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干预与亚洲一体化--对欧盟建立与发展的思考_军事历史论文

美国的介入和亚洲一体化——基于欧盟创立及发展历程的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美国论文,欧盟论文,发展历程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049(2014)02-0042-10

修订日期:2013-12-06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各区域各国之间存在分歧和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但冲突的极端形式——战争,其爆发的频繁程度令人吃惊。以1816-1980年为例,国际上发生的战争数量竟达到107场之多,这里还不包括一国对另一国的秘密干涉。①战争之所以爆发,缘于分歧冲突最终不断走向升级和各方对自己力量的自信、对胜利的乐观判断;而战争的结果,往往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地区秩序的变更甚至某些国家的解体。

正因为战争的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我们才特别有兴趣去研究,为什么500年来②(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一直战争不断的欧洲各国,在60多年来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为什么同时期亚洲各国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仍然不断?域外“超级大国”美国的介入,对欧洲一体化的推进和亚洲一体化的停滞又分别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欧盟历史经验的启示

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于北京时间12月12日17时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揭晓,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Thorbjrn Jagland)在颁奖词中称,欧盟在过去的60年中为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民主与人权作出了贡献。③尤其是德国和法国两个长期战争不断的国家走上和平相处的道路,堪称和解之典范。当前,欧盟大部分地区仍深陷于欧元区债务危机,一些反对欧盟的声音此起彼伏,此次欧洲将诺贝尔和平奖“自己颁给自己”,颇有鼓舞士气之意。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欧盟各大国今天发生战争”已成为不可想象的事情。和平,他们做到了。从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到60多年和平的缔造,欧盟成功的历史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反思与学习。

1.1 近代纷纭不断的欧洲战争

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通常是指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期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体系其实主要存在于欧洲列强之间。此后,欧洲各封建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之间,虽然战争不断,但是各国无论大小,均以主权国家身份参与国际事务。④各国主权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自16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的“争霸表演”“各领风骚几十年”,但新霸主的出现又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征战难免再起。

16世纪以来,随着欧洲沿海国家的崛起,战争成为一种“有效”的实力维护方式。因新航路开辟而崛起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很快就在太平洋上发生武力冲突;接着,因资本主义手工业而繁荣的英国,为了发展海外贸易,1588年打败前来进攻英国的西班牙“无敌舰队”;1566年尼德兰爆发反西班牙统治的革命,并于1581年宣布脱离西班牙成立荷兰共和国;接着,1606年,荷兰舰队在马六甲打败西葡联军,占领印度尼西亚并夺取了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推行其商业资本主义的扩张。

17世纪初期的“三十年战争”最后通过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这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冲突的先河。法国、瑞典得以扩张,奥地利保全完整虽败犹荣,德国则进一步被分裂和削弱。此外,在17世纪上半期,为了争夺海上霸权,1652-1674年间,英国与荷兰爆发3次殖民战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18世纪刚刚开始,170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大战同时打响,前者是德意志诸邦和丹麦结成反法同盟,后者则是俄国、丹麦、波兰结成反对瑞典的同盟。1740年,欧洲又爆发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组成了两个军事集团,一个是以法普联盟为核心、有西班牙和德意志反奥势力参加的反奥联盟;另一个是以英奥联盟为基础、有荷兰和德意志反普力量参加的反普联盟。⑤然而,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冲突双方形成了两大新集团,即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接下来的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欧洲各国都进行了积极的干预。

19世纪初期针对拿破仑帝国的扩张,英国先后7次组织了欧洲封建国家的反法同盟,前5次被法国打败,后两次取胜。1853-1856年,俄罗斯与英、法、土(耳其)和萨丁王国爆发了争夺近东控制权的克里米亚战争。1864-1871年间,普鲁士通过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3场战争实现德国的统一。随后,德国首相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利用德奥同盟(1879年)、三皇同盟(1873年和1881年)、德奥意三国同盟(1882年)、英意奥两次“地中海协定”(1887年2月和12月)和德俄“再保险条约”等一系列复杂的外交盟约来孤立法国,然而俾斯麦去职两年后法俄军事同盟建立(1890年),欧洲两大军事阵营正式形成。

