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影响与制造业结构调整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流通产业影响与制造业结构调整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制造业论文,影响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10)08-0005-10

产业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但在中国,历来是保增长易,调结构难。导致我国产业结构越调越乱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说到底是体制、机制和既得利益作祟。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失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增量调整,而在于存量优化。从存量上看,其主要着力点不是在第一、第三产业,而是在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不应再是仅仅着眼于对新增产能的优化升级,重点应该放在消化存量,解决长期累积下来的经济存量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目前,试图靠发展新兴产业来“调结构”仍属于“增量解决”的办法,时间长、见效慢、等不起。况且,体制机制病灶不除,新兴产业注定沿袭旧道、增添新乱。若要在短期内取得实效,必须有解决存量问题的新思路。换句话说,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结构调整的方式,即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要从行政化到市场化,改变长期以来越过市场、排斥市场,依靠行政命令、开会下文件调结构的陈旧办法。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流通业在传导市场信号、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整合优化产业链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一个开放、高效、多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和影响力绝不是经济学话语霸权下被简化的“商品捐客”,而是得益于消费者经济和物流信息化潮流的商品市场组织者。

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任务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产业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的冲击。从全球产业分工看,在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广泛诟病的“中国生产型融资—美国负债型消费”的国际分工平衡格局彻底被打破;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受到来自美欧国家发展高端产业的“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端产业的“挤出”效应的双重影响。

但是,与其他国家应对危机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任务不同,我国除了面临金融危机的压力外,还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再局限在本国范围内的简单修正,而是融入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体系当中,实现对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产业分工的重新布局,这当然会给一些产业带来巩固、提高甚至是加快发展的机会。主要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市场需求、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都面临深度调整,经济复苏缓慢乏力,结构调整优化需要较长的过程,在客观上为我国加快结构调整、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经济下行时的“倒逼机制”往往也给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添压力和动力。在以高投入、高能耗为特征,外贸依存度高企,内生集约型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才是唯一的出路。

2.转型经济下的中国在产业结构方面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截至2009年底,我国一些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达30%—50%,但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GDP总和的比例只有6%,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反映出制造业产能过剩已经十分严重。2009年钢铁产能中约有3000万吨库存积压,但钢铁行业在建项目投资额却高达3400亿元;同期有色金属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5%,电解铝产能已由2008年的1800万吨扩张到2000万吨,在建还有200多万吨;水泥产能高达19.6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400条。在产能利用方面,2009年我国电石产能利用率只有68%,焦炭产能闲置近亿吨,甲醇产能闲置过半,而在建的电石、焦炭和甲醇产能却还有约700万吨、3000万吨和860万吨。此外,部分无机盐、无机碱、化肥、农药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

(2)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升级面临困难。虽然我国形成了巨大的制造业产能,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制造业被长期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许多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而在研发、技术、专利、标准制定和品牌、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没有比较优势。根据实践经验,处在“微笑曲线”两端的产业环节,获取的附加价值和利润都较高,而处在“微笑曲线”中间的产业环节,只能赚取很少的加工组装费用。由于我国还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商业销售网络体系,大量产业只能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企业很难获得高附加值、高利润,要想获得较多的附加值和利润,只有靠扩大规模或压低劳动工资,但这样又严重侵蚀了产业工人的利益。

(3)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现象非常突出,各地方均把制造业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区域间贸易壁垒阻碍了最终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致使近年来国内区域间商品流动比重呈下降趋势。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对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川和陕西的调查统计,六省市的区间贸易依存度从2005年的25.1%下降到2009年的22.3%。与此同时,各省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却显著提高,由于产品同质化、缺乏技术创新,导致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内化”倾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主要是省际贸易壁垒严重,各地方政府通过对区域外产品收取各种费用,人为设置障碍,增加区域外商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成本,使外地产品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并以财政、信贷手段扶持本地产品生产,破坏区域间基于比较优势的产业分工。而制造业分工深化进程受阻,将使整个国民经济长期陷入低效率甚至整体无效率,削弱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回顾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条相同的轨迹。即以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能源高耗、环境污染为代价,求得了一时的经济增长,却也换来了产业落后、结构失调、库存积压和银行坏账,致使实际能够发挥作用的社会有效供给所占比重十分低下。其中,仅仅由粗钢、焦炭、水泥、汽车、电解铝、铁合金、建材、化工产品等重化工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难以计数,且问责无门。而在此次保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结构恶化、产能过剩越加严重,加上部分地区违规审批、边批边建等现象仍在继续,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已再次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后,我国依然没能从体制机制上有效解决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这个计划经济延续下来的老难题,确实令人尴尬,更值得深思。

