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兵团”横扫陇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蒙古论文,兵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忽视了的"内蒙古现象"
所碰到的每一个品着冷饮的人中,无论是冰棍、雪糕或别的叫不出名字的冷饮产品,没有一样是兰州生产,几乎清一色的"内蒙古制造"!没有秘密,当记者连续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揭开多个置于街头闹市的冰柜的时候,可以认定一个基本的事实:"内蒙古"冷饮已独霸兰州冷饮市场了。记者记忆中的兰州最大的"乐赛特"、"百士特"两家冷饮企业,好像不曾存在一样。据悉:百士特的无形资产曾高达3000多万元,并创造过业界神话的品牌,在蒙牛、伊利的强攻之下早已土崩瓦解,目前的百士特冰淇淋生产线已停止生产,工厂濒临倒闭边缘;与百士特命运相同的另一家冷饮企业---兰州乐赛特食品有限公司,如今也已债台高筑,累计负债高达700多万元。
如果此时仅仅惊呼:来自内蒙古草原的蒙牛、伊利已经攻陷兰州冷饮市场了,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竞争的市场规律已经把这一切阐述得很清楚,似乎无须大惊小怪。不过,再放眼看看的时候,岂止一个冷饮产品市场的丢失,当甘肃省决心很大地在应对国内外市场挑战的时候,"内蒙古兵团"不仅大兵压境,而且已经横扫了陇原。
事实上,近年来在甘肃省显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人们所说的内蒙现象:吃的是"草原兴发"的羊肉;喝的是"伊利"和"蒙牛"的牛奶;穿的是"鄂尔多斯"羊绒衫和"仕奇"西服;亲朋聚会,餐桌上上的也有河套老窖和蒙古王;冷饮市场则更是"伊利"和"蒙牛"的天下。
尽管"内蒙古现象"人人皆知,但并没有关于此现象的一些数字的确切统计。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来自于内蒙古的企业:
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满打满算,也不过9岁。然而,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草原兴发便从最初的200只雏鸡,发展到今天已具备年屠宰加工肉羊600万只的生产能力、拥有18亿元总资产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伊利集团也仅仅是用了8年时间,便将名不见经传的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做成了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等八部委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并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奶香浓郁、口感纯正"、"纯天然、无污染"的伊利品牌。1995年至2000年,伊利集团的雪糕、冰激凌产销量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乳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其液态奶生产能力2000年也上升到全国第一位,奶粉、奶茶粉产销量也跃居全国前三位,企业总产值达16.15亿元。
有"中国羊绒制品大王"之誉的鄂尔多斯集团,其发展速度更是惊人:集团的前身伊克昭盟羊绒衫厂1981年投产时,国家投资仅为200多万元,年产量也不过30多万件。如今,集团已成为拥有总资产50多亿元、50多家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产品也早已占据全国市场,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有关统计,仅在兰州市场,1992 年,鄂尔多斯羊绒服饰在兰州的销售收入仅为16万元,然而到2000年这一数字就飙升至1700多万元,2001年则达到2200多万元。伊利集团的雪糕、冰激凌、牛奶三大产品更是在兰州市场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连续几年的销售收入均以每年翻一番的强劲势头递增。
实际上,以上这几个企业在甘肃省的作为,已经足以使甘肃的同行们汗颜;自然还应该有人脸红,对于整天上上下下喊着要积极应对"WTO"的各级政府而言,脸红心跳是起码的良心;可惜的是,不见有哪一级官员站出来就此现象反省甘肃发展相关产业经济的问题,更不用说对产业政策失误的负责。即便是"内蒙古现象"都挂在了老百姓口头上的现在!
西进:草原兴发意欲何为?