20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帝国间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端不断加剧,各国纷纷大搞军备竞赛。英德矛盾的加深使得英国最终加入法俄阵营(1904年“英法协定”;1907年“英俄协定”)。1914-1918年,“一战”爆发。由于许多德国人对战后苛刻的对德条款十分不满,再加上3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不断发酵,德国再次选择了扩军备战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于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进行,最终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失败,美国、苏联崛起,英国、法国力量进一步削弱。

1.2 欧盟的发展历程

尽管有观点认为,“在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冲突是一种普遍和永恒的重复现象”⑥。然而,像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惨烈冲突所带来的巨大伤亡和对地区秩序的颠覆还是促使欧洲各国进行了深深的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30多个国家、10多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死于战场、饥饿和灾害的人口多达4000余万,各交战国经济损失达30亿美元⑦;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更加惨烈,卷入的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人口达20多亿。仅在欧洲,战争造成的物资损失即达2600亿美元,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⑧因此,“二战”结束后欧洲面临重建的巨大困境,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事实上,伴随着长达500年的内外征战史,欧洲也一直存在着走向一体化的声音。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23年,奥地利贵族库登霍弗·卡勒基(Count Richard Coudenhove-Kalergi)在出版的《泛欧洲》一书中,曾详细论证了建立欧洲联盟的途径和机构。然而,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联合的契机才真正出现。

1948年5月7日—10日,各种欧洲统一组织齐聚海牙开会。这次大会,就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西欧内部存在着强大的支持欧洲统一的声音。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强调有必要共同使用各国部分主权,以便协调和发展它们的资源;有必要把德国并入一个联合欧洲的范围,以防止它再次成为邻国的灾难,同时建议成立一个由各国议会代表组成的欧洲议会。⑨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欧共体成立后就立即启动了扩张的进程。冷战时期,欧共体的扩大共经历了三次:第一次(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加入;第二次(1981年),希腊加入;第三次(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冷战结束后,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之后至今,欧盟经历了四次扩大,分别是: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2004年,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加入;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至此,欧盟已成为一个拥有28个成员国,人口超过4.8亿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

1.3 欧盟成功的原因剖析

欧洲从战火纷飞、列强争霸到逐渐走向一体化,最后建立欧洲联盟,实现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

从内因来看,共同的安全诉求、核心大国的协商一致和相似的社会基础起了关键作用。“二战”后,欧洲内部对于欧洲数百年的征战史有深刻的思考。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始,法国和德国争霸不断,然而总是“各领风骚仅数十年”,短暂的胜利不仅不能维持长久的和平,而且还为下一次的冲突埋下隐患。而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经济繁荣,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则一次强过一次。法德数百年来的征战已让两国和周边各国疲惫不堪,欧洲大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安全成为两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此外,核心大国法、德、意的协商合作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当意识到未来欧洲的和平必须依靠利益的融合的时候,1950年5月9日,“舒曼计划”一经宣布就得到了德国阿登纳政府“由衷的赞同”,再加上意大利的同意,3个大国的赞同已经“凝成了一股重要力量”。因此,6月3日,法、德、意、荷、比、卢6国联合发表公报,表达了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意愿。当然,这时候的英国丘吉尔政府对煤钢联盟冷眼旁观,只要这不威胁到英国的国家利益,英国政府就不干涉这个计划,也不参与这个计划。⑩英国的态度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转变,英国想加入欧共体一事却遭到了戴高乐(Charles de Gaule)的竭力阻挠,并被斥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11)。最后,欧洲在长期的竞争中,各国的技术发展、工业发展水平乃至文化教育等,均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这也为早期欧共体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从外因来看,国际局势的发展和美国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和苏联就表现出对抗的苗头。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歧,美国对苏联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的态度。1946年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12)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Truman)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发表了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随后,美国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杜鲁门主义”被认为是“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由于美苏冷战的形势日益严峻,美国认为,只有一个强大的、繁荣的欧洲,才能在美苏冲突中帮助美国对抗苏联。(13)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希望欧洲组成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来决定如何分配“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并接受美国的指导。“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合作,1947年7月,西欧有16个国家参加了在法国召开讨论“马歇尔计划”的会议,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Committee of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CEEC)。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历程的开始。此外,美国还需要在欧洲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防务上均能抗衡苏联的组织,于是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意大利、冰岛、卢森堡、荷兰、挪威和葡萄牙等12个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简称NATO)。由此可见,美国对于欧洲的联合是持积极促成态度的,目的是服务于对苏联的冷战。当1950年6月至次年的3月,6国展开建立煤钢共同体谈判的时候,美国虽然没有参加会议,但是美国驻法大使和驻德高级官员同谈判各方保持密切联系。尤其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强调要建立一个强大的联邦德国,这种观点影响了谈判的进程。(14)

