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林青宁, 毛世平[1]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处于农业创新链的中端,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围绕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问题,现有研究主要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国外关于技术转移效率这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基于此,从这六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并指出了这一领域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及研究展望,以期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郭照辉[2]2007年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论断。科技需应用于生产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实际应用到生产的仅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60%~70%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对策。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政府导向功能不足,包括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不配套,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节投入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体系,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农业科研体制不合理、推广体系面临困境;农业科技供求关系,包括农业生产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农业科技供需脱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对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加强政府职能,扩大资金投入:完善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功能、提供政府支持与金融服务,构筑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撑体系;第二部分,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加强农业科研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第叁部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健全农业推广体系,完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业科技体系结构,提高农业科研的整体实力、稳定农业推广队伍,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四部分,强化市场意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供求:强化市场意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意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赵路叶子, 杨宁生, 赵蕾[3]2010年在《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献综述》文中提出本文从科技成果及农业、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出发,在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转化模式与途径、影响转化的因素、对策建议、转化率及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侧重分析了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以期为深入研究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开展渔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途径、政策组织机制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

张中熙[4]2016年在《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叁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叁农”问题中农业问题最为关键,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尤为必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科教优势明显,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对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成因进行了剖析,研究结论如下:从总体上看,近几年通过各级政府的支持,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显着,为促进吉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当然,在转化过程中也凸显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研发与市场需求关系相脱节;二是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及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员;叁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不足,没有资金投入保障措施;四是成果转化的过程渠道不畅;五是管理者不能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现状及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农业科学化机制;二是建成科学化农业推广体系;叁是增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四是加强对农业工作者培训力度;五是建立促进农业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六是对科技成果系统规划;本研究以产业学、政策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基础为纲要,在深入分析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的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

熊桉[5]2012年在《供求均衡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供求角度来看,湖北省农业对科技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双重不足,导致了成果转化"高成本、低数量"均衡。新机制的构建应从改善有效供给和刺激有效需求两方面下功夫,建立按技术属性和专利保护程度分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政府在加强公益性农业科技无偿供给的同时,应诱导市场资源配置于农业科技领域,通过培育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成为科技市场主体,建立经营性农业技术研究和成果有偿转化的内生机制。

翟金良[6]2015年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明显,包括地域性特征明显、基础性与公益服务性突出、转化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性和风险大、转化受体类型多样、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存在现象的独特性等。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包括:成果的源头产出与供给不足;转化率不高与市场交易不活跃;成果产出主体从事转化的动力与能力不足;成果转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适应市场机制的专业化服务性中介队伍;转化受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依赖性和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法规制度的设计不健全等。文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对策,包括: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源头产出与供给能力;鼓励和发挥多种主体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承接成果转化的积极主动性;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制度设计;加强服务性中介队伍建设,拓展并完善投融资渠道,构建信息服务平台;重点推进若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体系建设与领域方向发展;以辩证、系统、开放的观点与态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陈曦[7]2015年在《电子商务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切切实实的生产力才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才能早日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传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整体素质提高的一大因素。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及网络商业化运营的不断深入,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湖南省双峰县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传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几大路径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以杨凌金山农业公司的“腾飞”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为例,浅析电子商务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最后,从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整合;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及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以及加快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毛学峰, 刘冬梅[8]2012年在《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与农业科技创新波及》文中指出从科技活动链条出发,重点讨论科技市场上经济主体发育,从而识别与总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规律与特征。研究发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的中间环节,应当起着承上启下之关键作用,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相对较少,企业也没用成为真正意义上研发主体。要加强应用开发成果促进计划,针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开发或中试试验,实现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此同时,理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卢国华[9]2014年在《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推动力,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将农业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科技真正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业。从2004年到2014年连续十一年间,中央一号文件始终强调“叁农”的重要性,从多方面指导我国农业发展。在政策的引导和实践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实际应用到生产的比例仅为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论文立足河北省,以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在对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的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和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出指导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的一般规律,为实证研究和提出对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论文重点对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的总体状况和山区的实践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从转化环境、转化主体、转化客体、转化受体和转化机制五个方面探索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的制约因素。借鉴我国发达地区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的经验,提出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机制、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转化效率,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孟洪, 李仕宝[10]2016年在《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推手,也是促进科技成果向市场流通的一个重点工作。文章在对涉农科研单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我国涉农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就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创立灵活的科研评价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科技企业、调整农业研究的导向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进展[J]. 林青宁, 毛世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 郭照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 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文献综述[J]. 赵路叶子, 杨宁生, 赵蕾. 中国渔业经济. 2010

[4]. 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 张中熙. 吉林大学. 2016

[5]. 供求均衡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熊桉.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6].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 翟金良.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5

[7]. 电子商务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 陈曦. 湖南农业大学. 2015

[8]. 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与农业科技创新波及[J]. 毛学峰, 刘冬梅. 改革. 2012

[9]. 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公益性转化研究[D]. 卢国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14

[10]. 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J]. 孟洪, 李仕宝.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标签:;  ;  ;  ;  ;  ;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