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傣族生活习俗探析论文_卢荣荣

腾冲傣族生活习俗探析论文_卢荣荣

大理大学文学院 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腾冲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二十多个民族共同构成。傣族在腾冲民族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并由此形成了独有的傣家文化。腾冲傣族的生活习俗在文化的变迁中融合了汉民族文化,表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走向,其生活方式也渗透和影响到当地各族人民。

【关键词】腾冲;傣族;生活习俗;文化

腾冲的傣族出现在云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多层次立体的民族分布格局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在民族识别之前又被称为摆夷族。傣族在腾冲少数民族中并非最主要的民族,但对于高黎贡山西面的腾冲人来说,傣族的风俗习惯对当地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历史渊源、饮食习惯、服饰特点、以及茶马古道等方面了解到了腾冲傣族的生活习俗,不知不觉中早已被傣家传统生活习俗所衍生出来的民族向心力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深深折服。

1 历史源流

寻根傣族的历史源流,品味傣族文化的魅力。腾冲的傣族位于边疆地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腾冲独特的傣族文化。腾冲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就有人定居于此。一般普遍认为起源于澜沧江和怒江的哀劳人,他们融合和汲取了滇人文化后形成了最早的傣族雏形。[1]腾冲的傣族从那里迁移过来不断的向前发展,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纵观傣族的发展史,让我们惊叹到傣族不只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一种文化的代表。

1.1腾冲傣族与茶马古道商帮的关系

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2]茶马古道与腾冲的傣族地区重合,商帮在驼铃声中把傣族文化向世界传播开来。又带来了实用价值的物品。傣家人接待商帮给商帮提供便利。茶马古道的开通,使傣家文化从相对封闭的状态走向多元化的发展,傣族的经济也迅猛发展。在茶马古道这条寂寞之路上傣家人的热情好客为之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1.2腾冲傣族与历代边疆管辖的关系

腾冲是历朝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历代都派兵把守,保护了民族的发展。正统十年为了不让敌人入侵,建立了能抵御外敌的“极边第一城”。[3]清咸丰七年四月,傣族以及腾冲各民族进行反清的起义,动摇了封建统治。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多少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4],日军侵占腾冲城时,英勇爱国的傣族人民与腾冲同胞在这片疆土上顶天立地,不畏艰险奋起抵抗,促进了边疆的和谐统一。腾冲光复之时李根源先生曾写下了这样豪气冲天的赞词:“八年浴血抗天骄,杀气如云万丈高。写就一篇新战史,留将百世告同胞”。[5]赞颂了腾冲的各族人民。

2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是民族的一种文化传承,傣家的饮食中不可或缺的就是酸和辣,开胃爽口。色泽和味觉造就了傣家独特的饮食文化底蕴。可以称得上是舌尖上的美味之一,这些简单的组合竟然能让味蕾为之疯狂,还有治疗疾病的效果。腾冲的傣族尤对酸辣的东西情有独钟,酸和辣的结合在这里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几乎腾冲的傣族家家户户都有柠檬和小米辣。他们喜食牛肉,制作工艺精湛。就连牛肚里的黑色粘稠液也可以用来制作蘸水,可谓是物尽其用。

2.1撒大撸

撒大撸对于腾冲人民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傣族的名菜。是傣家人宴会上的必备佳品。无论红白喜事、进新房或是各种聚会都少不了它。其美味不言而喻。用新鲜的未经饲料饲养的生猪肉制作而成的。通常人们先把猪给杀死,然后覆盖上稻草用火烧去除猪毛,把猪烧成木炭一样的颜色,用刀刮一下然后把猪清洗干净。取猪的瘦肉把它剁成粉末状的,其入口爽滑、口感独特。然后是制作蘸水,把柠檬汁挤压出来柠檬配上各种调料和涮涮辣,一道美味就这样制作好了。

2.2撒撇

撒撇是腾冲傣族的必备菜品。傣乡的气候相对于其他地区比较炎热,撒撇可以消暑。超细米线和牛肉干巴制成再放点炸好的干猪皮,配上蘸水就可以享用了。一份撒撇的蘸水需要一个柠檬制成加入小米辣,还有烤过的干辣椒,以及切碎的韭菜。另一种是苦味的蘸水,取牛肚肠粘稠液加上辣椒和韭菜放上调味品,苦味之中带有一丝甘甜,食之回味无穷。苦味撒撇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撒撇味美价廉,现已在云南大部分地区热卖,几乎吃过的人都还想再吃,因此有很多的回头客,生意也越来越好。开辟了市场,发扬了傣家美食文化。

