直是个大热门。但此番中国人保最终胜出,一方面,因其作为“国字号”的保险公司,国际市场的号召力非其他公司可比,而规模适中又不至于使投资者难以“消化”。另一方面,由于产险公司的产险收益是即时入账,不需要像寿险保费那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分摊入账,所以产险公司的估值标准还是按照市盈率以及账面值计算,较为容易让投资者有信心。

据承销团提供的数据,截至2002年年底,人保财险占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拥有中国非寿险市场7513%的客户,在大型政府采购、行业统保等集中型业务以及车辆保险、家财险等分散型业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至2003年6月底,人保的保费收入为476.5亿元人民币(5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3%。

香港上市,形势所趋

回溯人保决定海外上市的原因,不外3点:

一是融资要求。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融资渠道狭窄,私募和合资是主要方式,远不能满足公司的资金要求。全球最大的25家保险公司中,任何一家的资产都远远高出我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额。海外上市能使国内公司较快地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尽快增强自身实力,去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保险公司的纷纷涌入。此外,这些资本雄厚的保险公司融资一般要到30个亿至40个亿,上市的盘子都相当大;而国内资本市场融上10个亿的都很少,无法容纳这样的“巨舰”。海外资本市场容量大,能融到更多的资金,发行起来也比较容易。特别是像人保这样的大公司,境外发行比较容易吸引到国际型的战略投资者,进行集团的战略合作和结成战略同盟。而且海外上市也有利于树立公司的市场形象,并利用其品牌效应,利用到更多的国际资本资源。从目前数家国际顶级投行争相要成为人寿、人保海外上市的主承销商就是一个佐证。

二是省略上市辅导期。如果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人保在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后还要有1年的辅导期,如若这样,公司提出当年“争取股份公司尽快发行股票上市”的任务必然难以完成。但若在国外上市,有纽约和中国香港两个资本市场可以选择,只要人保将上市方案报请证监会国际部通过,再递交上市当地监管机构注册,一旦测评合格即可上市,省略了漫长的上市辅导期。

三是人保在此时选择在香港上市时机极佳。自1993年7月青岛啤酒H股在港上市,10年来,H股已成为国际投资人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一大窗口。几起几落间,海外投资者对H股的认识也趋于成熟。2003年以来,香港H股在走势不振的香港股市中一枝独秀,备受国际投资者追捧。近日香港H股指数更是连续攀升,累积涨幅已经在80%左右,多数H股的股价连创历史新高。H股的如虹涨势与A股市场的低迷形成了鲜明对比,部分个股H股价格向A股股价靠拢,一些个股如青岛啤酒、海螺水泥甚至出现了H股股价超过A股股价的倒挂现象。中国人保此时上市,如无意外,其海外招股应能获得热烈追捧。

股改方案,未雨绸缪

事实上,人保的上市轨迹是2003年以来才渐露峥嵘的。此前则经历了痛苦的凤凰涅槃。

作为“老国企”,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经背负了太重的历史包袱。其第一次改制源于1988年3月和1991年4月成立的两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和太平洋保险短短几年就从人保口中夺取了20%的市场份额,打破了人保已经习惯的市场垄断格局。2000年2月24日,人保制定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机构体制改革方案》,按照“经济、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把原来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的体系变为按经济区划设置。同时,将省会城市分公司与省会分公司合并,对地市重叠机构予以精简,县级机构适当调整和撤并。制改当年,全系统精简8000人,占员工总数的10%。

2000年8月,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唐运祥出任人保总经理。同年9月,人保意识到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上市的前奏之一是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任务,于是将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战略决策写进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并着手成立股改小组和股改办公室。

