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教导孩子们,收获,收获,损失,利与弊_亲子成长论文

随时随地教导孩子们,收获,收获,损失,利与弊_亲子成长论文

时时处处教子,得得失失利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子论文,得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路教育得失

骑车时,或后车架上带着孩子,或与能骑车的孩子并行,边骑车边嘱咐、要求、批评;步行时,边叮咛、边限制、边斥责;当着街上熙来攘往的陌生人,家长对孩子耳提面命;混着路中纷乱嘈杂的噪音,父母对孩子滔滔不绝——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经常见到这样的马路教育。

家长们的马路教育各种各样,孩子们的附和应答表现不一:骑车的父亲,抓紧与孩子贴心靠背的时间,让孩子背书背诗,让孩子在自己宽阔的后背上用小手写生字;孩子动口动手,完成着爸爸的作业;路行的母亲,还在为早上儿子的过错生气,低一声高一声的训诫,孩子紧绷着面孔,来一句,顶一句,那抵触的情绪使妈妈更为恼火,话里就夹杂进了脏字……,如此教育孩子的情景,路上见得不少。马路上的亲子交流,是孩子与家长上学分别前或放学相聚后的一道风景,是一种出了家门的家庭教育。

既是一种教育,父母就应该讲求教育效果,注意教育分寸。我见到过和孩子一起骑车上学的父亲,在路口拐弯处提醒孩子:“这是交通事故多发区,可不要抢行。”恰到好处的安全指导,令孩子点头称是;我欣赏过与孩子放学同行的母亲,让孩子讲讲今天校园中的事情。孩子眉飞色舞,母亲笑逐颜开。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亲子间以快乐的心情,相约今天有收获;沉浸在晚霞的暮色中,长幼间总结一天生活的得失,互祝明天要更好。这样的马路教育,就值得提倡。

我反对不顾马路的环境条件,对孩子进行不当的教育:孩子上课犯了错,家长被请到学校。出校门上路,母亲余怒未消,当着路人唠叨。孩子自尊受损,弃母而去。其实,您就先把这火气压一压,回到家中,两人坐下来,再劈头盖脸,再电闪雷鸣,也好于大庭广众之下的扬丑;街头发生争执,父带子也好奇观望,随着众人哄笑。父亲不管不顾,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这有多糟。如果,您把这凑热闹的心闷一闷,带着孩子回避离开,或者教育孩子不要增长这种猎奇心理,该有多好!马路上不仅有车祸,也有人祸。为父为母的,要用自己的示范,给孩子一把保护伞。

马路教育——可取的,是利用外面的世界,进行因地制宜的教育;不可取的,是不顾环境条件,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因素,胡乱教育。一句话,该教育的教育,不该教育的,应该回家去教育。

餐桌教育成败

大人辛苦了一天,孩子学习了一日,晚间聚在餐桌,围绕孩子学习的话题,开始了父母的训教。孩子不仅以食果腹,而且伴以精神大餐小菜——此情此景,谓之餐桌教育。几乎每个有上学孩子的家庭,晚上都要进行这样的教育。于是,孩子有了生活的体验,也就有了以餐桌教育为素材写成的日记、作文。读读孩子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心态,对做好餐桌教育,也许大有启发:

“我喜欢晚间在饭桌旁的阖家团聚。妈妈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我们一家人上桌。爸爸总是带回一些新闻,我们边吃边听着他的‘新闻发布会’。爸爸把一些事情总是讲得有滋有味,讲到最精彩时,我和妈妈会乐得喷饭。于是清理餐桌,于是手忙脚乱,相互‘埋怨’。愉快的晚饭后,我精神好了许多,坐到书桌前,上起了晚自习。”

“今天开家长会,我料定自己的成绩不会让家长满意。今夜有暴风雨,而且会发生在晚饭时。这是我上了几年学,每次考试后都要经历的生活总结,已成规律。可没办法,还要回家,还要在饭桌前就着父母的批评训斥,咽下那毫无滋味的饭菜。平日里吃饭时我最烦的就是说学习,但当我成绩不好时,让我无奈的,就是饭桌上的学习检讨,我何时才能从这样的晚饭中解脱出来呢?”

孩子们的“吃饭作文”,反映着餐桌教育的得失。现代人因生活忙碌,即使是一家人,交流的时间也不多。于是,就餐时的交谈,就成了感情沟通的主渠道。古人所提倡的“食不语”怕是在许多家庭已难再现。有孩子的家庭,餐桌交谈的多是孩子的话题。作父母的要把握好餐桌话题的分寸,和孩子在吃饭时谈话,先要讲究个心情。有门饮食心理学就说到,人在情绪好的时候吃饭香,利消化,所谓乐食益身。由此看来,餐桌前如果要教育,还是以正面为主为好。孩子的问题,父母的训诫,饭后茶余再说也未尝不可。当然,只要出于自然,像不挑食的教育,像“粒粒皆辛苦”的点拨,像敬老让菜的示范,像舐犊情深的关心,在饭桌上都可表现。晚饭过程中亲子间的交流是必要的,如果把就餐时家庭教育的随意性换成有教育理智的思考,换成能让孩子吃好饭、也让孩子听好话,把生理吸收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将会是成功的教育。

床头教育利弊

忙碌了一天,大人准备休息,孩子上床就寝。有心的父母都不愿放过这施教的机会,在孩子的床边及时地开始了教育。“床头教育”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独立睡觉——即每到睡觉时,让孩子自己休息,父母不加干涉,任由孩子渐渐入睡;陪床哄觉——孩子上床,母亲在孩子的枕边,以各种摇篮曲式的话语,说得孩子入梦;开发智力——躺在床上的孩子睡眼惺忪,父亲授意浓浓,让孩子背几首唐诗宋词,给孩子读几页范文选编;生活讲评——许是受了古人日三省身的启发,大人总要教育即将入睡的孩子,今天什么作得不对,明天要注意什么。我认为,培养孩子睡觉的好习惯,也是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主张当孩子上床睡觉时,父母也应收拾安寝。这种放手的教育,可称为无为教育,宜早早开展,于孩子成长益处很多。让孩子逐步摆脱对父母的心理依赖,该从孩子独自入睡培养起。独自起居,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发展自立能力的条件之一。现今的父母,知道“从小要培养孩子自立能力”道理的多,狠些心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少,即便是睡觉,也怕这怕那。这方面,我们的养育方式应该借鉴一些外国的经验。

也许很多爸爸妈妈会问,在入睡前进行一些教育,比如给孩子一些知识,反思一些问题,有什么不好吗?这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利弊。乘孩子睡前进行一些智力开发、道德自省,未尝不可,但要两利相权取其重。父母教育孩子,当然时间愈多愈好,但一定要防止顾此失彼。如果在孩子睡觉前进行知识灌输、道德训教,让孩子或大脑兴奋难以尽快成眠,或情绪低落不好入睡。得到了教育,但影响了身体,这样的教育是利大还是弊大?如果由此而形成孩子的心理依赖,每天都要你陪他睡觉。再扩展开来,什么事都想让父母相帮,这样的习惯培养是好是坏?其实,养成孩子自己准备入睡、自己自然入睡的好习惯,也未必不利智促德。孩子每天的体力与心力付出不同,睡觉时的疲劳程度也会不同。劳累时入睡就快,此时什么都不想为好,因为,这样的睡眠换来的是第二天学习的好精神。孩子躺下后,如果还有精神,那就让其自己思、自己想。在信马由僵的思想中,自有智力的开启、道德的反躬。

标签:;  ;  ;  ;  

随时随地教导孩子们,收获,收获,损失,利与弊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