早在"草原兴发"于兰州市中心广场支起两个一人多高的大铜火锅,揭开该企业的"火锅节"之前,草原兴发向外的扩张,尤其是向西部地区攻城略地的举动,一直都在"悄悄地进行"。当兰州的市民品尝着美味的涮羊肉的时候,西部地区众多媒体的记者以及省区官员被邀请到了活动的现场,热气腾腾的大涮锅、火辣辣地蒙古歌舞,支撑起了一个盛大的节日。
记者以为,此时此刻最为沉醉的绝对是草原兴发的老总。因为,草原兴发在西部、尤其是在西北地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战略步骤:拿下了西北地区关键的12个"基地"。
据记者后来采访得知,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这一步棋,是由其设在兰州的"西部事业部"完成的。组建于2002年元月的"西部事业部",是该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成立的第四大事业部,也是目前在公司内辐射面积最大的一个事业部,主要从事草原兴发两大主导产业:羔羊肉、肉鸡的经营。其产品主要包括羔羊肉、肉鸡、高原牦牛肉、牛肉、胴体、分割肉、鲜肉、肉干、涮品、冷水鱼、各种串类产品及野味熟食和药膳保健食品系列。适应于其产品销售目标市场,上述产品均属于清真食品。
时任该部总经理的郭瑞金称:在资源控制战略及目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导下,我们已在甘肃的玛曲、肃南、酒泉;青海的兴海、贵南、海晏、同德、共和、门源;新疆的福海、富蕴及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等大草原上相继并购了12家肉羊、肉鸡屠宰加工生产基地,并逐步与各地牧户结成稳定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构建起了科学、完善、有效的产业化体系,形成了对未来西部名优肉羊、肉鸡、冷水鱼、高原牦牛等系列肉类食品及稀、缺、特色优势资源的控制。
与此同时,该部负责建立覆盖西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成立了销售分公司。建立了绿色营销通道---草原兴发"涮园连锁店"。目前,草原兴发涮园连锁店已在甘肃的兰州、永登、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天水、白银;青海的西宁、格尔木;新疆的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奎屯昌吉、哈密、库尔勒等建立了近60 家草原兴发涮园连锁店。这样,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的产品,又以品种齐全、更为细化的商品销售到了当地市场。
草原兴发大跨度购并整合行业内的肉羊加工企业,在远离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建设一流的生产基地,有效地营造了企业在行业资源控制方面的比较优势;同时,面向全国、放眼全球构建营销网络,极力控制优质资源、终端销售市场的结果,促成了大草原与大市场的深度对接,行业领头羊就这样做大了。现在,草原兴发通过重点购并、重新整合大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肉羊加工企业,形成了占据内蒙古大草原战略要地并自成体系的肉羊加工网络,掌握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上游稀缺资源,使草原兴发在国内同行业取得了较强的资源优势和战略优势。
针对中国北方农村牧区生产比较分散、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特点,草原兴发在发展羔羊肉、绿鸟鸡等两个产业中,都没有自建大型养殖场,而是先后因地制宜实施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牧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等3种产业化组织模式,将分散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省区的8万户农牧民纳入了生产体系,充分发挥了农村牧区在养殖方面的适宜性和低成本优势,从战略上形成了标准的低成本原料供应体系和资源控制体系。与此同时,由于农户饲养一只鸡可盈利1.5元左右,牧民饲养一只当年育成出栏的羔羊,可比出栏成年羊平均多增收25元以上。因此,草原兴发也得到了项目区各级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的热情欢迎和鼎力支持,形成了草原兴发羔羊肉、绿鸟鸡两大产业体系发展的坚实基础。
如果说,草原兴发的目标首先在于垄断资源的话,那么接下来他们会以自己的品牌优势再拿下终端市场。这是毫无疑问的!
