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 在城市建筑中, 给排水工程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对于给排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要合理分析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
1.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 管道渗漏问题。
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 管道渗漏问题比较常见, 一旦出现渗漏的话, 会与居民的正常用水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而导致管道渗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两方面。就施工材料方面来说, 施工人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与管道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 就会可能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用到工程中, 一旦材料出现耐冷性不足、耐热性不足的情况的话, 就容易使得热胀冷缩的情况发生, 从而对管道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以至于渗漏问题出现。而在施工技术方面, 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在连接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依据相关规范来进行, 使得螺纹对接不上, 或者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管道做好密封处理, 从而导致渗漏问题出现。
1.2 噪音问题。
在高层建筑当中, 给排水施工时比较常用的是立支管, 能够为水流直接向地下排放提供方便。但是使用这种排水方式, 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水体会对管材产生冲刷作用, 从而导致噪音问题的出现。管材在受到水流的冲刷时候, 接连配件会使得一些阻碍作用产生, 使得气流与水膜产生, 使得管材当中的气体出现膨胀或者是压缩, 水流和气体之间产生碰撞, 从而导致比较大的噪音出现。其中噪声的大小也会由于管道材料的材质而出现一定的变化, 有时候一些发包方为了降低成本, 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作为排水立管, 当污水冲刷管壁时就会导致大量的噪声产生。
1.3 水压和用水量问题。
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 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对水压与用水量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 科学计算水压与用水量, 然后对水泵扬程与给水管径进行合理的设计。但是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计算的过程中, 应当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 例如管道当中横截面的大小、高峰期用水的供水压力等等, 所以需要经过认真、仔细的统计, 以免对实际的使用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必须合理设计给水的水压和用水量, 通过科学的计算, 合理设计管径和水泵的扬程等。但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导致设计不合理。实际设计中, 要考虑到管道内横截面积的大小, 城市用水高峰的供水压力等, 而且需要非常复杂的计算和统计, 否则就会出现水压和用水量不足的问题, 影响居民的正常用水。
1.4管道堵塞
管道堵塞现象主要有三种原因: (1) 施工技术不达标, 管道的连接处需要缠绕管道麻丝, 麻丝数量要求比较严格, 既不能过多, 也不能过少, 施工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管道堵塞现象; (2) 管径口的大小,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 一定要根据实际用量合理合计管道口径, 如果不能满足需要, 管径狭窄, 就很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3) 管道口的防护措施不完善, 在实际施工时, 要对管道口进行合理的防护, 否则就会使得一些杂物沉积在管道中, 进而造成管道的堵塞。
1.5 水表空转
水表空转就是指没有水流经过时, 水表自动记录。水表空转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 施工技术不达标, 在实际施工时, 水表直管不足30m, 引起了水之管道的共振现象, 从而造成水表出现空转; (2) 水表质量问题, 如果水表质量不合格, 就非常容易出现水表空转情况。
2. 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管道渗漏。
在管道的渗漏中, 对其进行处理, 需要从技术方面与材料质量方面入手。在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 首先应当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保证,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使得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得以提升, 特别是对管道渗漏技术要点要重点进行把握, 对于施工人员的工作应当严格的、合理的分工, 使得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技能;其次, 在施工过程中, 对于技术措施要掌握牢固, 例如在每一层立管与支管连接的时候需要落实补偿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折角尽量利用来进行自然补偿, 如果使用折角来进行自然补偿也不能够达到补偿效果的话, 就需要对其他类型的补偿进行使用。在对非直埋管道进行敷设的时候, 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对管道的热胀冷缩问题进行着重考虑, 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而对于管道材料的质量控制来说, 首先需要从采购阶段开始对管道材料质量进行合理的控制, 选择性能良好的材料, 材料的质量要充分的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发现管材出现问题的话, 就需要及时进行替换, 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对于管道材料要加强保护, 降低对管道材料造成的伤害。
2.2 噪音问题处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 虽然噪声不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 但是会对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对给排水管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应当与建筑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选择合理经济的管道安装方式与管道材料, 从而使得及那只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
2.3 水压和用水量。
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 应当对管道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用水量与水压进行充分考虑, 避免由于设计问题而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此过程中, 对数据的分析是关键的内容, 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当对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获取, 然后与施工方案相结合, 从而保证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在给排水工程设计时, 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设计管道管径, 而且还要考虑到管道能够承受的最大水压以及用水量, 从而避免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在管径设计时, 要综合各方面的数据, 例如城市高峰期的水压、城市的最高用水量等, 然后综合所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管径, 进而解决工程中的水压和用水问题。
2.4 解决管道堵塞的问题
管道堵塞是由于施工中工程垃圾或者异物进入管道。因此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 并加强监管, 防止垃圾或者异物进入管道, 对于已经堵塞的管道, 要检查堵塞原因, 是建筑垃圾还是给排水系统本身的问题,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
2.5 解决水表空转措施
造成水表空转主要是由是施工技术和水表质量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因此在实际解决时, 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在实际施工时,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而且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也要很高, 从而保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在水表质量控制上, 相关的采购人员要注意采购商家是否有经营许可证等, 从正规商家采购水表, 此外对于一些水表质量不合格的, 要及时进行更换。
3. 建筑给排水施工的优化对策
3.1 优化材料的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 材料的质量是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基础保证, 所以对于才的选择应当充分保证其质量。相关部门应当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使其与相关质量标准相符合, 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的话, 严谨其进入到施工场地, 并对材料的尺寸大小进行严格控制。
3.2 优化监督工作。
在给排水的施工过程中, 监督工作尤为重要, 相关监督关林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 落实自身的工作, 切实落实监督工作。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 主要的工作包括施工技术监督、施工人员的监督以及材料的监督等等。只有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 才能够使得工程建设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才能够保证其建设质量。
3.3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 先进设备与先进技术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仅能够将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 还能够将有关工作的质量提高。先进的设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力得到节省, 降低能源的消耗, 使得企业的成本得以节约, 增加企业的利润。所以需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给排水施工水平的提升。
结语
总的来说,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 给排水是重要的内容, 是建筑工程的血脉。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就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解决, 使得给排水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霍森淼.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36) :191.
[2]姜鹏.探讨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 2016, (12) :160.
[3]郝智, 李大龙.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 2016, (52) :3-4.
论文作者:孙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水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