二、转型经济中的流通业影响力再“正名”

1.流通过程在当代经济学研究视野中从“隐性”走向“显性”

古典经济学以生产体系为核心的研究虽然是以市场交易与均衡为基本归宿,但瓦尔拉斯拍卖人(Walras’ Auctioneer)的假设实际上大大简化了真实价格生成与商品交易过程,尽管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或运输成本(空间经济学)作为商品空间运动过程的代理参数也局部地将交易过程纳入了分析的范围,但这种简化很少将交易活动本身作为研究焦点,商品流通过程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仍然是一个“黑箱”。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交换经济,在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十分发达的现代经济中,交换是经济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马克思把社会再生产过程分成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而流通就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①。处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和流通对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交换或流通的前提是劳动分工,因此,对流通的研究就不能绕开劳动分工问题。在这一方面,杨小凯主张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理论阐释。杨小凯、张永生(1998)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原理,指出流通环节表现出来的交易效率改进会促进劳动分工演进,进而使商业化程度增加,贸易逐渐从区域市场扩充到国际市场,最终达到各地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生产,达到市场的一体化和经济和谐发展。

2.流通部门在现代经济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当前全球经济分工的逐步深入,生产链的迂回程度逐渐加深,产业链的信息传递效率变得更加重要。需求能否更好地引导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游产业环节的信息敏感度。交易性质的流通部门在识别与形成消费者偏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流通部门对于形成正确的价格信息、引导上游的投资与生产都具有关键的意义。只有流通部门富有效率的运行,才能使得终端消费市场的信息在产业链上得到有效的传递,最终降低投资的盲目性和资源的错误配置,减缓无效率产出带来的经济波动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流通产业的有效运行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与稳定的源泉。

与经济增长伴生的物质极大丰富,给消费领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消费者选择权的上升,需求多样化成为约束制造业上游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流通领域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组合必须服从于最终需求的变化,这也进一步要求生产领域既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又能满足异质化需求。产业分工的深化、产业边界的柔性化与产业模块化正是需求信息得到有效传导并形成竞争约束、满足大规模定制的合理发展。流通过程无疑处于产业价值创造与信息传递的核心环节。

3.制造业对现代流通业的依赖加深

伴随着产业结构变革和消费升级的步伐,发达国家在第二产业迈入重化工业时代以后,生产消费价值链逐渐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工业的服务化。或者说是制造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如设计、物流、仓储和市场营销等工业内部生产环节的外包。一系列相互独立的生产与流通链接,传统的制造部分在价值链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一部分经济学家早期也称之为“新工业化”。②传统服务的产业化。零售、餐饮等社会服务业在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成本等的压力下逐步走向产业化发展,这是美国在“后工业社会”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标准化、连锁经营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传统服务业的产业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批发、零售、餐饮业单一、分散经营的模式,模仿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流程化,实现了传统行业的现代化。③新兴服务业迅速增长。信息、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行业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体现了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文明程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曾以“丰裕社会”来形容美国20世纪70年代新兴服务业逐步兴起所导致的社会结构变化。

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经济体制下“供给短缺”的制度性缺陷,在改革开放之初便围绕着国家发展目标制定了以制造业为中心的非均衡产业发展战略。在发展战略的优先次序中,流通产业的基础设施与功能受到了人为抑制,这导致了进入21世纪以后即使制造业已经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但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仍然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一方面,制造业内部出现了重型化的趋势,生产资料制造业的比重持续增加,并呈现普遍的“重工业内循环”、“自我循环”现象,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基本的需求面长期被忽视,“流通供给不足”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障碍,生活资料制造业比重也出现持续下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至关重要,即长期以来发展战略过分向重工业部门倾斜而导致的产业结构失衡。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启示是:导致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发展失衡的根源并不是“生产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是“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换言之,现行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流通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生产和消费体系的不匹配。②