由此可见,欧洲历经几百年的战乱之后,已经具备了走向联合的内在条件,而美国的积极推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最终,欧洲共同体一步步走向成功。从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到欧盟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欧洲正在实践着远离战争、促进合作的新道路。

二、近现代亚洲走向独立与外来势力的干预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地理条件十分复杂。亚洲国家众多,历史源远流长,有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当然,亚洲存在冲突的地区也很多,比如中东地区、南亚地区、朝鲜半岛、南中国海等。与欧洲相比,亚洲冲突点较多,再加上近代以来外来势力干涉不断,目前还远没有达到走向联合的成熟阶段。

2.1 近代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历史

近代史对于亚洲各国而言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日本除外,因为它是唯一不从欧洲赢得独立的国家)。由于西方是地理大发现、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到“一战”前夕,欧洲各国利用其坚船利炮迫使亚洲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亚洲被动地进入了近代。

亚洲的近代史基本上是从19世纪开始的,这个时间点不仅滞后于17世纪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也滞后于西方18世纪中后期进行的工业革命。19世纪之前的亚洲,虽然国家众多,但大多在封建君主专制之下,生产落后且社会发展缓慢。以中国和日本为例:中国的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遏制沙俄扩张,亲征准噶尔,实现中国一统,奠定长达一百多年康乾盛世的根基;日本则处于漫长的“幕府时代”,除了保留对中国和荷兰的一些通商口岸,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然而,来自外部的危险气息其实已经来临。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澳门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17—18世纪,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大肆扩张。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中国台湾先后遭到西班牙(1626-1642年)和荷兰的入侵(1642-1661年)。康熙时期的中俄雅克萨之战,实际上是沙俄入侵中国遭遇到的“阻击战”。此外,英国18—19世纪在印度的扩张、俄国在中亚的扩张也正在进行。

因此,19世纪以后的亚洲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如何抗争被殖民的命运以及如何认识与西方的差距。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割地、赔款、商定关税、被迫开放通商口岸,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则在1853年“黑船事件”之后觉醒,于1868年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恢复了天皇权威,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目标首先瞄准中国和朝鲜。中国在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国家进一步凋敝。而日本则跻身帝国主义行列,侵略野心进一步扩大。此外,法国对印度支那半岛的入侵、英国全面入侵印度、美国在美西战争后夺取菲律宾、沙俄对中亚的全面入侵等,亚洲成为豪强全面争夺的对象。1904年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以及随后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则是中国进一步被瓜分的前兆。

总之,亚洲近代史是各国人民不断被西方列强殖民或半殖民的历史。争取国家独立自主和奋发图强成为各国有识之士共同追求的目标。

2.2 “二战”后至今亚洲发展难以摆脱外来干预

“二战”结束后,亚洲各国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摆脱殖民,赢得独立;二是如何探索各自的发展道路,实现国家富强。

1918年“一战”结束时,德国、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4个帝国垮台了。1945年“二战”结束时,不仅德、意、日3个战败国国力大伤,就连英国和法国这样的战胜国也衰败不堪。因此,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除了美国和苏联之外,各国势力纷纷退出了亚洲,亚洲各国迎来了建国高潮。例如,中国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老挝、柬埔寨1954年从法国独立;从英国独立出来的国家则更多,如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也门、卡塔尔、巴林、以色列、科威特等。

