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医院 天津 300130
摘要:目的: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护理程序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资料48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病人的MRs、NIHSS、Barthel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病人MRs、NIHSS、Barthel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为其提供静脉溶栓护理程序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程序;MRs;Barthel;NIHSS
脑梗死也被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各类因素引发病人脑部血流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的一类疾病,病人会产生局部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属于一类十分多见的脑血管疾病,关于急性脑梗死疾病的起病非常急,发病速度快,致残率和死亡率比较高,属于现在医学界重点研究的课题,对于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使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现在对于脑梗死疾病采取溶栓治疗属于最为关键的治疗措施[1]。本文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资料48例施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资料48例施行分析(2017.1-2018.8),48例病人全部满足下述条件:病人的年龄在41岁到87岁之间,明确诊断属于引发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的缺血性卒中,发病时间在4.5小时之内,病人的神经系统体征持续时间1小时以上,病人接受脑部CT检查,表明除去颅内出血,没有早期大面积脑梗塞影像改变,病人不存在痴呆以及抑郁症病史,48例病人和病人家属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护理程序;两组病人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60.66±2.30岁。
1.2方法
针对不存在溶栓禁忌,同时同意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依照其体质量明确需要rt-PA使用剂量,在1分钟之内为病人提供静脉推注总剂量的10%,剩余在1小时之内为病人提供静脉滴注。
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根据常规程序开展治疗与护理工作,施行溶栓治疗。
研究组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护理程序:由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技师组建溶栓治疗小组,根据相关护理程序施行工作,医护之间需要保持协作与密切的配合,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在病人进入医院之后,护理人员马上评估病人的意识、肌力、瞳孔、血压以及心率水平,掌握病人是否存在溶栓指征,医生需要为病人交代病情,同时预约接受CT检查,护理人员快速开展血常规、血生化、血糖以及凝血指标检查,建立静脉通路;针对符合溶栓条件病人,护理人员需要陪同病人进入绿色通道,为其开展血液化验和影像学相关检查,排除出血性卒中,明确责任病灶,护理人员准备药品,对病人体重进行测量;给予病人心电、血氧以及血压监护,掌握病人的化验检查结果,特别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同时询问病人近期是否存在抗凝治疗、外伤以及手术治疗,遵照医嘱为病人提供溶栓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严格观察病人的瞳孔、生命体征以及意识改变情况,溶栓治疗结束后前2小时,每1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倘若出现异常现象,需要马上汇报医生;溶栓治疗结束之后,为病人提供一对一护理,严格观察病人的病情改变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溶栓治疗结束之后2-8小时,每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8-24小时,每1小时测量一次血压,遵照医嘱为病人提供吸氧操作,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提高对病人的肺部护理工作,按时帮助病人翻身与叩背,溶栓治疗24小时之后针对存在吞咽障碍以及饮水呛咳病人,为其留置胃管,防止误吸[2]。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病人的MRs、NIHSS、Barthel评分情况 [3]。
1.4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结果计算出的具体数据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加以数据处理。在对数据开展处理过程中,t 值代表检验计量资料,卡方代表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差异利用P 值表示,将其作为判断标准:如果所得P值低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如果所得P 值高于0.05,那么表明计算出的各项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病人MRs、NIHSS、Barthel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分
3讨论
脑梗死能够引发病人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病人在患病之后会产生不良的情绪,所以临床不但需要重视对急性脑梗塞溶栓病人肌力恢复,还需要重视急性脑梗塞病人溶栓治疗之后的相关护理措施。在病人接受溶栓治疗期间开展护理程序,不但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以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出现风险[4]。由于现在我们国家医疗水平快速升高,病人的经济水平出现升高,大部分急性脑梗死病人接受溶栓治疗,但是理想的溶栓效果不但需要医生进行准确的判断,时机的良好把握,同时还需要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5]。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病人的MRs、NIHSS、Barthel评分,结果表明,两组病人MRs、NIHSS、Barthel评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为其提供静脉溶栓护理程序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2]杨顺兰.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人神经功 能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38-239.
[3]崔莉.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疗效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807-2808.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 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5]张利萍,侯小艳,是明启.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19(3):182-183.
论文作者:张杰,张春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病人论文; 溶栓论文; 静脉论文; 脑梗死论文; 程序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