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在高层的施工,简单介绍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在高层的制作安装施工,根据实际施工的情况总结了一些施工工艺的做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学习。
关键词:定型化 模板加固体系 高层
1 工程概况
成都万达城A-1-8地块开发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项目西临正修建中的A-1-7地块,北临待批的A-1-3地块,南临待开发的A-1-12地块,东临待开发的A-1-4地块。包含10层住宅2栋、7层住宅1栋、12~14层住宅3栋、2层商业1栋、2层农贸用房1栋、2层住宅18栋。住宅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其中10层以上住宅除首层为3.3米高架空层外,其余楼层均为层高2.9米的标准层。
本工程模板采用1830×915×18mm黑色木胶合板;采用40×40×3.5mm规格方钢管作为墙、柱、梁、板次楞;采用40×40×3.5mm规格方钢管双拼作为墙、柱、梁、板主背楞;支撑架体采用Ф38×3.6mm规格圆钢管。
图一 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材料组成构件
2 设计方案
在结构设计蓝图基础上,对剪力墙结构加固体系进行深化设计,根据每堵剪力墙截面尺寸确定每根构件的长度,构建的搭配组合,间距和布置,根据规范验算强力强支撑体系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和稳定性,绘制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深化设计图纸。
图二 标准层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深化设计图
3 设计方案实施
3.1 施工工艺
绘制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深化设计图纸→绘制梁、板支撑内架立杆平面布置排版图→放梁、板支撑杆位置线→梁板支撑内架搭设→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拼装→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矫正
3.2 绘制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深化设计图纸
3.3 绘制梁、板支撑内架立杆平面布置排版图
根据结构设计蓝图,验算支撑体系,绘制梁、板支撑内架立杆平面布置图。
图三 标准层梁、板支撑内架立杆平面布置排版图
3.4 放梁、板支撑杆位置线
根据标准层梁、板支撑内架立杆平面布置排版图将立杆位置线放出。
3.5 梁板支撑内架搭设
根据标准层梁、板支撑内架立杆平面布置排版图及验算结果,搭设满堂支撑脚手架。
3.6 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拼装
1)剪力墙加固体系拼装
模板合模后开始拼装墙体支撑,先将墙体竖杠(竖杠)按间距不大于250mm均匀钉到模板上,然后穿入对拉螺栓,完成前两步之后开始拼装墙体横杠(横杠),拼装墙体横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装,最好带上垫片和螺母,紧固完成。
图四 剪力墙加固体系拼装
2)洞口加固体系拼装
模板合模后,装好横杠竖杠,然后组装洞口,将洞口锁具用对拉螺栓固定到横杠上,每侧带上一个阳角锁具加固即可。
图五 洞口加固体系拼装
3)阳角加固体系拼装
将钩头螺栓从较长横杠的中间缝隙中伸入,将铁钩钩住内侧杠的钩点,从而锁住。
将阳角锁具放在阳角处相交的两根横杠中较长的一根上,用锁锁具上的垂直挡板紧紧贴住内侧的横杠上,而后用短螺栓加固锁具,直至锁紧,阳角加工完毕。
图六 阳角加固体系拼装
4)阴角加固体系拼装
横杠竖杠组装完成后,在阴角处放上L型横杠,带上垫片、螺母加固即可。
图七 阴角加固体系拼装
5)短肢墙加固体系拼装
图八 短肢墙加固体系拼装
6)次楞固定及模板拼缝处处理
次楞上使用3mm电钻钻洞,然后用钉子将次楞钉在模板上。
图九 次楞固定
在模板拼缝处,将木枋压在拼缝处,然后使用钉子钉住模板两边。
图十 模板拼缝处理
3.7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矫正
在混凝土浇筑前,项目组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对模板加固体系进行联合验收,对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顶板水平度进行随机抽查实测,不满足要求的进行矫正。
4 经验总结
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在高层施工总结:
1)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主要采用方钢,方钢管周转次数较多,且损耗率较低,减少了成本损失;
2)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弯曲变形量较小,且刚度大、顺直,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平整度,减少了混凝土修补量,节约劳动力成本;
3)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为标准构件,组合灵活,长短可以伸缩调节,适用性强;
4)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安装拆除方便快捷安全,节省工期;
5)采用定型组合模板加固体系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结构实测实量分数,让项目在业主区域排名中名列前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技术规程》(JGJ386-201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林,男,1990年出生,助理工程师,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都万达城A-1-8地块项目技术负责人。
论文作者:张林,张帆,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组合论文; 体系论文; 模板论文; 地块论文; 版图论文; 螺栓论文; 立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