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刘莎,张鑫

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护理干预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份收治的162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压、心率水平、护理的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动脉压(9.2±1.6)kpa、心率(98.6±9.6)次/min 明显高于对照组(7.3±1.4)kpa、(85.3±8.1)次/min,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5±1.1)d 明显短于对照组(11.6±2.6)d,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6.5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肺复苏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患者生命体征有效恢复,同时还能缩短其预后康复周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心肺复苏;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心肺复苏是当前临床拯救心跳骤停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致残率等均有重要作用。然而心肺复苏患者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全面有效的护理配合,以往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已经无法满足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需要。本次研究将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份收治的162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51例,女性30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70.02±2.38),其中42例急性心肌梗死、29例肺栓塞、9例一氧化氮中毒。对照组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69.78±3.01),其中46例急性心肌梗死、26例肺栓塞、8例一氧化氮中毒,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类型等资料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清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急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脑部复苏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心肺复苏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联合患者家属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为患者颈部、额头等位置使用湿毛巾湿敷,调整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18~20 ℃,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脑部氧代谢率、改善患者脑再灌注损伤的目的。②心电监护护理:护理人员同时应积极监测患者心跳、呼吸等多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联合患者家属每隔30 min记录一次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数值,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先兆症状,一旦出现则立即报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③气道堵塞护理:心肺复苏患者多接受吸氧治疗,护理人员应将气道导管近端使用胶带固定并确保患者气管始终处于湿润状态,避免患者咬扁气管导管。患者需要接受吸痰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先为患者实施纯氧吸入2-3min,而后为患者吸痰,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发绀等症状,确保患者呼吸道始终保持通畅状态。④患者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慰与引导,鼓励患者当前已经接受过心肺复苏因此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相关护理措施以提升后续康复效果。针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大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当前内心担忧,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宽慰引导,促使患者始终保持良好心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压、心率水平、护理的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疗效评估标准:显效:经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病情稳定,精神和心理状态良好;有效:经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有所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一般;无效:经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均无显著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较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压、心率水平及住院时间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心率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压、心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压、心率水平及住院时间对比(x±s)

心肺复苏术作为一种当前临床治疗心脏停搏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最佳施救时间是在心脏停搏患者疾病开始后就立即实施,否则患者病发4~6 min后即会对其脑部及其他人体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心肺复苏患者在治疗成功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指征变化,观察患者是否有全身性及局部性损伤症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避免患者再次发现异常症状而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心肺复苏患者的康复效果,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有显著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霞,刘春红.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6)

[2]邢惠萍,富霞,梁艳,肖军.探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9)

论文作者:刘莎,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刘莎,张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