2.3手抓饭

腾冲傣族的手抓饭讲究菜色的搭配,融合傣家的竹楼和优美的环境,增加了食欲又陶冶了心情,还达到了养生的目的。它的制作方法是排骨放入热水锅中煮熟,然后又用冷水洗去浮沫。把胡萝卜和洋葱切碎,放入锅中炒一下。把姜片、八角及香叶放入茶包袋里在锅中加入清水放入茶包袋,加点生抽和盐再次把所有的料放入锅中和米一起煮。出锅后再配上其他傣家美食,把各种各样的特色菜摆放在铺有芭蕉叶的桌子上,人们戴上手套就可以分享了。用手抓体现了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原始而不失性情。

2.4 宴客之食,傣家酒文化

腾冲的傣族人非常的热情好客和讲究礼仪,招待客人一定要拿最好的食物出来。客人来到了家中,主人会热情主动的端茶送水并以美食款待,吃饭之前都要喝上几盅,作为最为真诚的祝福和礼貌。喝的酒大都是自家生产的糯米配上清泉酿造而成,泉香而酒清冽,是最为纯正的傣族土锅酒。几乎每家都会酿酒,继承了传统的傣家酒文化。在傣族的男子中鲜有不会喝酒的人,他们的身体也比较强壮。有时候干活之前也会喝上一点点,为一天的劳作起一个良好的开端。酒也常常拿来助兴,直到喝到高兴为止。

3.傣家服饰

服饰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是人类所共有的文化特征。一方面展示的是品味,另一方面则是代表着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郭沫若先生写到:“衣裳是文化的表现,是思想的表现,是体现科技水准,反映民族时代。更是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修养素质的具体化”。[6]腾冲傣族的服饰多姿多彩渗透了民族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了腾冲傣族对生活的热爱和中和之美的个性。

腾冲的傣族妇女的服装色彩比较鲜艳,以红色、黄色、金色和绿色为主色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套服装从头到脚,从前到后大都带有红色,鲜艳的色彩能让人联想到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人与自然巧妙的结合起来,散发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的基调。傣家姑娘从小就穿各色各样的花色筒裙,上面各种花色的民族图案和花鸟纹绣,美观大方显示出傣族女性身材的婀娜多姿,掩盖缺点,展示优点。腾冲傣族的服装多是采用天然的丝绸、乔其纱、的确凉料子制作而成。工艺方面如今传统手工业不占主要地位,但仍然在腾冲傣家不断沿袭。腾冲傣族的男子服饰较为朴素大方,上衣是没有领口的对襟或大襟,裤子是肥大而没有裤兜的长裤,在跳舞之时特别能彰显出傣族男子的英俊潇洒。与傣族妇女不一样的是傣族男子不会经常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他们更多的则是倾向于现代化的装束,每每在特殊的日子里才会盛装出行。

图案和色彩对傣族起着重要的代表性作用,显示出了腾冲傣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在传承了民族文化的同时融入了现代化元素,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意义。腾冲傣族的服装凝聚了民族的力量,团结了本民族。

4傣家的传统节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来历有各式各样的传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它是由古代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记载了先民的生存方式和对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在腾冲泼水节和关门节是傣族最为隆重的日子。

4.1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的传说很多。其中有这样的说法,从前,傣族村寨里曾出现过一个妖王,他为非作歹,民不聊生。傣族人民饱受折磨,但谁都无法战胜他。他的七个妻子看到同胞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就产生了消灭妖王的念头。她们发现了妖王的秘密,就团结起来拔下妖王头发将他的头颅勒了下来,头颅滚到地上就立刻燃烧起来,只有妖王的妻子抱着他的头才保平安无事,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姑娘们决轮流抱着妖王的头,傣族同胞都怀着对姑娘们感恩和敬佩之心,每年都会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冲走妖王的血污和满身的疲惫。[7]傣族人民后来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无私奉献的妇女,就把这一天定为傣族的新年,也就是泼水节。

