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垃圾处理措施初探论文_张天聪

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垃圾处理措施初探论文_张天聪

新疆晨祥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建筑垃圾是指建筑领域进行中,相关建筑物建设装饰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1990年之后,中国各个地域内的城市化进程步伐呈现出持续性加快的态势,城市内部产生的建筑垃圾排放量日益增加,并且建筑垃圾等后续处理未能达到科学有效,经常随意堆放,导致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在绿色经济理念下,应当运用一定的措施着力提高建筑垃圾的处理效率,在满足生态环境要求的绿色效益的同时,使得建筑垃圾的处理更加科学高效。本文阐述了建筑垃圾的来源及其在多个方面产生的危害,并且针对性提出了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垃圾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绿色经济理念;建筑垃圾;处理探析;

引言:我国建筑领域对垃圾处理的关注时间较晚,相应的关于建筑垃圾的处理措施和知识理论都不够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技术等方面仍处于较低的层次水平。自1990年以来,我国建筑物的种类经历过了一个快速转变的过程,主要的建筑垃圾由砖瓦石块转变成为了混凝土钢筋等,并且我国的建筑垃圾回收和重复利用效率较低,通常都采用随意填满堆放的处理措施,导致建筑垃圾会和土壤进行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

一、建筑垃圾的来源

随着民众对自身生活品质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生态环保理念也逐渐进入到民众的生活视野,不断进行的建筑项目导致产生了更大规模的建筑垃圾,对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建筑垃圾是在建筑物的新建或者重建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由原本老旧建筑物的拆除、对不同区域地理条件下土地资源的挖掘、建筑施工项目产生的边角料以及自然灾害对房屋建筑破坏后产生的垃圾。大量的建筑垃圾会对民众的生存居住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与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大有差异,若想对建筑垃圾进行科学的处理,必须从根本上明确建筑垃圾的来源,精确掌握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采取具有差异化的管制措施,对其进行分类处理。

二、建筑垃圾产生的危害

2.1浪费土地资源

民众对现代建筑垃圾的关注起始时间较晚,目前我国正在逐步进行系统性的垃圾分类处理,较为缺乏对建筑垃圾进行科学处理工作的相关经验,处理各种类型建筑垃圾的措施仍停留在粗放的填埋方式上。根据我国建筑行业领域的数据分析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大约每年都会产生4亿吨左右的建筑垃圾,大约占据27亿立方米的空间单位,倘若以简单堆放和填埋的方式处理这类型建筑垃圾,则需要6000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来配合进行垃圾处理工作,这会导致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

并且若以堆放和填埋的方式进行建筑垃圾的处理,不仅会导致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并且还有重金属的建筑垃圾会导致区域以及周边的土地质量大幅度下降。建筑垃圾当中含有的沥青和其他类型金属,如若长期堆放在某一地域上,会导致其对土壤进行渗透,破坏土壤本身的生态成分,土壤资源被严重污染。

2.2污染水体

某些建筑商并没有按照环保法律的规定处理建筑垃圾,而是随意堆放,将其放置在露天的环境当中,当这些随意堆放在地面上的垃圾遭遇到降雨等天气状况时,建筑垃圾当中含有石膏和混凝土块的成分,便会在降雨天气发生反应,雨水会冲刷和带走建筑垃圾当中的成分,直接改变雨水的酸碱度。

雨水最终会参与地表径流的运作,带有有害成分的雨水会渗入到土壤当中,直接污染土地资源,并且会汇聚在一起,流入湖泊和海洋当中,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被建筑垃圾污染之后的雨水进入到大面积的湖泊海洋之后,便更难得到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污染空气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通常会有大颗粒粉尘的建筑垃圾产生,在对建筑垃圾进行运输处理的中间环节中,这一部分大颗粒粉尘的密闭性较差,非常容易进入到空气当中,导致出现粉尘弥漫的空气质量问题。许多建筑工地并不重视这一部分粉尘类型建筑垃圾的管理,只是随意堆放,并没有运用膜布进行覆盖,导致大颗粒粉尘会直接进入到空气当中,并且随着风向的流动,影响到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雾霾现象,对民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

三、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垃圾的处理措施

在绿色经济理念下,应当对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明确的探究分析,了解其中可能对土壤水源产生有害的垃圾成分,并且在分析建筑垃圾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基础上,妥善进行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工作。

3.1对建筑垃圾进行科学分类

不同类型的建筑垃圾,其中蕴含者的有害成分有差别,建筑垃圾后续的处理工作便需要游泳科学仪器探测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成分,所以应当在工程建设初期便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建筑垃圾成分和材质各有差异,在后续的分类处理过程中,必须要运用科学仪器,开展多种分类处理措施。所以,在建筑废弃物质产生之前,便应当进行积极的建筑垃圾欲妻处理预期分类处理。

建筑废弃物质产生之后的垃圾处理工作只能经过大量的人工劳动进行,其实容易产生大量人力资源被消耗的状况,而提前对建筑原材料进行有效分类,并能够极大的减轻后续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难度,并且达到有效降低垃圾分类成本的效果。建筑垃圾的分类应当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进行协调,二者应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在建筑垃圾最初时产生的阶段有效运行,分析建筑物的类别以及其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其中有害成分相类似的建筑垃圾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在后续环节中采取科学的集中处理措施。

3.3做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

经过前期的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程序之后,应当对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筛选,并且采用科学的处理措施将可利用的建筑剩余物投入到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并且可以着重提高建筑垃圾的重复利用效率,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使得建筑垃圾的形态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形成能够被其他行业领域进行二次利用的资源。其中循环利用建筑垃圾的方式,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并且得到了范围极广的应用。循环利用建筑垃圾需要较高层次的科学技术进行辅佐,所以,我国的建筑垃圾重复利用工作的进程和相关体系的完善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国家政府也非常重视生态处理建筑垃圾的系统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完善,持续增加对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系统的研发投入,与建筑企业进行合作推广,促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事业不断加快。

结语: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理政策法规仍不够完善,但是随着国家和民众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的逐步落实,建筑垃圾的绿色经济处理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根据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特点,在绿色经济理念下,秉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提出对建筑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处理,并且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某些建筑垃圾进行重复利用,结合先进的垃圾处理措施,实现在绿色经济理念下对建筑垃圾的优化处理。

参考文献:

[1]邓珊.刘立国.绿色经济理念下的建筑垃圾处理研究[J].建筑经济.2014.07:98-100.

[2]陈家珑.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建议[J].建设科技.2014.13:9-12.

[3]王慧明.海淀北部地区建筑垃圾就地处理技术与示范项目研究[J].建筑节能,2016(8):84~88.

[4]熙凤,梁勇,孙丽蕊,马刚平.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及生产实践[J].建设科技,2016(23):30~32.

[5]付钰,廖鸣娟,陈传涛,周海江.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对比分析及对我国相关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8):79~82.

论文作者:张天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绿色经济理念下建筑垃圾处理措施初探论文_张天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