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表现形式论文,民族精神论文,体育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08)05-0241-03
中华体育精神是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和体育工作者在集体奋斗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奥运会等大型体育盛会相继在我国举行,中华体育精神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贡献,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积淀于民族文化之中,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接受的积极与进步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道德规范的统称,是民族心理特征、文化观念和思想感情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决定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之魂”。
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精神是整个人类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反映了人类追求进步、爱好和平、努力向上、超越极限的积极进取精神。而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体育精神,总是以一定的民族文化形态具体地存在于不同的民族地区之中,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存在形式。现代中华体育精神是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和体育工作者在集体奋斗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我国体育健儿和体育工作者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乐观自信精神、公平竞赛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升华。从中华体育精神的历史积淀过程来看,它是体育战线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实质上是与中华民族精神根本一致的。从中华体育精神展现的时代特征来看,它与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发展路径也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增添了新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此,江泽民曾经特别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全国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同志们都要大力发扬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发扬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于创新,力攀高峰,同心同德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
二、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独特贡献
近些年来,体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世界体育发展史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体育始终会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一点,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运动还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就越显著。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人类精神的陶冶和铸造,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中华体育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贡献,在于其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所独有的本质功能和独特魅力,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发挥了其他社会现象和事物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这种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强身健体。“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而寓道德也如舍”[2]。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体育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其二,磨砺意志。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的真谛在于超越,超越对手,超越自我。为了这个目标,运动健儿要在准备和训练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生命的极限。没有勇敢顽强、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就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这种体验是人们在正常条件下很难获得的感受。其三,强化意识。现代生活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能否在这些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往往取决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发挥。而在许多竞技体育项目中,参与者要有力争胜利的顽强拼搏意识,又要学会与队友团结协作,才可能取得胜利。体育运动这种独有的“社会模拟”功能,可以强化人们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同时,竞技体育严格的竞赛规则,向人们展示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奥林匹克精神。这种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已经得到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普遍尊重和推崇。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强化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公平竞争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此外,体育还可以通过其交流、竞技、教育、娱乐等功能,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体育健儿们通过训练和比赛展示出来的中华体育精神,一次又一次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和力量,给举国上下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光大这些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谱写新的篇章。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继续发扬以下几种精神。
第一,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为祖国而奋斗的情感,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国体育健儿恪守职责、埋头苦干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思想,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健儿们不惧强手、顽强拼搏,为祖国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祖国”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我们可以从他们登上领奖台面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耳听雄壮的国歌时激动的泪光中得到解读。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就是要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联系起来,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动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中以出色的成绩体现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第二,顽强拼搏的英雄主义精神。顽强拼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依靠这种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千年亘续绵绵不绝,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精神,在我国体育健儿身上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从“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到悉尼奥运会上熊倪的破釜沉舟后来居上、占旭刚的惊世一举神奇逆转,无不是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体现。然而,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充裕的今天,我们周围的许多人正逐渐丢失这种精神,越来越贪图安逸享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面对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困难,还在许多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只有继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才能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
第三,不怕困难的乐观自信精神。不怕困难、不惧强手,战胜自己、超越自我,不怕失败、敢于胜利的乐观自信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对于这种乐观自信精神,“老女足”的姑娘们用自己的经历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中国女子足球队成立于1986年。当时,设立在广东省英德县山区的训练基地条件异常艰苦,连洗脸的热水、吃饭的桌子都没有,宿舍里还时常有老鼠出没。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姑娘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也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为祖国赢得了多项亚洲冠军,并先后获得了奥运会和世界杯的亚军。许多运动员的经历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任何一个世界冠军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人的最大敌人是自己,那些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永远不能获得冠军的荣耀。乐观自信,不仅是优秀运动员必须体验的一道难关,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四,遵纪守法的公平竞赛精神。运动员不仅要遵守运动队的纪律,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进行训练,甚至连一些日常生活都要受到严格的约束。在比赛中,更要严格遵守竞赛规程,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尤其重要的是,要恪守体育道德,坚决反对使用任何形式的兴奋剂提高运动成绩。对于以上方面,我国体育健儿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体育界人士的一致赞誉,给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在遵纪守法方面为我们作出了表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公平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发扬我国体育健儿遵纪守法的公平竞赛精神,自觉遵守市场秩序和竞争法则,共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第五,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发扬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我国体育界一向特别强调的行为准则和优良传统,也是我国体育界多年摸索出来的基本经验。“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就充分体现了体育战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祖国赢得荣誉的文明风貌。中国体育健儿用一个个世界冠军的奖杯告诉我们,只有在国家和集体这个大舞台上,只有在集体主义和集体价值的认同中,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创造出优异的成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对外开放中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只要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团结起来,伟大的祖国就一定能弹奏出更加和谐、更加雄壮、更加奇伟瑰丽的乐章。
第六,求真务实的科学求实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战线赋予中华体育精神的新元素,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涵。改革开放以前,体育战线和其他战线一样,过分地依靠人的力量,强调“人定胜天”。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的大战略下,体育战线提出了“向科技要金牌”“向科技要健康”的口号。近几年来,我们的竞技运动水平提高很快,在奥运会上的金牌总数稳步提升。其中,科学技术带来的“生产力革命”功不可没。实践证明,现存的一切运动训练体制、训练结构、训练理论、训练方法、竞赛体制以及人才培养体制,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筛选,只有具有科学的理论、体制和理念,才能使运动员在体育实践中不断提高竞技水平。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实事求是、打破教条、开拓创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七,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们会为每一位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欢呼雀跃。成为体育明星以后,他们也会更多地曝光在闪光灯前。为了国旗升起、国歌奏响的那一刻,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配得上国人鼓励的掌声和关注的目光。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每一枚金牌的背后,还站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有教练员、陪练的运动员、队医、科研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为了祖国的荣誉,他们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没有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就很难有运动员头上的冠军光环。大力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要勇于夺牌、敢于胜利,而且要乐于奉献、甘为人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恪尽职守,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