亲兄弟演义"龙虎斗"
草原兴发在甘肃的一系列举动绝对不是特例。人们所能够亲身体验的惨烈竞争,便是"内蒙古兵团"在冷饮、乳品市场上的拼杀。
记者注意到,当地媒体对"内蒙古现象"也有关注,此间的《兰州晨报》就有过"外地品牌大举入侵,本地冷饮企业已全线崩溃"的报道。其实,所谓的外地品牌实际上就是一对来自内蒙古的兄弟:蒙牛和伊利。
1992年成立的内蒙古伊利食品有限公司,当时的注册资本仅有200万元,而目前已成为拥有总资产逾20亿元的上市公司,2001年销售总额突破36亿元,市场覆盖面已扩大到包括西藏在内的全 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地区。依靠内蒙古丰富的乳品资源和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伊利已牢牢占据全中国乳品业的龙头地位。
蒙牛集团的成长发展更具传奇色彩。1999年成立,短短3年,从当年销售额4800多万元,到2000年销售收入3.2亿元、2001年8.6亿元,迅速扩张为全国的又一乳品业巨头。
应该说,伊利和蒙牛在产品结构和品牌塑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蒙牛强调"差异化",即产品差异化、管理差异化、营销模式差异化:"我们不是抢伊利的市场,而是将别的厂家挤出市场。没有蒙牛的参与,伊利也许只能做到3000万元销售额,而加入蒙牛,伊利的销售额会很容易增加到4000万元。相互竞争的结果是共同做大兰州市场的蛋糕,又不是分割既有的市场"。
对于蒙牛来说,显然早已不把兰州本土的一些企业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至少在他们的概念中,本地的小企业已经难以对他们产生大的影响。蒙牛没有公开承认兰州市场上伊利和蒙牛这两个公司的搏杀,而是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存在作为他们发展壮大的例子:"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挤出其他的厂家,共同做大兰州消费市场。"
于是,相继进入甘肃的中心市场后,兄弟俩为争夺市场,不断在兰州上演"龙虎斗"的好戏,其结果是:更多的市场份额进入了他们的口袋。蒙牛和伊利精彩的"龙虎斗",一系列攻打市场的举动,的确令甘肃业界刮目相看。只是,此时的甘肃企业只有欣赏的份儿,几乎没有了参与的机会,甚至连东施效颦的能力都失去了。当外地冷食产品涌入兰州市场后,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原来曾有很好市场口碑的两家本地企业,相继缴械投降。从而,乐赛特食品饮料公司、百士特食品总公司、兰州市饮料厂、甘肃飞天饮料食品公司、兰州乳品厂、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兰山食品厂、兰州星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博瑞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冷饮企业,面对"内蒙兵团"不仅无力还手,甚至多数企业的产品都从市场消失了。
在此期间,据说这些本地企业曾有过联手的想法:把失去的市场份额夺回来!联手"御敌"也算是积极参与了竞争;可惜的是,他们竟然想到的是靠"政府救市",直到今天,这些企业"联手"的座谈会还没有召开,就不得不先自己关门了。
目前,兰州市到底还有多少家冷饮企业在生产?这是一个政府部门和业内都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市场的回答最直接:
仅在兰州市,不论是街头巷尾的冷饮零售摊点,还是品种繁多、货源丰富的冷饮批发商那里,曾经熟悉的"504"雪糕、"兰山牌"冰棍、百士特、乐赛特等系列饮品,多数已经不见踪影。唱主角的全是外地产品,而内蒙古的伊利、蒙牛,绝对是主力。
伊利和蒙牛肯定不是来兰州市场演习的,其在市场营销上的投入也不是为了一季一时的目的。为此,有业内人士惊呼:"他们的厂子都建在兰州了!"的确,蒙牛的产品已经在兰州生产了,负责生产蒙牛冷饮系列产品的企业位于九洲开发区,这个刚成立的新企业投资达2000多万元,据称,蒙牛去年在兰州仅冰激凌一项,销售额就达3800万元,广告费投入达370万元。该公司现有3条冷饮生产线,可以生产蒙牛系列所有冷饮,年生产能力达2500吨。不仅蒙牛在这样做,一些外地企业都在兰州建立了自己的分厂。
兰州乃至甘肃省的冷饮企业还有戏吗?没有谁能够做出肯定的答复。
奶业,最后的发展机会
虽然冷饮企业全面溃退了,但是对于草业大省甘肃来说,不是没有强大的"兵力"!毕竟,这里还有一个要将草业大省变成奶业大省的部署在进行。
有专家指出:在甘肃大力发展奶产业将会成为加快畜牧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实际上,甘肃省不仅仅是农业大省,草业种植也是强项;不过,光靠种草不能产出附加值高的商品,要用草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长产业链并增加附加值,这才是最终效益。于是,草产业链条上最出彩的一个产业---奶业,凸现出来了。据专家介绍,奶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饲料生产、良种培育、奶牛饲养、牛奶收购、冷链贮运、牛奶加工等,产业链很长。目前,我国人均奶业消费水平只有7公斤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100公斤,发达国家则在200公斤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奶产品消费潜在市场急剧扩大。
一边是丰富的资源,一边又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甘肃的奶业应该是独具优势。遗憾的是,甘肃省的奶产业竟然也正在萎缩。
