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上犹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赣州 341200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必要性,初步探讨了电力工程技术在具体方面的应用。由此得出,电力工程技术的高效运用,对建设和完善我国智能电网以及实现我国经济和能源的永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电需求量逐年增大,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是智能电网系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电网必将更加科学、稳定、高效。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也是能源消耗大国之一,电网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目前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但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又决定了我国用电需求有很大差别,不同地区用电规模和用电高峰期各不相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优秀表现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我国的智能电网力求与国际接轨,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持续的动力。
1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效率
将电力工程技术运用于建设智能电网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智能电网的效率,电力工程技术作为高效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中,能够帮助智能电网自动的控制和采集用电对象的数据,与此同时还能够更加智能的对用电数据和用电用户进行快速处理,还能够更加准确的收回反馈信号,从而提高智能电网的控制效率。所以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融入电力工程技术能够降低传统技术中人为不确定因素对电网的影响,从而提升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率。
1.2有利于提高电网数据收集能力
在传统的电网中,由于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低,无法对采集回收的数据进行自动分组,而在智能电网中融入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智能电网采集回收数据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电力设备的功能以及种类进行分组,自动形成不同类别的数据回收记录。不但为检测电网设备的运行程度提供了技术支持,还能够通过运用高级自动化技术对电网运营系统进行优化,整体上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运营水平,提高了电网数据的收集能力。
2智能电网建设的基本特征
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具备以下的基本特征:(1)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就要求将电网的资源能够循环的进行利用,减少随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以及一些不良的影响。(2)结构必须要坚固。所建设的架构必须要在恶劣的天气下具有非常强的承受能力,同时,不能够给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3)资源的优化。如果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的优化,这样就能够提高电网所运行的效率。(4)自动化的模式。电网实行自动化能够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自行进行相应的诊断,根据其诊断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得故障能够排除,恢复正常的功能。(5)经济效应。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必须要从综合方面进行考虑,将其所需要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一定要保证能源的质量要求,使得经济的效益得到相应的提高。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3.1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策略
现阶段的智能电网中仍有不少环节会用到交流电,但实际的供配电运行中传输电流真正得到保障的则是直流电。使用控制交换器,真正的作用在于完成换流或是逆变工序,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就是为了促成这一目的的达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整流站、逆变站和直流线路组成,其构成简图如图1 所示。本文即采用图1所示系统进行分析和仿真。
图 1 中:LP为平波电抗器;f1~f5为分析设定的故障点;虚线框内为2组12/24双调谐直流滤波器。iM、iN分别为流过分流器 M、N 的电流,以图示箭头方向为电流正方向。
很多情况下使用换流器都需要通过具有管段功能的原件,并通过提升其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与经济性来实现,比如直流输电系统,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则能同时在直流传输工程与远距离直流传输工程中进行应用,甚至一些建立在海岛等偏远位置的工程也能实现电力运输。总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现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更远距离与更大容量,全面实现技术应用的升级。
3.2能源转化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发电技术主要依靠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来产生大量废弃物,污染空气和周围环境,对土壤污染等的后续危害也比较大,而来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国能源短缺,每年更是需要大量进口国外煤炭资源,与我国节约资源的理念相悖。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很清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低污染、低耗能、高经济发展,目的就是未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无用污染废弃物的排放。所以,电力工程技术更加注重绿色可再生资源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风力、太阳能、潮汐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转化为电力,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保护了自然环境。
3.3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主要是在智能电网的电能质量等级划分和评估上,通过对接口部分的性能分析,独处玄关质量等级结果,从而可以建立用户经济性和技术等级划分两个质量评估体系,同时在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时,促进我国用电市场的不断规范和电能电网建设朝着经济发展和质量水平提高两个方面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的质量优化技术主要有直流有源滤波技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和连续调谐滤波器关键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运输的效率和运输质量,并且降低了电网的维护成本,较传统电网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同时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市场很广泛,受到了各地电网部门的喜爱。
3.4柔性交流电技术的应用
这种“柔性”,是与传统的利用机电或是机械的“刚性”输电技术相比较而言的。所谓柔性交流电技术主要功能是向电网中运输具有高清洁度的能源,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做支撑,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持主要是电力技术、微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因为在运输电力的过程中必须可以柔性的控制电力。在智能电网中,电力运输必须满足能够将高清洁、新型的电力能源注入电网中的需求,而柔性交流技术可以满足这一需要,能够采用必要的电力技术和控制技术对交流电视线灵活的控制,因此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非常有限。电能作为人们每日必须使用的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日益明显。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能够极大地节约运用成本,智能电网的建设为电力资源的供应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因此,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分析电力工程技术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结合经验探究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07:176-177.
[2]柯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6,10:31-32.
[3]周国战,吕蓓蕾,李倩.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策略[J].科技风,2016,10:132.
[4]柳天鹏.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23:109.
[5]白亚峰.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策[J].科技风,2016,24:128.
论文作者:罗世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建设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