当时,国家财政部等对3家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险的股份制改造方案有3种方案:其一,成立保险控股公司模式;其二,国家保险控股公司模式;其三,分拆重组模式。争论焦点集中在方案一和三上。前者的原则是将3家原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分别改为控股公司,非经营性资产留在控股公司,经营性资产注入股份有限公司,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参股,改制成为3家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后者主张将人保、中国人寿按区域分拆重组,分别吸引民营资本和外资参股,组成若干个完全独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次年4月16日,上任不到一年的人保总经理唐运祥将股份制改革方案锁定在第一种模式上,并在一年多时间里聘请了10多家律师,审计师以及投资银行等中介结构,投入了一万多人力完成了对省级分公司的资产评估和尽职调查。唐说:“股份制改造绝非新牌子老班子,这个过程是凤凰涅槃。改革后,公司每个员工的利益都将和自身的业绩切实结合起来”。

2003年1月9日,中国人保总经理唐运祥在全国分公司总经理会议上宣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造方案已于2002年12月底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这表明中国人保股改工作从准备阶段到了正式实施的阶段。到2003年7月,人保上市轨迹已日趋明朗。

人保重组改制方案的基本方针是“全面重组、整体上市、优化结构、择机上市”。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人保按照“突出主营业务、确定核心业务资产”的原则,把学校、宾馆、医院等各种辅业进行剥离,并划归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按照社会化、市场化原则运作。对具有回收价值的不良资产,通过资本运作盘活、变现;无法回收的不良资产,按照规定进行核销。经过全面彻底的重组之后,2003年7月19日,中国人保“一拆为三”: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人保控股公司,由控股公司发起设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经理唐运祥出任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总经理,并担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根据人保改制重组方案,控股公司与股份公司按照主、副业分离的原则实现资产、财务、业务、人员、机构完全分开,各自独立自主经营。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作为国家授权经营的股东代表,成为股份公司的控股股东,由国务院统一管理。与保险直接相关的资产和业务及保险执业牌照全部划归拟上市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所有主营业务和主要资产全部纳入改制范围,其他资产和业务留在了控股公司。

在3家公司成立仪式上,唐运祥表示新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保重组改制工作的完成,下一步该公司将致力于尽快实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上市,上市方案是以H股在香港发行股票并上市,然后择机以A股形式在内地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两个月后,人保的上市计划接近梦圆。

一剂强心针——美国国际集团参股

就在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再度联手出任中国人保的主承销之际,另一重量级别的国际金融集团——美国国际集团(AIG)在与中国人保控股达成的一份有关保险技术支持及合作的协议中表示,将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其附属公司投资中国人保的全资附属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9%的股本,两家合作共同发展中国境内的意外及健康保险产品市场,中国人保财险将向美国国际集团的附属公司分保其在中国境内部分意外及健康保险业务。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此举将增强投资者对这家中国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的信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市值预计为20亿美元”。

中国人保财险是中国最大的财险公司,而美国国际集团则是国际领先的保险及金融服务集团,两家期待构筑的是强强联合的优势。美国国际集团主席及行政总裁格林伯格表示,“与中国人保签订的这一项技术合作协议可让中国人保为中国这庞大及潜力优厚的消费市场提供更多的意外及健康保险服务。美国国际集团的产品开发专家将会为中国人保的专业人员提供培训。中国人保将通过其在中国的4300家分支机构、2.6万名直销人员及6.5万名个人代理、承保及销售与美国国际集团共同开发并为其擅长的创新保险产品,为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保障。此次协议,是友邦自1919年在中国创立以来及在1992年成为首家获得中国经营牌照的外资保险公司之后的另一重要里程碑。”唐运祥则对此次合作表示高兴,并冀望“成功建立长远互利的合作关系”。

上市不是一劳永逸

人保股份作为中国内地保险公司在海外上市的第一股,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的话题。

首先,企业上市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而在招股书中人保股份明显表示上市集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存的需要。人保股份目前的实际偿付能力仅为28.02亿,离中国保监会的要求有31.41亿偿付能力缺口。我国计划在海内外上市的保险公司大都有此问题,这样就造成我国在海外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价很难走高。

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海外上市的发行成本通常是国内上市发行成本的3—5倍。海外证券市场要求新股上市市盈率水平大约是国内的1/5,导致在海外上市的融资规模较国内要大幅缩水,加上监管的高度透明和国际资本仍然存在着的对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偏见,以及国有企业海外上市过程中高比例控股所形成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很难获得“话语权”的局面,海外上市的国有保险公司将有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面临高成本维护和低股价运行的尴尬境地。

