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视角论文,评价体系论文,成人论文,教育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30-0045-04
成人高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阵地,在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之一,而课程评价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判断课程设置和实施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结合学习者和社会生产的实际以及研究课程体系是否符合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评估活动。成人高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科学有效、质量反馈、舆论导向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己独特的办学优势。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现状剖析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评估,以判断预期教育目标是否有效实现的过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还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记忆功能,没有真正重视建立起以培养学习者实践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没有很好体现成人学习的特点,导致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对象、评价的目的及评价的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一)课程评价体系偏离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育大众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成人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虽然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但实践过程往往偏离原先设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缺乏针对性,忽视成人的学习需求,忽视学习者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课程评价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局限于课本内容的掌握,对课外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评价涉及不多。
究其原因,其一,成人高校主要依托学校的专业学院,课程设置带有浓厚的普通高等教育色彩,没有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其二,专业学院的教师平时科研和教学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针对成人学习特点进行备课和上课,奉行“拿来主义”,没有因材施教,习惯按照全日制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考核体系来教育成人学习者。其三,很多任课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实践经验可能还不及一些成人学生,评价也就无法科学考核学习者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的成人高等教育,要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发设计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和企业用人标准进行课程决策,提高课程质量,调整评价体系,提升学习者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评价体系偏离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还是以传统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范畴为主,没有体现成人学习者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感兴趣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论。评价体系没有很好体现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还是以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激励其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愿望较少,与成人学习愿望相悖。然而,作为成人学习者,他们有丰富的生活工作经验,学习目的除了想获得毕业文凭外,还希望通过在职学习,解决他们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困惑和实际问题。
成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社会需求、市场变化和成人特征等因素。学校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关注成人学习的多层次、多类别发展需求,应考虑课本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范畴的社会性,要在各门课程之间建立密切的逻辑联系,实现课程知识之间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成人学习内容的更好掌握。在评价过程中关注每个学习者的生活处境和实际需要,承认个体差异,体现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重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学习过程,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评价体系偏离重视能力的培养主题
现阶段,成人高校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创收功能、规模效应等内容,弱化了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为提高授课效率,教师上课只讲理论知识,划课本重点,学生只要记住老师提供的课本精选内容,考试基本能得到满意成绩。这种授课和评价方式不符合成人学习的基本内涵,不符合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要求。这种单一的以理论考试为主的评价体系,忽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无论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还是评价方法上,偏离了成人学习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的发展趋势。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面向区域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重视学习者的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而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更是关系到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否按预期方向发展并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人高校要通过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导向提升学习者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能力,具有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重视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均衡发展。
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成人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职能凸显,但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无论是目标取向的评价,还是过程取向的评价,都不能忽视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要根据成人教育自身的规律,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和评估途径对课程的方案、内容、活动及其社会效果等问题的价值做出判断,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导向,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促进学校把各项教学工作引导到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方向上,引导到符合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轨道上。成人高校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安排课程体系,制订合理的评价指标。在制订相关评价指标时,要认真学习成人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研究和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掌握好方针政策,力求使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具备先进性和超前性,能反映时代精神。评价方案要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实施时容易操作;评价指标要明确简洁、容易测量,符合课程实际并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评价标准制定要科学性,客观合理且不宜过于繁杂。整个评价指标体系要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评价过程除了关注成人学习者的能力、态度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外,还要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元性原则的核心是通过课程体系和评价功能促进成人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个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还应包括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应用能力发展的内容。评价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要有学习者个人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参与。评价不再以单纯的知识标准来评判,不再体现在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单纯的数字统计上,而是要体现成人学习标准的“多元化”,重视成人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要强调如何解决工作岗位的实际问题上,这样才能从满足和符合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促进学习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指各项评估指标要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设置,能如实反映经济社会和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评价过程特别关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计划的实施、课程教学的组织是否合理科学等方面。成人高校要在充分调研区域经济企业生产和应用型人才现状的基础上,科学构建课程和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设置要充分考虑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评价实施要围绕和引导如何夯实专业理论基础,拓宽能力素质和实践技能方面展开,根据企业岗位的能力特点和适用标准来考核学习者所掌握的课程知识要点,对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和监控,并对教学活动结果做出科学判断。在客观分析学习症状所在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是否培养了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以判断学习效果优劣,确保体现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三、科学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成人高校作为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教育机构,应充分重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需求,不断提高成人学习者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建立灵活开放、客观公正、切合实际的评价体系是关键环节。
