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习源涛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习源涛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延靖分公司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桥梁的病害问题在其建设使用中直接影响着桥梁的正常运作。所以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完善的维护,非常有可能会造成危险。而对附近的居民的生活以及生命财产保全造成伤害。对此,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为了阐述桥梁工程中出现的常见病害问题,并且研究了一些相关的处理技术。用此想在桥梁工程建设做一下参考,来确保现在的桥梁工程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71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许多指标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为了真正建成交通强国,仍需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不断提高我国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深入研究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具有现实价值。

2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2.1裂缝

裂缝是公路桥梁常见的一种病害现象,其其主要表现为公路表面或者桥面出现纵横向裂缝、不规则网状裂缝等,如果情况严重的化还会造成大面积破裂问题,由于造成道路桥梁裂缝的因素较多,只有针对不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才能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根本上降低裂缝问题的产生。从以往的桥梁裂缝来看,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桥面刚度不够所造成的,在长期的荷载作用下与重力荷载下桥面逐渐出现变形,而引发铺装层开裂。除此之外,公路桥梁在建设中经常会应用到钢筋混凝土材料,由于自身具有一定的干缩特点,在长期使用中经过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干缩裂缝,影响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也是引发裂缝的一个主要方面。综合来讲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与设计、施工材料质量、行车荷载等多方面问题。

2.2道路桥梁的地基出现不均匀的沉降

经过分析观察之后得出导致道路桥梁低级不均匀沉降是导致结构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道路桥梁不均匀下沉之后我们没有加以加固处理,就会使其所受的力不均匀,对桥梁道路的结构产生破坏,久而久之桥梁会出现裂痕,再出现裂痕之后如若继续不去维护他,严重之后就会出现坍塌的威胁。为了防止桥梁道路出现坍塌的危险,我们应在施工时就做好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对所处地段的地址进行仔细的分析了解;在对桥梁设计时我们也应要求设计师进行有科学性,有依据的设计;除以上之外我们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杜绝不合规范的施工操作,严格要求进场材料要符合标准,不允许廉价不合格材料进入场地使道路桥梁产生质量危险;最后对施工场所的环境因素也应该考虑到位,降低环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做到以上几点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不均匀沉降。

2.3路面下沉

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和桥梁结构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与道路桥梁工程的基础设施相关联。当道路桥梁工程的基础设施出现问题,如质量问题,施工技术问题,所处地理位置问题,施工质量问题等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种种问题,很有可能就会导致道路桥梁在施工和使用中发生路面沉降的危害。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这个道路桥梁工程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来看,当施工方案设计里的对施工区域地质勘查不彻底,对地基的处理不到位也有可能会使路面出现问题,从而有可能严重危害桥梁主体结构,使其产生裂缝,让道路桥梁的安全性降低。

3桥梁工程常见病害的施工处理

3.1施工处理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的作用,要求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做好前期设计与勘察工作、制定满足车辆承载力要求的最佳加固方案等;其次,真正实现最大化应用,即通过对比使用性能、检测既有构件承载力和分析可靠度来防范桥梁结构受损,注意尽量保留既有构件;第三、优化设计方案,即在桥梁加固处理前,设计几种方案,并比选出综合效益最佳的施工方案,以尽量满足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工期、安全和成本要求;第四、突出总体效益,即在桥梁加固前,全面分析桥梁结构的整体情况,以保证其结构的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施工处理技术

3.2.1裂缝处理技术

(1)表面修整。针对桥梁工程在施工中出现的浅显裂缝,可采用便捷的表面修整技术,即:为了满足裂缝对承载力的具体要求,需在评价承载力和考虑受力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修整方案;在实际处理中,先找到裂缝所在,再用水泥浆或环氧胶泥涂抹裂缝处;涂抹施工完毕后,先用沥青、油漆等性能优越的材料覆盖在原裂缝的表面,再用实用性强的玻璃纤维覆盖其上,以免裂缝延伸。

(2)填充。针对部分小面积的裂缝,可采用填充技术进行处理,即在裂缝中填充水泥浆、树脂胶结物等,其中水泥浆与树脂胶结物的配合使用可提高裂缝的填补效果。为了防止裂缝病害继续扩大,要求顺着裂缝的延伸方向固定,并及时将橡胶、高防水性的材料放入槽内。

(3)注浆修补。注浆修补法是一种重要的桥梁工程裂缝病害处理方式,即:将水泥浆、环氧树脂等材料灌注入裂缝中,以达到填充和粘接裂缝的处理效果,并在注浆完毕后,按要求开展加固护理工作。

3.2.2路面沉降处理技术

当路面下降的时候就对其进行填补,加固某一处受损的地方,所以利用桥梁加固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桥梁工程中路面沉降问题。桥梁加固,即指利用高强度粘贴材料覆盖在桥梁的外部,重新计算设计桥梁工程的结构体系与截面积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能,完善处理桥梁的受力状态,改变应力集中的局面。在各种原因下,桥梁路面沉降的程度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可以依据路面不均匀沉降的严重程度来重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维护。当沉降高度比较低时,就可以采用平时经常采用的常规路面修补办法进行修复;而当沉降高度较大,程度严重时,要采取灌注,置换,压实等技术处理。灌注处理即为在基础设施内加以水泥砂浆,使其与混凝土和地下软土结合用以加固,来改善基础稳定性,提升路面承载能力。置换处理就是说在常规处理方法不见成效的那些不良土质中,在此开挖坑用来填充一些性能较好的矿石,碎石,来确保土地质量。压实处理则为在所施工区域内利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夯实基础,减小路面的坑洼和不均匀沉降,进一步让土地的紧密和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3.2.3梁端破损处理技术

针对梁端局部破损病害,建议采用稳定性好、凝结速度快的锚喷施工工艺,即:先用专业的锚喷设备将硅胶材料喷射进裂缝内部,再进行浇筑、振捣和用模板加固,以使桥体育硅胶材料紧密连接。其中,硅胶材料足以满足桥体对柔韧性、刚度的要求,所以在桥梁工程病害处理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3.2.4钢筋锈蚀管理

在桥梁建设与使用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钢筋容易发生锈蚀问题。在桥梁养护过程中应该做好定期的检查与养护工作,对钢筋锈蚀情况进行准确地记录,结合工程项目情况合理选择钢筋型号、尺寸,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等作业,做好表面的涂层保护工作。

结束语

综合前文,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水平决定了桥梁工程的安全性能、使用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既要求准确分析病害的类型与成因,遵循施工处理原则,按要求开展施工操作,又要求每一位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以充分发挥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昆.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1):250-251.

[2]冯长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76.

[3]祁连梅,毕超.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50):246-247.

[4]于鸿熙.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居舍,2018(34):89.

论文作者:习源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习源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