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以及舒适性,而路基的施工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对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便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车辆数量越来越多,道路桥梁的承载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路桥的通畅,很多道路桥梁投入建设。如何确保道路桥梁工程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成为相关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运用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道路桥梁路基及其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路基是土或者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路基的构建是根据既定的路线位置,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道路及桥梁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路基不仅承受着自身及路面的重力,也承载着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载荷。路基是道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桥的整体质量。目前,提高路基质量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路基施工准备、地基处理、一般路基施工、特殊路基施工、路基排水设施与施工、路基防护与加固、路基病害处理以及路基修整与交工验收等方面的技术。
2、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与注意事项
2.1道路水损害与质量控制措施
这种早期病害主要是道路路基受到水分的影响,如果路面存在着过多的水分,沥青与集料中都会受到水分的侵蚀,再加上水动力的影响,都会导致沥青膜从路面中剥离开来,使路面与集料之间缺乏粘结力,从而降低了道路路基的质量。因此,水损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它会降低路面混合料的稳定性,导致路面与集料之间出现松散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坑槽,影响路面交通的安全性,也会导致路面的寿命下降。另一方面,道路路基出现的坑槽问题主要是随机性的,并且它们的分布也体现出一种分散性,这都与施工质量没有控制好有关系,必须在施工中加强对均匀性的控制才能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这类病害,要加强对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控制。如果粗集料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超过了限定值1%,那么就会降低沥青膜的厚度,从而导致粗集料的水稳定性下降。另外,细集料在露天储存的状态下,也容易造成水分含量过高的问题,必须要对细集料进行烘干处理,这也可能使细集料出现脆化的状况,导致道路路基的粘结性达不到要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因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如料温过低等。要保持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的料温适当,避免发生渗水的问题,才能保持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性。
2.2路基施工压实技术
第一,采用合适的压实工具。土层填土厚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分层铺筑压实。施工中尽可能采用重型压实机具进行施工,对于同一类土来说,采用轻型压实所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较采用重型压实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小,而最佳含水量又较采用重型压实的大。现行普遍采用的重型压实所相匹配的压实机械,如50T震动压路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而采用吨位更大的压实机械时,它的压实功可以增加,而其所能达到的压实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加强现场检测控制。在公路路基压实度控制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公路的压实质量,施工企业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现场控制以及检测,对于出现的压实控制问题及时上报检测,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压实干密度大于实际值,或者压实干密度小于实际值,施工检测人员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更好地控制路基压实度。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可以采用通过改变施工工艺,制作准确地标准击实试验以及加大压实机械重量的方式进行改善,对于每一层的压实层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路基的压实施工。
2.3路面排水设计技术
要做好道路的路面排水设计,就必须做好车行道的排水设计、人行道的排水设计和道路缝隙的排水设计。在进行车行道排水设计时,要分为单坡和双坡两种形式,将两种排水方式进行结合,可以加快积水的排除速度。在进行人行道排水设计时,要向车行道稍微倾斜,使得积水随着车行道流到排水处;在挖方段位置时,在道路的两旁可以安设水沟和矮墙进行排水。此外,路面并不是十分平整的,在路面往往会有一些细小的裂缝,在下雨时,积水就会透过这些细小的裂缝渗透到土壤的深处,改变土壤的内部结构,因此,对裂缝的排水设计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道路各层结构进行施工时,每一层结构都应该按照道路路面的纵横坡度来施工,在路面和路基的中间,还应该夹一层乳化沥青,最后还应该设置一层排水层,并且保持一定的纵横坡度。
2.4道路路基早期损害的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道路路基出现早期损害的问题,要加强并完善施工设计方案,并增强路面的使用性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提高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还要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对各个工序进行科学化的控制;第二,要获得准确而完整的现场试验数据,增强数据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防止出现弄虚作假的问题,确保各种原材料的试验数据可信,并对砂石料进行严格的试验与检测,规范化地操作各种材料的检测过程,不断提高路面施工的质量。还要重点监控容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部位,如高路堤和填挖结合处等部位,避免因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早期病害;第三,要控制好路面施工的各项指标,如均匀度和压实度等,确保路面的构造深度符合要求,重点要处理好压实度与平整度之间的关系,不能以降低压实度的方法提高路面平整度,要确保路面的压实度符合施工标准;第四,要依照规范选择施工原材料,并对稳定类材料进行严格筛选,控制好各种材料的配合比要求,并对水泥的含水量和剂量进行科学化的控制,还要确保基层设计厚度符合施工要求;第五,要控制好施工环节中沥青混凝土的级配,并且确保这些原材料在施工时不离析,并确保碾压过程中的料温,使路面施工的压实度符合施工要求。
3、结束语
总之,我们可以看出,路基施工质量的好与坏会直接决定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将土质、温度、湿度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整合研究,制定出适合的路基施工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保证道路桥梁的最好质量。我国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道路桥梁路基施工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道路桥梁路基施工质量。道路桥梁路基施工人员应该深入研究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方面存在问题,创新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策略,为我国在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鹏.道路桥梁路基施工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
[2]袁平.浅谈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前准备[J].民营科技.2011(5).
[3]戴大军.道路桥梁路基施工分析[J].民营科技.2013(1).
[4]王欣、李丹明、曾兵.对于道路桥梁的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门窗.2013(1).
[4]赵鑫.分析道路桥梁路基施工[J].门窗.2012(8).
论文作者:叶惠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路面论文; 压实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