然而,美苏冷战的爆发也将亚洲各国带入了新的斗争漩涡,影响了各国探索发展道路的进程。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实际交手的是以美国和中国为主的双方。美国从朝鲜战争爆发时起就积极介入中国的台湾问题,这是导致两岸至今尚未统一的重要外因。朝鲜战争进行中的1951年,美国单方面主导签署了《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通称“旧金山和约”)。该和约将身为主要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排除在外,另一超级大国苏联也反对和约内容,而美国则全面主导了和约签署过程,其在涉华诸岛问题上的处置是日本放弃但并未将之归还中国,这为日后“台独”势力的发展以及东海中日岛屿争端埋下伏笔。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不仅加强了与韩国和日本的军事联系,还于1954年组织英、法、澳、新、泰、巴基斯坦和菲律宾8国外长在马尼拉举行会议,缔结了地区性军事同盟条约,即《东南亚条约》。该条约实际上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积极布局,对抗苏联和中国。1961-1973年的越南战争中,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结果越陷越深,最后失败不得不撤退。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与“联合抗苏”,实际上也是让中国政府在“苏攻美守”的大国际环境下必须“选边站”。1979年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最终导致苏联发展缓慢。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

美国冷战的胜利成为中美关系的“冷却剂”。克林顿(William J.Clinton)总统上台后,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1994年将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与中国改善人权记录“挂钩”的政策、1995年允许李登辉访美、1996年的第七舰队游弋至台湾海峡附近、1997年“美日防卫合作指针”正式公布,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的背景就是美国将中国列为“潜在的竞争者”并肆意干涉中国事务。中国政府牢牢把握发展的大局,从战略高度出发,有理有节地展开对美外交,尤其是在美国大力进行“反恐战争”期间,中国给予美国力所能及的帮助,中美关系呈现一定的改善。

然而,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总是要从全球战略来考虑地区问题。21世纪初,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消耗过大、时间太长,似乎给了中国良好的发展机遇期,这一点让美国十分警惕。因此,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十分重视与东亚各国的关系。2010年,“天安舰事件”、“钓鱼岛船舰相撞事件”、“延坪岛炮击事件”都成为美国以维护地区安全、积极介入的绝好理由。2011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高调宣布“重返亚洲”,意味着美国战略重心正式做出了调整。

三、亚洲走向联合的制约因素

当前,欧洲走向了一体化,亚洲各国之间却是合作与防范并存,尤其朝鲜半岛问题、中日之间、中印之间、印巴之间、中国与东盟之间矛盾重重。客观而言,亚洲各国的分歧和冲突并没有欧洲五百年来的积怨多和深,却在短时间内难以走向联合,制约因素究竟有哪些?又有哪些占据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与欧洲一体化相比较,亚洲走向联合存在几个“致命伤”。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内因是“共同的安全诉求、核心大国的协商一致和相似的社会基础”。然而亚洲则不具备这几个条件。第一,亚洲各国对于安全诉求的理解和最终的解决方法不尽相同。例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朝鲜和韩国持有敌对立场。中国希望朝鲜半岛无核化和朝鲜半岛能够保持稳定。朝鲜则认为美国、日本、韩国对其政权体制形成威胁,并希望以核武器和远程导弹来达到吓阻的作用。美国则对于朝鲜可谓是“威逼利诱”,要么是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要么动员朝鲜“弃核”以获得物资援助。韩国和日本对于朝鲜的核武装化深感恐惧,也纷纷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因此说,各国对安全的不同理解使达成共识的难度过大。另外,争端牵涉方越多,可能处理的难度就会越大。比如,南海岛屿争端中,牵涉到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各方认知的区域又各有重叠,增加了问题解决的难度。第二,亚洲几个核心大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对地区争端达成协商一致的困难比较大,更遑论针对亚洲联盟的看法一致。核心大国之间存在分歧,其他国家则更是看法各异,所以,当前亚洲一体化的发展条件还很不成熟。甚至可以说,正如托马斯·伯格(Thomas U.Berger)认为(从日本推进“东亚共同体”视角分析),亚洲国际战略环境整合面临的三个挑战之一是:亚洲区域机制有确保各成员国实力平衡、防止任何成员国占据主导地位之意,例如东盟成立之初存在着约束印度尼西亚的想法。(15)以制衡而不是融合作为出发点,这样的想法会严重限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第三,亚洲各国社会基础差异很大。各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既有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又有像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这样的新兴大国,还有像缅甸、孟加拉、阿富汗这样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此外,亚洲各国宗教文化多元,其复杂性远远超过欧洲。亚洲既有像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国家,又有像尼泊尔、泰国、缅甸等以信奉佛教为主的国家;另外,中东各国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而菲律宾由于受到西班牙的长期殖民,成为唯一的以信奉天主教为主的国家。由于各种宗教文化之间价值理念的冲突,各种文化相互之间存在某种“文明的冲突”,例如,印度国内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缅甸国内伊斯兰教与佛教之间的冲突。总之,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导致区域融合的社会基础薄弱。