三、流通业影响力的特征及其国际经验

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流通通常会受两个规律支配:一是市场供需匹配的差距,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消费的不一致,以及产地和销地的差别,就会出现商品流通,就需要通过流通环节来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二是市场价格的差距,只要存在着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差,就存在流通套利的空间,这就为从业者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条件。同理,市场的活力取决于流通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流通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供求差异所带来的利润空间。商贸流通业在时间上具有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优化经济流程、降低交易成本的天然功能;在空间上具有克服商品和要素集散矛盾,优化资源配置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的天然功能。因此,市场经济不论是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是作为一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都是通过流通部门和流通环节来实现的。没有交换、没有流通,也就不存在市场,也就无所谓市场经济。

简而言之,在市场经济中现代流通业具有天然带动和调整其他产业实现自我调整的能力。通过传导市场信号、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整合优化产业链,现代流通业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功能。

1.传导市场信号是流通业影响力的基础

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一方面商品通过流通环节传递到最终的消费环节,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偏好结构、消费倾向以及需求冲击等信号通过流通环节逆向传递到生产领域;消费者偏好漂移、随机冲击等不断引发流通环节业态结构的转换与演化、商品品类结构的适时调整、交易职能的重新外部化与内部化、信息设备及动态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应用与扩散以及流通服务异质化,这一调整不断向上游反馈,引致生产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甚至新产业的产生,进而诱发资本、劳动、自然资源等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与重新配置。正是因为流通业具有传导市场信息的基础性功能,我们才认为,商品流通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它能满足社会再生产迅速发展的各种需求,保持社会再生产的合理比例关系,提高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同时,商品流通也是调节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作为生产企业、消费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器,能满足各方面经济利益的要求并使其合理化。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相当程度,绝大多数商品已从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经济由生产约束型转变为市场约束型、由供给约束型转变为需求约束型。此时,流通业就成为启动市场、满足需求、带动生产的重要枢纽,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就是流通业的市场信号传递功能。

2.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是流通业影响力的前提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生产成本较低,但流通成本很高,生产时间较短,流通时间很长。因此,发展现代流通业,缩短流通耗时,降低流通成本,不仅关系中国流通业本身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关系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日本的第一次流通革命就是在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引导下,流通领域掀起了缩短流通渠道、实施渠道重组的高潮,产生了一些新的流通渠道,但排除了更多交易中间不必要的环节。这种以缩短流通渠道为目标的流通业重组后来被称之为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流通革命”。流通革命不仅使流通客体、载体、环节、渠道、营销方法发生系统变革,更重要的是,使商贸流通业衍生出很多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内容,从而通过创造与满足生产性服务需求来实现对制造业的促进与引导,最终的结果是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节约供应链协调的交易成本,加速产品价值实现和资本周转,并提升其他部门运行效率。

具体而言,商贸流通服务业中竞争性的订单择优采购、订单择优销售机制,可以直接间接地优化产业结构,使资源配置优化的成本不断降低;商贸流通服务业中经济节奏的较量,储备信息支配储备商品,快节奏、精确化的采购销售和库存,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化的物流供应链,可以直接间接地优化经济流程,促使流通总成本不断降低。初步匡算,未来5-10年,通过培育市场体系、优化流通环节,就可以从经济存量中实现6万—8万亿元巨额收益。具体包括:依托工业品市场化、商业化订单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可消除至少2万亿元的产业结构性损失;加快经济节奏,可节省制造业至少1.5万亿元的流动资本占用;提高制造业物流效率,可降低制造业至少1万亿元的物流成本。除制造业受益之外,排除增进消费的非收入制约,可化解至少2万亿元的购买力存量;强化流通服务业诚信,通过商业信用可消灭逃废债务、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商业贿赂、撕毁合同等造成的经济损失1万亿元。