腾冲傣族泼水节较为隆重的是在五合乡举行,每到这个时候,傣族都会自发的组织起来,搭建舞台进行表演,来欢庆一年一度的佳节。对于腾冲人来说,泼水节不单是傣族独享的节日,其他的民族同胞们也会参与其中。腾冲城内也热闹无比,大街小巷欢声笑语打成一片,你来我往。人们把水泼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给予最为诚挚的祝福。有用桶的,有用盆的,有用水枪的,有用气球装满水往人身上砸的,有的甚至用车装着水边开边泼,真是路上行人纷纷湿啊。“大泼三天,小泼七天”一直是腾冲傣族的一个惯例,现在已经深深渗透进腾冲人民的生活之中。腾冲人不分你我,共同欢庆佳节。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增加了腾冲人团结的力量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4.2开门节

开门节是在六月到九月份的时候,傣语俗称为“豪洼”、“进洼”。,简而言之就是栽完秧进入雨季时,信仰佛教的中老年人要集中到佛寺进行参佛听经的活动。在这期间,不可以起房盖屋、娶妻嫁女,老人们都要到佛寺进行为期两天的诵经念佛。第一天下午傣语称为“晚平”,老人们沐浴更衣,提着新鲜的贡品来到佛寺进行朝拜。第二天称为“晚信”,老人们要早起为佛爷准备“早餐”,傣语称为“鲁算”[8]。人们停止所有的生产劳动,在佛寺虔诚的送经念佛,忏悔所犯下的过错。腾冲的大部分村落都可以看到佛寺,人们相信自己是受到神灵保佑的。家里的客厅中也用香炉供奉着祖先和神灵,每缝过节都要祭拜。开门节中的禁忌表达了傣族人民对自身过错的悔悟、渴望远离疾病和自然灾害,期待未来美好的生活愿望。

5傣家文化对当地的影响

傣族文化在古代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它为腾冲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历史的演变中腾冲傣家的文化艺术得到了腾冲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和接纳。

傣族传统节日丰富了腾冲节日的多样化,泼水节在非傣族群体中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最为简单、质朴的庆祝方式,腾冲人民在这一天共同为傣家的传统节日庆祝着;傣族饮食的多样化,促进了腾冲饮食文化的发展。傣味撒撇受到了腾冲人的广泛热爱,早已成为每一位腾冲人所熟知的美味,不只是在小吃店、路边摊,甚至是在较为正式的宴席上都有傣家撒撇的踪迹;傣家服饰丰富了腾冲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充满傣族气息的服饰早已融入到腾冲人的生活中,每一位爱美的腾冲妇女都无法抵御腾冲傣族传统服装的诱惑....

傣族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在形成和发展中兼收并蓄,腾冲傣族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增添了许多文化色彩。傣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与每一位腾冲人共同在这块边疆的边疆上深深扎根。傣族的生活方式对腾冲人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远不止文化的交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族不断融合和交流,更加促进了腾冲民族的团结和共同发展。

结语

腾冲傣族生活风俗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是某一单一条件造就的。腾冲大的历史背景和璀璨的传统文化为腾冲傣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厚重的基础,茶马古道的商业发展促进了腾冲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让这种民俗民风自然而不俗套,简单而不失内涵;横断山脉及其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腾冲秀丽的河山,西南边陲湿热的气候条件影响下,腾冲傣族多依山傍水而居,在这种祥和的自然条件下生生不息,生活方式的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居住方式、饮食习惯、服饰等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依托着云南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傣家人有自己的待客之道,以酒会友款待远方来客,在与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时冥冥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民族的向心力,增进了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更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 人民出版社上册 第208页

[2]徐志 对外传播 光明日报 1995年第6期

[3]极边第一城的血色记忆腾冲抗战见证录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1日

[4]蒋拧潞 舌尖上的腾冲——神州租车邀您来一场与美食的邂逅 中国经济网 2014年04月30日

[5]腾冲县志 中华书局 03页 1995年3月 第一版

[6]郭沫若与服饰文化 张志春 中国民俗学网

[7]傣族民间故事 岩香主编 过年泼水的传说收集整理 征鹏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8]轩岗风情 一起感受傣族的“进洼”吧 2015年7月30号

作者简介:卢荣荣(1992——),女,云南腾冲人,本科,从事民族文化研究;薛祖军(1983——),男,云南禄劝人,教授,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论文作者:卢荣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腾冲傣族生活习俗探析论文_卢荣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