从外因来看,相较于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国际局势的发展和美国的支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亚洲国际局势的发展和美国的介入则起了很大的反融合作用。冷战的历史告诉我们,超级大国的地区外交政策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这一点与地区的稳定与安宁乃至地区一体化进程并没有一致性。例如,二战结束以后,前苏联将诸多东欧国家纳入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则从其对苏冷战的需要,单方面主导对日和约的签订。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再到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可知,超级大国更加关心的是彼此势力范围的划分以及阻止敌对方的势力扩张。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Dwigt David Eisenhower)为了防范“共产主义的扩张”而提出著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东南亚作为美国抗苏斗争的前沿,之后美国所发动的越南战争就是为了防止东南亚落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正如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曾经提到,“(历史上)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6),亚洲未能走向进一步融合或曰融合远远落后于欧洲一体化,实际上是多种力量的合力。然而,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由于超级大国美国的实力、国际地位、军事投入和联盟体系均远远强于其他国家,因此,美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超越了亚洲一些国家渴望融合的力量而发挥主导性的作用。

四、美国“重返亚洲”是导致亚洲一体化停滞的主因

“重返亚洲”政策其实并不是奥巴马政府首创。在冷战刚刚结束之时,美国总统克林顿不仅就职后首访亚洲(日本和韩国),还于1993年7月提出“新太平洋共同体”设想。1993年11月,美国组织并召开了包括15个国家和地区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西雅图会议,首开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先河。(17)然而,此次美国的"we are back"的声音还是高亢到引起所有国家的注意。正如希拉里于2011年11月在美国《外交政策》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中声称的那样,“未来的全球政治将决定于亚洲……今后10年美国外交战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将大量的投入锁定于亚太地区”。(18)近年,迫于该战略对华针对性太过于明显,奥巴马在第二任期一般称之为“再平衡战略”。

奥巴马政府在第一任期从政治、军事、经济“三管齐下”来推行“重返亚洲”政策。政治上,美国希望以美国主导取代东盟在东南亚地区的领导,重返东亚“领袖”地位。同时,美国大力散布“中国威胁论”,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强化美国“重返亚洲”政策的合理性。军事上,美军在全球重新部署,强化三条岛链的布局。美军从第一岛链某些区域的后撤并不意味着美军的“退却”,而是通过更好的布局达到对东海、南海等有事区域的“有效介入”。2012年1月3日,美国国防部公布《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可看作美国军事部署的指导性文件。2012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Leon Panetta)表示:“到2020年前,美国海军将改变目前在太平洋与大西洋分别部署50%战舰的格局,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游弋的军舰将占到60%。”(19)近几年,美军还不断强化与亚太多国的军事演习,包括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国。经济上,美国2009年11月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希望强化对东亚经济合作主导权的控制,甚至架空目前运行良好的东盟“10+X"。尽管从一定程度上说,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重返亚洲”政策步伐有所放缓,政策力度有所减弱,尤其是在2012和2013年居然出现了奥巴马总统缺席APEC峰会的局面,但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实力的衰退,而非美国对亚洲介入意图的减弱。因此,据此来判断美国将放弃对亚太施加影响则为时过早。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给亚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欧盟不断走向一体化相比,亚洲的未来却呈现出了某种偏离融合的方向。

4.1 美国介入长期化

美国对亚太地区的介入,是由其全球战略决定的。“重返亚太”政策是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冷战刚刚结束时,美国仍对苏联这个“敌对超级大国”心有余悸,因此,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捆缚俄罗斯”,即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弱甚至消除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于是美国战略调整就表现为积极推进北约东扩,这可谓是美国冷战初期的战略主攻方向。至于说“冷战结束,美国战略对手迷失需要找一个敌人,进而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总是有紧张局面出现”,这些也只算是美国在亚太“试水”,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战略侧攻”。因为当时中国的实力很弱,只能算是美国的“潜在”挑战者而已。