3.整合优化产业链是流通业影响力的关键

随着中国进入消费者经济和物流信息化时代,流通业正脱离传统的交易中介角色,转而扮演起了组织生产、引导消费的市场组织者。流通业延伸到生产领域,管理库存采购、生产批次和时间、成品出库、资金结算、电子支付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整合供应链的目标。而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让传统批发零售业获得了引导和促进消费的新型工具,现代物流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方案最终让流通业获得了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促进产业联合的机会。流通业影响力的关键作用正是体现在供应链管理的源头和主导作用上。

根据前文提到的产业分工微笑曲线,产业资本获利最丰厚的环节不是在生产制造,而是在前端的设计和终端的销售。产品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对消费趋势的把握,终端销售的利润则体现在多层次的流通领域,因此,流通环节具有收集消费信息以便做出有市场潜力的产品设计和放大产品特性以便吸引消费者的双重功能。随着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流通业必然有动力把设计和销售之间的信息交换成本内生化,从而把生产商、分销商、服务商、客户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网链结构组织或战略联盟。日本的流通革命虽然最初目的是缩短流通环节和提高流通效率,但最终结果却是导致中小零售商减少,大型零售商地位上升,出现了像三菱、伊藤忠、丸红、三井物产等九大综合商社,掌握了全日本产品总量的25%,国内批发贸易的75%和对外贸易的50%以上。

4.创新是流通业影响力的生命和源泉

流通业不仅是历次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受益者,自身也在经历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以适应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要求。所有重大技术创新发挥作用的结果都是降低了交易费用,减少了流通环节成本,从而深化了产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福利。比如,蒸汽机发明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重大改进;电子标签和全球定位系统加强了对商品从制造环节转移到消费领域的全程跟踪;互联网提高了消费者搜寻商品的效率和精确度并使消费信息反馈给生产者的速度更快更及时。

美国在流通领域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世界各国前面,20世纪30年代美国率先创立了被称为三次零售业重大变革标志的超级市场、连锁经营和网络商店,然后率先在军队引入了物流概念并转向为民用服务,更不用提它在流通领域对具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从现实来看,当今美国的综合国力最强,但如果就具体产业门类而言,其优势最大、竞争力最强的不是制造业、不是金融业,而是流通业。发达的流通业间接促进了其教育和科技资源的转化利用,促进了其在航天军工领域的民用化浪潮,促进了其经济实力背后发达的商业文化和信用文化的形成。目前,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最新的流通业技术应用是构建商品信息的国家数据池(NDP)。国家数据池是通过因特网建立的流通、物流体系中的基础设施,来实现包括厂家、批发商、零售商在内的供应链各个环节商品信息的共享。商品信息的主要数据指的是登陆在各个企业数据库上的商品资料,主要包括商品名称、销售价格、重量、型号等。对零售业而言,数据池能够令其更广泛、更有效地进行商品检索和数据整理,对于厂家和批发业而言,也能够通过数据池向更多的零售业者高效率地提供商品信息,以此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高效化和便利化,并增加消费者的利益。

四、流通业影响力在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方面的表现机制

1.发挥流通业影响力可以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

在运行机制方面,批发、零售部门可以在产前为制造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从“以产定销”的模式向“以销定产”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生产,并进而向精益化物流转变。一是抑制生产商盲目扩张,建立供求长期均衡机制;二是保证产品适销对路,满足市场有效需求;三是减少产品积压,实现产销环节之间的零库存衔接,把精益化生产思路逐步融入流通领域,其中物流部门借助现代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实时记载商品在空间物理上的流动轨迹,把商品在交易过程、移动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反馈给生产过程。

产地和销地之间的流通业内部分工将为制造商提供商业信用,扩大产品流通规模,提升流通速度;远期期货市场通过标准化合约补偿现货市场实际价格风险,熨平价格波动,利于公正价格形成;专业化物流有助于减少制造商物流配送费用,降低水泥、钢材等产品因物理属性而造成的高昂损耗,扩大商品流通半径。