(一)评价体系多元化
由于成人高校的办学特点,成人学习面向整个社会,贯穿于人的一生。随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产业转型升级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成为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发挥评价对学习者个体的促进和发展作用,必须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该评价方式应考虑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方式转向多主体评价方式。重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让学习者作为主体参与到评价活动中,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方式,使评价成为他们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手段。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重视以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为主体的评价方式,积极争取相关企业的支持和参与,认真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高校和企业是两大不同的运行实体,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标准不同,以社会不同的用人单位为评价主体,可以对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多元化的要求,使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满足社会的需要。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成人高校平时要多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交流,了解企业真正的用人需求,通过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准确有效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存在问题,尽可能多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内容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闭卷、开卷、读书报告、小组讨论、实践考试等,更真实体现应用型人才学习的客观要求,使评价方式更适合时代发展。
(二)评价方法科学化
由于课程的复杂性,课程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数据,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体系,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度。学校要通过实施科学的评价方法,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并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来改善课程质量,完善教学过程,更好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科学选择评价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出现的各种课程理论将课程评价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探索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评价模式,如目标达成模式、差距模式、CIPP评价模式、回应模式、解释模式等。成人高校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突出体现课程评价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科学选择评价模式,全面考察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自评价模式的优势,满足课程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要。
科学设置评价指标。课程评价指标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评价内容要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促进课程目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评价不再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功能,而是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课程与教学的建设性意见。指标设置要突出评估重点,目标具体明确、容易操作,不能过于繁琐。对于各级指标的权重,要合理选择层次分析法、抽样分析法、德尔菲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并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具体情况给予确定。
(三)评价内容合理化
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要重视课程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个体需求,评价内容要科学合理,一方面要关注学习者是否已经融会贯通,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学习者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独立操作的实践能力,体现课程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融合。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评价内容不再只停留于课本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简单理解上,应结合专业学科发展方向,建立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统一、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
评价内容既要有针对性也要有合理性,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者大多数来自企业在职人员,学校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所选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是否能体现基础性、专业性和科学性,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是否科学合理,能体现适合成人学习特点,还要关注评价内容是否能密切联系学习者的工作实际和社会实际。
评价内容合理化,能更好改革目前课程结构单一和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现状,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其一,有利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更适合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二,有利于成人高校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开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群,体现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知识、新内容、新技术;其三,有利于全面提高学习者个体素质,帮助其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增强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四、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客观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现象,虽然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和如何改善课程质量,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成人高校还需与时俱进,促发终身教育理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落实,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监督和激励作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树立先进课程理念,课程设置和建设要注重“应用性”
社会需求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科技发展,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成人高校更是要做好社会服务,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应树立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设置尽可能切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人学习者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另外,还应重视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职业性,逐步破除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现状,重视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职业化,教学过程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融合应用。课程建设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如何结合成人学习者的岗位需求,将最能反映当代科技、社会发展的专业知识内容提供给学习者,如何通过课程评价结果发现课程中最有用、最有价值的内容,并通过反馈结果判断课程的优劣,以便进一步提高和改善课程质量,这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
(二)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促进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泰勒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评价过程要体现以人为本、让学习者了解自身的优缺点,评价不再是简单的打分,更多通过观察、实验、问卷、访谈,真正了解学习者的不同要求和期望值。在科学设置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反思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合理,评价指标的结构和内容是否考虑评价背景、所选方法和评价各个环节是否科学公正、权重分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等内容。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如何根据课程相关的对象、学科和目标,考虑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整合质生评价和量化评价,并加以重视,这些因素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领域。
(三)针对成人学习特点,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涉及课程与评价的研究成果不多,经常只有部分出现于教学评价或专业评价中,对评价目标、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很欠缺。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使相关部门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加大课程开发和课程投入,并在评价实施过程中,突出成人高等教育优势,突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引导。同时,要重视提高课程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以便评价过程更好地了解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和成人学习者实际需要,使课程计划修订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