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总统在任期内以“反恐”为全球主要战略目标,重心放在中东地区。然而,两场战争的后果是美国人员伤亡和国力损耗巨大,给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战略机遇期”。2009年正式上台的奥巴马总统不得不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因此,这一战略调整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从西向东难以攻克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所提的世界岛——欧亚大陆的时候,伴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美国开始调整战略,从东向西来进行防范,从太平洋一侧挤压欧亚大陆,来对另一个潜在超级大国中国进行战略捆缚。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除非世界上其他区域发生对美国国家利益有重大威胁的事件,否则美国的战略重心将长期盘踞于亚太地区。美国介入的长期化将导致中国崛起面临不断增大的战略压力,如何应对则考验着中国战略界的智慧。

4.2 美国介入方式多样化

从小布什总统到奥巴马总统,两位总统上台之初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差别很大,因而应对中国崛起或曰亚洲崛起的整体思路差别很大。大体而言,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在硬实力(经济发展+军事研发)方面表现良好的时候,美国对亚太的介入就会表现十分强势,根据美国理念“塑造亚洲”的意图十分明显,甚至不惜使用武力;然而在奥巴马时期,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低迷持续时间较长,在军事方面的投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囿于其财政危机,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则表现出了更加灵活的一面,这一点符合约瑟夫·奈(Joseph Nye)推崇的“巧实力外交思想”。

在“重返亚洲”战略的指引下,美国会对其他地区的外交事务采取缓和甚至视而不见的姿态。2012-2013年,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势力的上升采取了回避矛盾的态度,仍一再强调2014年撤军计划将如期执行;美国从伊拉克撤军之后对于伊拉克国内暴力行为也没有再强行干涉;中东叙利亚的内战从2011年初至今,美国表现出的干涉意愿尚不如欧盟国家;伊朗问题上,六国(五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德国)于2013年11月24日在日内瓦与伊朗达成一份阶段性协议,该协议允许“在未来6个月时间内,伊朗将暂停部分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减轻制裁”(20),实质上是美伊缓和的重要一步;甚至在埃及问题上,2013年7月埃及军方将一年前的民选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Mohamed Morsy)赶下台的时候,美国也并没有放弃和埃及军方的合作,其选择性地执行“人权外交”损害了美国外交的国际信誉。

然而,美国对于亚太地区的关注度则大大上升,针对与中国相关的问题,美国常常表现出严重的关切。在中国重大的安全利益关切方面,不论是东海问题还是南海问题,美国都不愿意“轻易离开”。近年随着钓鱼岛问题的升温,美国竟然公开表示:“钓鱼岛适用于规定美国对日本防卫义务的《日美安保条约》”(21)。南海岛屿争端中,美国也不甘心被边缘化,2010年7月,国务卿希拉里在东盟外长论坛上声称:“在南海航行、亚洲海上事务保持开放状态、在南海地区尊重国际法,这些关乎美国利益。”希拉里的这一声明,被视为越南的重大胜利。(22)美国表态期待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南海行为准则,其实质就是希望主导南海和平进程。此外,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也未见减少。从传统的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到近年的香港问题(“2017直选”议题上,美国经常谴责中国中央政府),还有中国的环境治理、国内腐败问题、选举问题等等,美国往往对中国横加指责。近年来,美国涉华人权报告中对华批评的内容始终未见减少。

因此可以说,当前美国对于亚太的介入,呈现出方式多样化的特征。一方面,美国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军事恫吓”,例如2013年11月23日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11月25日晚,2架美军B-52轰炸机从关岛起飞,此举显然是对中国挑衅和给日本“打气”。另一方面,对华的外交、经济、社会渗透等各个方面,美国都希望不断加强影响力。此外,美国扶持一些国家对华进行挑衅从而希望起到遏制中国的目的。2012年中菲“黄岩岛事件”中,美国廉价卖给菲律宾的“德尔毕拉尔”号、“汉密尔顿”级两艘巡逻舰起到了“打气”的作用,向菲释放了错误的信号。