另外,通过建立健全流通环节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建设,可以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市场准入,并对淘汰落后产能提供约束和支撑机制。流通业发展还会通过产业关联引致对水泥、钢材、玻璃等产品需求,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

2.发挥流通业影响力可以优化制造业区域分工

我国独特的区域资源分布使我国的内贸模式不同于传统小国,区际间生产和流通存在较强的互补性。自从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产业结构布局有所改善,但区域产业同构引发的资源低效重复配置仍很严重。从横向比较来看,由于我国区际市场分割和封锁,区域间贸易发展速度明显慢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不仅东部地区,大多数中西部省份都把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域间贸易不仅未能充分发挥,而且各地政府还出于地方利益,人为干预区域间商品和要素流通,破坏区际商品流通介入机会,结果是各地并非基于区域要素禀赋而构建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只能凭借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来取得市场份额,产品难以在全国市场进行流通,这在本质上仍然是自给自足、自我封闭、放大了的自然经济格局。

在国家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区际商品流通是否顺畅,直接关系能否形成基于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布局。而商贸流通业具有克服商品交换的空间矛盾的本质功能,可以有效促成区域产业分工走向深化,发达的区际商品流通还会使参与贸易的区域获取双边利益,并通过规模经济获得大规模生产的好处。区际商品流通在使各区域形成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后,主导产业反过来可以借助区际贸易服务全国和国际市场,并带动区域内其他关联产业,从而形成地区专业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发达的区际商品流通在空间上点、线、面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改善区域内外的贸易条件,刺激和带动农村消费,增强区域商品市场的互补性和可转移性。

3.发挥流通业影响力可以促使制造业节能降耗

流通业影响力对于制造业节能降耗的作用同样值得关注。从流通环节强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在商品上标注生产能耗和碳排放指标,限制一些能耗和污染超标的工业品和消费品进入流通领域,将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在商品生产的产中和产后环节,减少零部件和产成品的物流成本开支,将稀缺的资金用于产品和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整个行业产品质量,进而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高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节约制造业巨额的流通费用。我国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问题不在批发、零售等商贸流通服务业,而在于制造业,突出表现在工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及其普遍“自办物流”的低效格局。在历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资料投资品销售总额中,工业企业平均自采自销的比重高达70%;在社会总产品中,工业生产资料占75%,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85%,工业产品的市场流通绝大部分是在工业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工业企业自设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机构导致游离于市场化交易之外的非社会化物流运作在全部物流活动中所占比例过高,这正是中国物流效率低下、流程恶化的原因所在,也是潜力所在。

根据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数据测算,现代流通业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可以优化整合采购、库存、储运、销售、废旧物回收的流程,把制造业现有物流成本降低50%左右。而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3000亿—4000亿元。截至2008年底,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从1991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88.82万亿元,年均增长22.2%。当年物流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91年的24%下降到2008年的18.4%,但仍然高达5.21万亿元,而美国物流费用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假如我国物流技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与美国相仿,则2008年物流费用支出仅为2.83万亿元,与实际支出相比,可以少支出2.37万亿元。由此可见,流通业在节约物流费用及能源耗费方面潜力巨大。

4.发挥流通业影响力可以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

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产品在行销全球的同时,却始终未走出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隐痛。虽然通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品,可以获得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分销渠道,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实际利益甚少,产品价值链和利润分配格局基本被跨国公司掌控。

流通业影响力在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这与我国流通业主动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密不可分。既然流通业具有主导商品交易和利润分配的天然优势,因此,当我国流通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扩张经营时,可以培养自主销售渠道和品牌、价格主导权,提升制造业的分销能力,获得更多国际分工利益,并通过国际市场增强化解国内经济存量矛盾的能力。另一方面,流通业主动走出去还可以避免进口国对我国产品的恶意排挤,收集国外产品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国内生产厂商。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内部培育形成的六大综合商社积极参与国际商品贸易,在寻求全球资源、拓展国外市场、提升本国产品竞争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成为日本国内颇具实力的跨产业财团。短期内,中国流通业弱势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流通企业很难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是借助专业批发市场和领先的电子商务BtoB网站,建立对接国际市场的共享式出口平台,降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易费用,提高其抗击风险的能力。

