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
湘潭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湖南湘潭 411228
【摘 要】目的:探讨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3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全部患者均作抗凝的同时配合腔内导管溶栓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患者疗效。结果:全组30例患者经导管溶栓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治疗前后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导管治疗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为(8.35±1.83)分,导管治疗溶栓后为(2.85±1.28)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介入腔内溶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前抗凝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但临床疗效一般[1]。导管直接溶栓术(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因其良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现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30~84岁,平均年龄(56.21 14.35),病程1~34d,平均病程(15.5 7.6)d;左下肢19例(63.33%),右下肢9例(30.00%),双下肢2例(6.67%)。临床表现为下体重度肿胀、伴或不伴疼痛、无故青肿患者和浅静脉扩张等下肢急性深静脉阻塞症状。患者均无碘过敏,无肾功能不全,无抗凝、溶栓治疗相关的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通过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股静脉,在下腔静脉造影,穿刺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释放固定下腔静脉滤器,再将导管插入形成血栓的血管内,在导丝引导下将专用的血栓抽吸导管送入形成血栓的血管内,将血栓抽吸清除。腔内导管溶栓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针5000u皮下注射,随后口服华法令抗凝。
1.3 疗效观察
在手术前和手术后测量健、患侧肢体大腿、小腿最粗处周径差,手术前后患者均行静脉节段性病变评分(venous segmental disease score,VSDS),评估整个静脉通畅程度,静脉通畅率 =(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溶栓后静脉通畅评分)/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30例患者经导管溶栓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下肢肿胀消退。见表1。治疗前后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导管治疗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为(8.35±1.83)分,导管治疗溶栓后静脉通畅评分为(2.85±1.28)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 < 0.01)。见表2。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2周以内者,部分患者无显著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发下肢肿胀和疼痛、代偿性浅静脉曲张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引起血栓脱落导致的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进而严重威胁患者工作、生活能力甚至导致残疾[2]。
目前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有抗凝、溶栓等。但效果均一般,不能迅速清除血栓,难以有效地避免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3]。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利用导管直接插入血栓溶栓,此种治疗方法能使药物和血栓进行近距离接触,增大了局部药物浓度,将特定器械导入病变位置进行治疗,并充分与取栓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拉栓与取栓和血管成形术治疗的一站式微创治疗模式。该方式局部麻醉、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创伤小[4]。与传统抗凝溶栓治疗相比,介入导管溶栓治疗临床治愈率高、远期后遗症发生率低。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3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通过介入腔内导管溶栓治疗前大腿周径为(5.94 0.89)cm,小腿周径(4.71 1.14)cm,治疗之后大腿周径(2.56 0.78)cm;小腿周径(1.88 0.65)cm;健、患侧肢体大腿周径差及小腿周径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30例患者溶栓前静脉通畅评分为(8.35±1.83)分,溶栓后静脉通畅评分为(2.85±1.28)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显示,静脉通畅评分降低,静脉通畅率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介入腔内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能全面改善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艳群,程予波,彭艳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2例临床治疗[J].医学信息,2015,12(29):358-357.
[2]罗小云,张福先,张昌明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8):580-583.
[3]潘晶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20):3726-3728.
[4]张金柱,张丽.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5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4,12(2):37-38.
论文作者:刘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静脉论文; 下肢论文; 导管论文; 溶栓论文; 通畅论文; 患者论文; 血栓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