其次,保险公司上市后,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投资咨询机构和证券分析员,审计、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证券交易所及股民等。因此,上市前因缺乏透明度而饱受的责难将转变为来自投保人和投资者的双重压力。

另外,历史遗留问题也不得不正视,如巨额利差损问题。中国人保的股改方案,是通过“内部剥离”方式,将优质资产注入股份公司,阻碍上市的不良资产则由集团公司接收和处理。但是,剥离后留在集团公司的不良资产会不会成为“轻装上阵”的上市公司的拖累?这一点让人担心,也是必须向投资人交待的问题。

最后,我们也要清楚,解决国有保险公司体制和机制问题,是我国保险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国有保险公司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上市,而是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正如唐运祥所说,“公司上市,是要接受投资者的监督,要使企业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接轨,这是最重要的。”但愿“第一股”的诞生预示着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将现身中国保险企业,在资本市场监督下,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将日趋规范。

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第一家保险上市公司,人保股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脱胎换骨,且由于财险股份公司占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份额70%,其上市同时给中国保险业带来的影响也非同小可

其一,借助外力推进国有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众所周知,由于客观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保险业的改革遭遇瓶颈,内力对于在长期超级寡头垄断模式下所形成的惰性和矛盾很难有新的改革作为,必须借助于来自国际市场的外力推进这种改革的进程。

人保股份在海外上市后,在一个实行高度透明监管的环境下,任何不符合国际市场认可的游戏程序都会直接通过股价和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得到展示,从而约束人保股份这个在国际资本舞台表演的“公众人物”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完成国有保险公司真正脱胎换骨的变革。

其二,培育市场制衡力量,为打破寡头垄断环境创造条件。中国保险市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超级寡头垄断环境,这就导致市场缺乏可以相互制衡的竞争主体,中小保险公司出于生存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超级公司的费率垄断、产品垄断和服务垄断,很难在费率结构、产品与服务定位上进行具有发展意义的创新。

人保股份在海外上市后,为了稳定股价和投资者的信心,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休克期”,实现从规模经营到效益经营的转型,通过重新调整费率结构和产品与服务定位,淘汰非效益险种,实行分支机构重组,从服务中提升产品价值。人保股份沉重的历史包袱导致其从重保险费收入规模到重保险经营效益的转型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不可避免地要通过“休克疗法”对于相当一部分业务和机构进行收缩和整编,这就为中小保险公司的市场拓展创造空间和机遇,有利于培育出可以和人保股份在费率、产品和服务上相抗衡的竞争主体,改变寡头垄断的市场环境。

其三,改变低费率的市场状态,提升中国保险业的盈利水平。在中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只要规模、忽视效益成为近年市场扩张过程中的毒瘤。由于恶性竞争的结果,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一直处于低费率的状态,其中人保为了保持市场绝对优势、拖垮中小保险公司,近年来经常采取低费率策略,其2002年的纯利仅为2000年的1/4。由于人保业务占整个财产保险市场的70%,其利润水平下滑必然导致整个财产保险市场盈利水平较低,从而波及整个中国保险业。

人保股份上市之后,必须在调整产品结构过程中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内容实现费率水平的良性定位,真正转型为以效益为中心的现代保险企业,改善整个中国保险业的盈利状态,这对于中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是一个长期利好。

最后,全面改善中国保险市场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整个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水平。由于在海外上市,国际投资者和国际资本市场将采用国际标准要求上市公司,促使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粗放经营的中国保险业必须向精耕细作转变,千篇一律的保险超市模式会分化出专卖店、特色店等模式,保险产品与服务的方式将出现多姿多彩的局面,保险产品的设计和服务定位将更加适应投保人的需要,单纯的费率竞争会逐渐转型为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在这种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整个中国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水平会在已经海外上市的人保股份和即将上市的中国人寿股份和平安股份的带动下出现较大程度的改变。

标签:;  ;  ;  ;  ;  ;  ;  ;  

中国第一份保险股份的细化_海外上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