5.发挥流通业影响力可以强化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困扰我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障碍。现行的制造业产业政策大多以扶持制造业自主创新为主,忽视了制造业与流通业的互动发展,因而出现了两种令人惋惜的现象:一是产品技术领先,但缺乏市场应用的基础,以至于或者因为成本原因,或者因为技术标准,最终得不到商业化应用;二是耗费很大投入研发出的先进技术,因为出身于科研院校,而没有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导致被束之高阁。

现代流通服务业具有深刻的生产性服务能力。许多流通企业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工艺复杂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生产网络及价值链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在产业链中,流通企业通过收集、整理需求信息预测产品需求的动态变化,不仅指导制造企业制定产品生产计划,降低库存水平,也和制造商一起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在流程上,大型零售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制造商物流配送,降低库存,一些零售商还可以借助流通业内部专业化服务体系,把批发商、第三方物流商纳入整个价值链创新活动中,进行供应链流程再造。如浙江省批发专业市场依托专业产区,成为需求信息的处理中心,并传递给相应集群企业,通过快捷制造等生产模式,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市场需求,使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时拥有了销售与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促进了产业集群的扩张和技术升级。

五、政策建议

1.开展以市场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优化行动

以往的宏观政策实施效果已经表明,经济总量调控历来是政府的强项、市场的弱项,而结构调整历来是市场的强项、政府的弱项。追溯我国制造业结构扭曲的原因,根子就在于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颠倒所致,是政府弱项阻碍了市场强项,而绝非有人指责的所谓“市场之过”。目前,制造业结构调整对应的市场化基础作用缺失,凭借政府开会、发布红头文件、下达紧急通知,用行政手段、行政命令、“限时限刻”直接调整产业结构的陈旧思路并没有根本改变。而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我国一轮又一轮由政府行政干预为主导,指望以每年有限的增量来调整产业结构中巨大的“问题存量”,越来越难以奏效。在从排斥市场体制向依靠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流通服务业和市场体系这一传导产业、传导机制的“底盘缺失”。在这种市场体系不健全、“底盘缺失”的场合,最应当警惕的是由政府越位、垄断集团操控、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监督员“四位一体”所导致的“市场变异”或“伪市场调节”。

为此,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应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强化商贸流通业在市场体系中的疏导、中介功能,创建有利于发挥商贸流通业影响力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并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调整政策实施的方向和力度。

(1)我国的结构调整要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加快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壮大流通服务业应当作为新时期结构调整的主导思想。目前,借助以电子商务、物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平台和供应链优化管理,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竞争性升级、高效率运作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保障不力,有必要改善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至今的纵向化、条块分割、“九龙治水”的行政管理体制,着力解决政企不分、行政垄断、地区保护等顽症。流通服务业可以政策先行,率先从政府主导型体制向市场主导型体制转变,在自主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税收、信贷和科技扶持,鼓励企业开展创新试点,逐步增强我国流通业的核心竞争力。

(2)在依靠通常的财政、货币政策求解中国难题的同时,更应该强化流通服务业和市场体系的疏导、中介功能。作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格化”表现,企业竞争性的商业订单机制及其流通渠道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市场运行效率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贴近市场和了解消费信息的优势,流通企业拥有对上游制造商、供应商的支配地位。因此,要给市场实现自我调整的机会,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改变“保姆心态”和包办式思维习惯,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流通服务业,不应再继续有意无意地把它当做次要产业来看待。为切实促成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必须将主要注意力从以往侧重于制造业转向流通服务业,寻求和探索解决原有诸多问题的新途径。

(3)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流通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紧密结合当代重大主题,提供化解系统风险,消除“跑、冒、滴、漏”的周到服务。制造业结构调整只能更多地依托市场配置资源来寻求彻底解决,实行市场化、竞争性的商业订单机制和分销渠道建设,促使商品和生产要素高效率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分工深化,改变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高度趋同、放大的自然经济体系的状况,改变国内商品和要素市场分割、封闭、垄断、无序以及价格信号扭曲的局面。尤其要对行政体制主导下的制造业扩张冲动强烈、淘汰退出机制严重缺失的制度实行釜底抽薪,从而彻底消灭一轮又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日益严重的结构性损失。

