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陈霞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检查技术在急诊临床治疗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急救科室收治的急诊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抽取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接收常规急诊检查,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基础上配合放射检查技术。对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后的各项体征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急救后,研究组患者在血氧含量、心率、血压及疼痛测评等方面的数据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放射检查技术在急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确定治疗方案,提高质量效果和患者治疗依从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放射检查;临床急诊;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034-02

当前,由于疾病种类数量和各类意外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各类急性发作病症的罹患人数和重伤患者数量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使得急诊科室的诊断、救治效率成为了对患者生存概率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但传统急诊过程中所采用的检查方式,虽然能够对患者的体征起到一定的诊断作用,但由于检查方式的不全面,存在误诊、漏诊的状况,影响急救作用的有效发挥。近年来,随着放射检查技术的发展,对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急诊治疗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新思路[1]。因此,为探讨放射检查技术在急诊临床治疗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故进行此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急救科室收治的急诊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抽取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45例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31.47±5.41)岁,从病发到急诊所用时间1~4h,平均(2.51±0.83)h,事故重伤患者16例,急病患者29例;研究组45例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5.56±6.02)岁,从病发到急诊所用时间1~6,平均(3.44±1.14)h,事故重伤患者22例,急病患者23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到诊时间及急诊类型一般资料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收常规急诊检查,包括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心率、体温、血压、脏器功能、创伤损伤程度等),并根据就诊信息对患者病史、用药状况等信息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估,制定有效急救方案后,实施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检查基础上配合放射检查技术,采用放射检查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如采用CT及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病变、肝肾等脏器的损伤状况检测,利用透视、X光线技术对患者骨骼情况及脏器功能进行检测。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标准予以检查,避免影响诊断结果,耽误治疗[2]。

1.3观察治疗

对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后的各项体征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对比,主要包括患者急诊前、后血氧含量、心率、血压、疼痛指标变化,及治疗中的治疗依从度情况。

疼痛指标变化采用Mulleetr评分检测方法,0~1分为无痛、轻度疼痛;2~3分为中强度疼痛;4分为极强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急诊前、后血氧含量、心率、血压、疼痛指标变化为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治疗依从度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检验,当对比结果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治疗后的各项体征指标变化对比

经急救后,研究组患者在血氧含量、心率、血压及疼痛测评等方面的数据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对比(±s;n=45)

2.2两组治疗依从度情况对比

经调查统计分析,常规组45例患者,治疗依从度较差7例,较好38例,总依从率84.44%(38/45);研究组45例患者,治疗依从度较差1例,较好44例,总依从率97.78%(44/45)。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4.9390,P=0.0262)

3结果

急诊科是作为医院中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诊室,所接诊的患者一般疾病种类较多且病情较为复杂,就要求急救诊断需要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才能为患者争取有限的救治时间[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急救后,研究组患者在血氧含量、心率、血压及疼痛测评等方面的数据指标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原因:在急救中应用放射检查技术,可对患者伤情和病情予以较为全面的诊断,可发现患者更为深层的临床体征,便于及时确定治疗方案,实施救治。与此同时,在进行放射检查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检查要求,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准备辅助,避免患者因情绪紧张造成机体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患者血氧含量、心理及血压等指标紊乱,降低治疗依从性和急救效果[4]。

综上所述,放射检查技术在急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确定治疗方案,提高质量效果和患者治疗依从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昌旭,曹军,李云龙.DR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3):136-137.

[2]朱昆明.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15-16.

[3]周德超.放射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急诊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1):95-96.

[4]刘立明.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技术,2016,28(02):5-6.

论文作者:陈霞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