在兰州地区,虽然不断有新的乳品企业加盟这个阵营,十多家乳品企业造就了一个不错的市场环境,与冷饮产品比起来,至少可以看到整箱的乳品进入消费者餐桌的情景。但是,面对来自内蒙古甚至宁夏的乳品,甘肃市场上的对手似乎级别不够。如此看来,以好为尔为代表的本地企业,能够将地产乳品打入本地市场、并保住一部分份额已属不易。对此,兰州好为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联盟很是焦急:要把奶产业做大做强,着眼点应放在内部企业的资产重组、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上。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协调是很重要的。外地如上海光明、南京奶业集团、北京三元等企业的发展,就是通过政府协调进行优良资产的重组,扶持优势企业和强势品牌,使企业得以发展的。甘肃本来基础就比较差,产业优势不明显,市场容量小,资金流量不充裕,如果再不在软环境上下功夫,甘肃的企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面对一个"草业"大省的背景,依附于这个产业链上的肯定不止是"冷饮"一种产品,也不只是牛羊肉深加工一条路,因而,"奶业"也许会使甘肃畜牧产业咸鱼翻身。不过,这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原因同样简单,虽然甘肃目前有若干乳品生产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是,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实在有限,尤其是在奶源基地上存在的问题,其长久的发展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数。再加上"蒙牛"等强势企业产品的市场争夺战,本地乳品企业的应对将是艰难的。
不知道,来自内蒙古的"狼",能否促使甘肃省"亡羊补牢"?至少在丢掉了许多机会的时候,保住一个"奶业"在与狼共舞中壮大起来!"
蒙古兵团"能否撼动甘肃畜牧业的神经
甘肃草原面积广阔,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草地面积居全国第2位,其中紫色苜蓿面积40万公顷,居全国首位。适宜生长的牧草品种繁多,是全国牧草种子主产省。全省有天然草场179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占90%,总贮草量达600亿公斤。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牦牛数量和细羊毛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优质羊肉产量居全国第8位。
为了提高甘肃草畜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甘肃草畜业的可持续发展,历届省政府都倾注了极大的精力,草畜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畜产品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历史。畜牧业已经成为全省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该省有关官员认为:甘肃发展草畜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许多有利条件。一方面是资源条件较好,另一方面是科技优势明显。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初步建成了一批草畜产品生产基地,草畜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与政府官员的观点相同,今年早些时候,在兰州举办的"入世后中国西部畜牧业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管理对策研讨会"上,国内外有关专家提出,中国加入WTO为甘肃草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拥有雄厚资源的甘肃省,在知道自己家底、并且为一个产业的壮大做了不少努力的同时,并没有孕育出一批像样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因而,优势只是以资源的方式存在,至少看不到商品化的甘肃畜牧业,像"草原兴发"那样,在资源与市场间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条。在这样一个想要把畜牧业建成全省支柱产业的规划里,既没有一个龙头老大,更没有一批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群,产业链条该如何形成?
应该说,"内蒙古兵团"的意图已经非常明确:不仅仅是要占资源的"地盘",而且还要掌控一个庞大的"市场"。这无疑都在触动一个农牧业资源大省的神经。
只是,"蒙古兵团"的行动对于甘肃省畜牧产业的影响一时还不会显现,但是最终的结果呢?甘肃会为此付出代价:资源被垄断后,甘肃的畜牧产业的链条还能够链接起来吗?那么,政府所确定的畜牧业产业支柱岂不是空中阁楼!
有关专家提出:甘肃应进一步加大投入,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退耕还草还牧,以发展规模种草为基础,切实推进草产业开发;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使甘肃畜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连成有机的整体;切实改变政府职能,逐步形成畜牧业生产、加工、营销和外贸一体化管理的宏观调控体制,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结构,把草食畜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积极引导农民种草养畜,努力提高畜牧业的比重,把甘肃省建成畜牧业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