2.利用流通制度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大规模生产对应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有利用的空间,通过兼并重组等组织创新壮大流通业规模,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能力,通过制度创新健全产业链信息与利益共享机制,建立适合大规模生产的大规模、专业化流通服务体系。为此,要完善工业品流通体系,确立制造业所需要的现代批发体系,根据各类商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流通业渠道。传统批发之所以在中国市场体系当中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在于其流通创新不足,在工业品流通中不能提供足够的生产性服务;规模不足,难以承担大规模工业品流通的重任。

作为产业链条上的紧密型关系主体,批发、零售、物流、制造商之间也须完善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契约机制,依靠商业流通信用制度创新保证各环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及合作,促进信息和利益共享,强化制造商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内在动力。

在扩大区际贸易、向内需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各地区要逐步去除区际贸易干预,减少对外来商品税费征收。在支柱产业选择上,要着力发展那些产业关联度高且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行业。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区际间商品和要素自由、高效流动,推动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和畅销体系的形成。

3.积极推动流通业外向化经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商贸流通业虽然经过了快速发展,但难以回避的现实是传统业态资源过剩,新型业态规模过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很少。从服务贸易角度看,目前在国外建立商业网店的流通业输出屈指可数,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外资商贸企业大举进入,大大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除了价格竞争的短期功利性商业行为之外,并不利于培养国内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内地企业在本土没有显示出地利优势。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在外向化过程中重视流通组织创新,促进不同区域的商业资本兼并重组,壮大流通业走出去的实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外资流通业在中国和本国的扩张行为都明显减少,这或许是中国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契机。当然,流通业海外投资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始终是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方面。从长远看,中国巨大的商品输出需要同等规模的商业资本输出相匹配,通过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以自主产业链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以自主分销逐步替代外资低价采购,以自主品牌逐步替代贴牌生产。相关政府部门应做好市场引导,为商业资本在海外拓展提供当地信息、融资、市场调查、安全保障等各项服务。

4.实施“反滞销战略”,有效遏制制造业的滞销增量,化解滞销存量

当前,尤其要关注、化解、盘活制造业已经发生的巨额库存滞销问题。鉴于2009年以后国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严峻形势和产成品滞销、库存积压的强劲势头,无论近期还是中远期,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所有政策措施都要努力形成一股合力或一种机制,即充分发挥全部影响力,实施“反滞销战略”,千方百计促消费、扩内需,盘活存量,有效遏制滞销增量,化解滞销存量。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必要储备和滞销积压的区别;在滞销积压中,要注意绝对滞销和相对滞销的区别;在相对滞销中,要注意滞销存量和滞销增量的区别。“注意三个区别”可引出多向性的对策思路,为反滞销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总之,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而从行政化到市场化,率先转变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充分发挥流通业天然具有的影响力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指导思想上,我国应当走出陈旧的“制造业内部调控思路”,牢固树立“分销渠道同样是稀缺资源、同样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充分发挥商贸物流业的影响力,依靠流通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流程变革和技术创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之路。

注释:

①马克思认为:“属于流通的本质的东西是:交换表现为一个过程,表现为买卖的流动的总体”;“而一般流通越发达,加入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就越大,商品的批发交易和零售交易的区别也就越显著,从历史上看,集中的现象在商人业务中比在产业工场中出现得早”。也就是说,商业发达的标志和必然结果就是商业内部的分工加深,而且在进程上也早于制造业。

②石明明、张小军(2009)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中的流通业职能进行了精彩的阐释,他们认为工业品或投资品的“产业内循环”从长远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流通部门正是介于消费者与生产部门之间、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稳定国民经济波动的关键环节。

标签:;  ;  ;  ;  ;  ;  ;  

流通产业影响与制造业结构调整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