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尧县山口校区山口小学 055350
把多媒体技术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动静结合,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等诸多优点,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境,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素养。
在这方面,笔者谈几点认识。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索知识的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我们大力提倡因材施教,让优异的学生“吃”得饱,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学习、及时“消化”。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同一教学内容制成多套方案,可以通过大量的丰富的图像功能和人机交互功能,对学生迅速做出反应和评价,因材施教,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适应了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了解人民币的历史”环节,让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知道中国货币历史久远,夏商时代以海贝为币;金属币始于商代晚期的青铜贝,距今已有3000余年。春秋战国时代,货币文化有很大发展,金属铸币后先后有布币、刀币、有文铜币、金版及有孔圆钱等等,形成文字、形制各具特色多元格局的货币文化。以及发展到现在的第五套人民币,通过图片与文字的再现,真实地演绎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让低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行为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
有段时间,我发现班里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上学迟到,根据这一现象,我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时设计了小主人洋洋的新朋友钟表这样的情境:洋洋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有一个好朋友闹钟。这天早晨8时半了,洋洋才到校。看到这里,同学们都皱起了眉头,我让大家说一说,洋洋这样的行为对不对。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批评洋洋上学不应迟到。那我们上学应该怎么做呢? 紧接着我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应该怎么做。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不学洋洋,要按时到校。这时,那些经常迟到的同学也认识到了错误,决心按时上学,再也不迟到了。通过这节课,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相联系设计教学,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及彼。使学生认识到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这样做往往比传统的说教学更让学生乐于接受。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悦目情境,增强学习的愉悦性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优美、动感的影像,辅之以动听的乐曲,让学生感受美、赏析美、发现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性,进而探究美,并且在探究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而拨动他们追求“真、善、美”的“情弦”,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如“轴对称图形”一课,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赏析美。屏幕显示:美丽的郊外,五颜六色的风筝迎风招展;花丛中,一只只蝴蝶翩翩飞舞;天空中,偶尔划过一架银白色的飞机,留下一条美丽的弧线…… 教师适时插入:同学们,这些图形为什么如此美呢?就在于它们的美有着共同之处:轴对称。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多媒体以其独有的功能,赋予学生一个妙曼的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重认知、轻情感带来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渐入学习的佳境。
五、利用多媒体化难为易,突破重点难点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加法的初步认识”,学生虽然在未读小学前已经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但对于加法它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3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鱼,鱼儿正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这时再通过屏幕出现加法算式,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变成红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动静结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
论文作者:马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多媒体论文; 加法论文; 同学们论文; 知识论文; 轴对称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