4.3 东亚困境复杂化

当前,亚洲面临重重困难,未来走向融合,可谓是任重道远。学界通常提到的“东亚困境”,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亚地区存在着多重困境,这些困境分属于不同的国与国之间,性质也不一样。不幸的是,这些困境多以中国为中心分布。例如,朝鲜半岛危机、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南海争端等。追溯历史,这些争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美国的“掺和”。朝鲜半岛危机是朝鲜战争的遗留;钓鱼岛争端更是因为美方把属于中国主权的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划给了日本。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争端升级也离不开美国背后给某些国家军事援助和武器支持。另一方面,不同国家对于美国存在的态度也并不一样。一些国家认为,美国的存在有利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是制造事端,增加冲突。反思得知,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政策(例如反恐)很大程度上是顾全了自己的利益,对于地区秩序的建设(例如小布什政府曾经提出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则是“单边主义”和“未能贯彻到底”。美国在亚洲的存在又将成效几何?然而,还有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表示了很大的疑虑,怀疑中国崛起之后是否会以武力的方式来改变地区秩序。这些国家认为美国的存在对中国是一种制衡力量,希望藉此来确保亚洲的结构平衡,以避免出现中国“独大”的失衡局面。

正是由于东亚困境矛盾多样,相关国家又各有盘算,因此,美国“重返亚洲”的高调介入,使得东亚困境更加复杂化。实际上,本来美国来“帮忙”解决争端应该“客随主便”,但美国的强大及利益诉求却成了“喧宾夺主”。此外,亚洲各国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美国并不是与他们捆绑在一起的。一旦面临与中国严重冲突的风险或者在某些问题上中美达成妥协一致,美国可以放弃对各国的承诺。因此,只有亚洲走向融合才是避免冲突、进而维持长期和平稳定的唯一正途。

今天的亚洲秩序是在“二战”后由美苏主导下建立的。冷战后美国对亚洲强势影响力的持续是为了确保其国家利益的实现,这一点不仅有悖于亚洲的融合,甚至一定条件下有悖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美国“重返亚太”政策将长期推行,其带给亚洲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和冲击不容小觑。

亚洲的未来为什么很难走向“亚盟”呢?除了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之外,内有地区大国中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缺乏一致协调,外有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积极干涉,而美国的干涉目标之一就是强化其主导地位并使得地区大国之间无法达成有效的协调,所以,“亚洲联盟”的实现将是一个遥远的梦。

①[美]罗伯特·J.阿特、罗伯特·杰维新著,时殷弘、吴征宇译:《国际政治:常在概念和当代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102页,“国际战争年表”。

②1513年4月2日,西班牙人胡安·庞塞·德莱昂率领3艘船只由波多黎各出发,在古巴北部登陆。2013年初起,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始举办各种活动,纪念自己在西方历史上出现500周年。西班牙阿贝赛报:“美纪念欧洲人首登北美大陆500年”,《参考消息》,2013年4月3日。

③[英]理查德·米尔恩:“欧盟获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944。

④袁明著:《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⑤蒲宁、陈晓东著:《国际冲突研究》,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⑥[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⑦赵威著:《世界战争全记录》,台海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

⑧同②,第238页。

⑨李世安、刘丽云等著:《欧洲一体化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⑩李世安、刘丽云等:《欧洲一体化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11)同⑩,第139页。

(12)Winston S.Churchill,"The Sinews of Peace",March 5,1946,http://www.winstonchurchillorg/learn/speeches/speeches-of-winston-churchi11/120-the-sinews-of-peace.

(13)同⑩,第23-24页。

(14)同⑩,第49页。

(15)[美]托马斯·伯格,陈锴译:“日本:处境艰难的软实力”,《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第21页。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17)刘小军:“美国推行新太平洋共同体意欲何图”,《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年第8期,第55页。

(18)Hillary Clinton,"America's Pacific Century",Foreign Policy,October 11,2011,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10/11/americas_pacific_century.

(19)“美国2020年将把6成军舰部署亚太包括6艘航母”,人民网,2012-06-03,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8058345.html。

(20)刘歌、李博雅、杨迅:《伊核对话达阶段性协议,伊将暂停部分铀浓缩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1月25日。

(21)“美国首次明确宣布《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凤凰网,2010-09-24,http://news.ifengcom/mil/1/detail_2010_09/24/2616876_0.shtml。

(22)“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争端”,新华网,2010-07-28,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7/28/content_13926053.htm。

标签:;  ;  ;  ;  ;  ;  ;  ;  

美国的干预与亚洲一体化--对欧盟建立与发展的思考_军事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