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原发性肝癌应用放射性粒子或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集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6例,运用抽签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8例;A组患者应用TACE+RFA治疗,B组患者应用TACE+125I放射粒子治疗,术后1月MR、动态增强CT复查,使用TACE对病灶碘油聚集不佳患者再次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研究显示,A组治疗1月后肿瘤控制率、客观有效率与B组对比(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TACE+125I治疗或TACE+RFA治疗,均可取得较为满意效果;临床中对于单纯TACE治疗无效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上方法接受治疗。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射频消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HCC)是临床多发肿瘤疾病,其恶性程度高、危害性大,临床治愈率较低;由于HCC早期发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特征病症,大部分患者首次确诊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增加,多数患者因病灶转移或局部复发,造成治疗失败[1]。TACE是目前HCC常用治疗措施,但复发率较高,患者接受多次治疗后,对其身心均造成较重损害[2]。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深入,RFA与放射性粒子125I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措施,仍需全面评估其预后、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96例HCC患者作观察对象,分析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或RFA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HCC患者,入选者均符合HCC相关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影像学、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确诊。应用随机法将96例分为两组,A组48例、B组48例;A组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2~80岁,平均年龄(60.7±5.5)岁,共82个病灶,肿瘤直径1.12~6.73cm,平均直径(3.85±1.14)cm;B组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61.0±5.3)岁,共84个病灶,肿瘤直径1.10~6.81cm,平均直径(3.81±1.16)cm。对比两组资料(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无凝血功能障碍;②无消化道出血病史、难治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③患者随访资料完整;④患者肿瘤数目≤3个月,多个肿瘤最大直径≤5cm,单个肿瘤直径≤7cm;⑤入选者均首次接受TACE+RFA或125I细胞间放疗;⑥入选者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治疗后4~5d再行RFA或放射粒子治疗。TACE治疗,股动脉穿刺插管使用改良Seldinger法进行,腹腔动脉造影在DSA下进行,充分显示病灶大小、分布、数目。微导管超选择于病灶供血动脉,将超液态碘化油+吡柔比星均匀混合,灌注于供血动脉,根据临床情况控制药物比例,选择适合PVA微球栓塞在碘油沉积后进行血管栓塞,术后行常规镇痛、保肝治疗。
在TACE治疗基础上,A组48例应用RFA治疗,其中CT引导下经皮穿刺RFA治疗20例,开腹术中RFA治疗28例;。采用Radinics CooltipTM systerm(美国Tyko公司生产)射频仪进行射频治疗,采用集束或单束射频针。将射频电极在CT或超声引导下,插入病灶部位,将电频回路接通,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单点进行20min消融,针对病灶过大患者,实施多点重叠消融。使用MR动态增强扫描或多层螺旋CT于治疗完成1月后复查,并同时复查AFP。
B组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应用125I放射粒子治疗,应用125I种子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原博公司提供),剂量8000~12000cGy,粒子活度0.7mCi。术前在治疗计划系统中导入患者CT图像,制定放射粒子治疗技术,根据粒子三维空间、植入通道、剂量排布。同样术后1月MR、CT复查,进行疗效观察。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标准[3]:恶化(PD)、稳定(SD)、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客观有效率(ORR)=(CR+PR+SD)/总人数,肿瘤控制率(DCR)=(CR+PR)/总人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
采用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4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8例、稳定13例、恶化6例,肿瘤控制率60.42%,客观有效率87.50%。
B组4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稳定12、恶化4例,肿瘤控制率66.67%,客观有效率91.67%。对比两组各指标显示,A组与B组肿瘤控制率、客观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43、0.931,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疾病治疗顺利进行。
3讨论
HCC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其恶性程度高,早期无特异性表现、缺乏明显临床症状,临床中存在较高漏诊率;大部分患者首次检出时,病症已进入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就目前,临床中可接受手术治疗HCC患者仅占20%左右。因此,寻求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成为临床研究热点[4]。
肝动脉栓塞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手段,因HCC病灶供血系统丰富,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延迟血管侵袭、肿瘤发展。另一方面,局部肝动脉关注卡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化疗联合栓塞治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近年来,临床大量研究证实,相比于保守治疗,应用TACE治疗,对提高患者存活率作用显著。但该方法术后复发率较高,单独实施治疗价值有限[5]。
放射性粒子125I放疗作为一种新型方法,通过将125I放射粒子植入肿瘤细胞组织内,对癌细胞进行杀灭;TACE术后联合125I放射粒子治疗,因碘化油在病灶内沉淀,在对肿瘤细胞扩散抑制同时,可使残留细胞低密度影、病灶内高密度影形成对比,为125I粒子植入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同时,TACE术将大部分肿瘤细胞杀死后,残余病灶进入增殖期,肿瘤细胞生长周期同步,有利于125I粒子治疗,强化肿瘤组织杀灭效果。对此本研究显示,B组客观有效率91.67%,说明联合两种方法治疗效果良好[6]。
此外,RFA联合TACE也是一种良好选择;临床已公认,RFA术对于癌灶的灭活效果,特别针对癌灶<5cm的HCC患者,RFA疗效与手术疗效基本相同;同时,RFA术中更为精确,术中可适当扩大消融病灶范围,减少漏空现象,使消融治疗更全面,同时对于术中并发症更易于处理,有助于减少手术操作对周围健康组织、脏器的损伤,特别针对病灶直接<3cm患者,其安全性更高。但该方法仍无法完全杜绝漏空现象,特别针对肿瘤病灶>5cm患者,由于病灶生长不规则、体积过大,治疗难度较高。对此,国内外专家均采取多种措施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如生理盐水注入电极附近减少阻抗、多针重叠消融、联合酒精注射及TACE联合RFA等。本研究显示,A应用TAC+RFA治疗客观有效率87.50%,提示联合治疗效果良好,经分析联合治疗可减少热量流逝,有利于增加RFA范围,减少血流;同时,介入栓塞可对微小病灶控制,降低RFA复发率,强化RFA控制率。碘油沉积可清晰肿瘤边界,利于RFA消融,同时可能缩小病灶体积,减少RFA治疗次数。本研究对比A、B治疗有效率、控制率(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对HCC患者应用TACE联合RFA或125I粒子治疗均有效,可根据临床情况适当选择。
参考文献
[1]于广计, 李强, 刘松,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6, 43(2):99-102.
[2]姚征, 姚庆华, 陈玉堂,等. 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无法手术的原发性肝癌[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5, 27(3):180-183.
[3]余子牛, 李家平, 卢鸣剑,等. 经肝动脉灌注利卡汀序贯联合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 35(6):929-933.
[4]王亦秋, 饶建华, 刘鹏, et al. 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分别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比较[J].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30(11):1441-1445.
[5]王海增 , 陈红娜 , 宋太民 ,等.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基因表达及生存期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 2018, 26(22):78-82.
[6]郭兴军, 郑艳红, 关强,等.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5):44-47.
论文作者:黄陶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病灶论文; 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粒子论文; 栓塞论文; 动脉论文; 原发性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