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模式的发展
●康鲲鹏 黄玉婷 董大维
摘要: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数据已经成为保持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基础之一。企业信息系统逐渐改变传统的企业运用模式,包括企业的财务处理、流程审批、渠道沟通等模块的电子化,也因此推动了审计的数字化。文章以针对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审计发展为论题,描述了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深入讨论推动数字化审计在电力行业发展的障碍,并相应提出完善措施,希冀对后续深化电力行业改革与数字化审计发展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 电力行业 审计模式
一、数字化审计的概念与优势
1.数字化审计的概念。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的方式日益普及,让各国学者对数字化审计逐渐形成统一的认知。区别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将审计对象局限在纸质材料,数字化审计将范围转换到所有记录企业运营情况及财务数据的电子信息系统。数字化审计,就是对企业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利用各种信息处理技术对数据完成分析,最后得到基本的审计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讨论、深化,得到最终的审计意见,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审计方式。简单来说,数字化审计就是通过电脑等工具对企业信息化的材料进行整理,利用各类信息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审计结果的一种方法。
2.推行数字化审计的优势。数字化审计是审计行业在面临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时自我优化的产物,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其有着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数字化审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电子化审计所能取得或查阅的数据量相较于传统模式来说,具有明显的全面性优势。审计的结果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基本数据得出,但是针对如何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数字化审计具有更加高效的方法,比如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正确性,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数字化审计的便利,将报表与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的数据进行比对或者将其报表与同一行业整体的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从而得到验证的结果。
数字化审计的审计范围更广。信息化程度越高的企业数据涵盖企业的业务及职能层次越多,所以说数字化审计依据企业的数据进行审计,就是一次全面的了解与核查,有效避免了人工筛选抽查方式存在的片面、主观的问题,帮助审计人员更客观、全面地进行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
数字化审计的对象是已经电子化的数据信息,所以审计不再局限于现场核查,审计所需的争取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至审计人员手上,这提高了审计灵活性,节约了时间成本。
1.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应法律政策的约束和支持,审计行业同样如此。尽管法律法规可能会对实际的审计工作造成限制,但整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比如法律法规能够为审计行业提供一整套的标准行为规范,约束审计人员行为,保持其独立客观的立场,让审计工作的实施具有合法性。但是现在国内的政策现状是,尽管有过审计相关的政府意见,而且各个层级都比较关注,但国内尚未针对审计业务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审计业务的合法性一直未得到法律上的明确界定。收集企业数据建立数据库并以此实现对企业运营的核查监控,无论是在经济市场中还是法律意义上都没有明确的规制条文。
二、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的现状分析
数字化审计,通过对数据的的关联性审查,能够分析出数据从流程、生成以及保存的整个过程,帮助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全面监控,降低审计风险。
2.丰富数字化审计技术手段。信息化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同样也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手段。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企业数据所涵盖的内容也在逐渐变得复杂,如何确保以这些数据为对象的审计工作更加高效,主要方法是对传统的审计技术进行变革,使其更加先进、高效。
需求情况:农业方面,目前处于淡季,市场需求冷清。工业方面,环保保持严峻态势,复合肥原料采购仍随用随采,对尿素整体需求疲软。出口方面,印度开展新一轮尿素采购,且标购价格偏低,且国际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对国内出口无明显利好。
1.加强数字化审计的政策支撑。对于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的发展来说,首要任务是取得政策的支持,究其根本其实就是形成统一的标准,使得数字化审计能够标准化、规范化。政策与实施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为了能够加速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的政策编制,便需要在实务中加强创新、勇于探索。具体来说,就是电力企业通过自我创新,或者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有效开展数字化审计,梳理审计流程,采用多样化的工作方法,评估各类业务的风险,最终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数字化审计标准,这对推动国内数字化审计的标准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三、推进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工作的措施建议
3.缺乏专业的数字化审计人才储备。审计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随着审计业务的拓展而日益增长。但是无论是现有的审计队伍还是后续的人才储备,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审计对人才的要求比较严格,其中全面性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现在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企业内部,大部分的审计人员都是经济专业出身,但是实际的审计业务需要的是审计人员对企业多方面都有所了解,除了基础的财务业务以外,还包括计算机、商务、生产流程等,这些对于非审计专业出身的人员来说过于超出。另外,审计队伍也同样需要不断调整,时代在飞速发展,先进的审计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替代传统的审计模式。为了保持审计团队的先进性与活力,避免出现思想固化、技术落后的状况,在引进先进人才的同时,需要对团队内现有的人员加强素质培训。
目前认为,孕妇在孕期应避免注射钆类对比剂,大量文献显示,孕妇注射钆类对比剂后,发生炎症,风湿免疫及死产的几率升高。期待未来能研制出新的安全可靠的对比剂[4]。
3.规范审计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是用来保存、处理审计数据的主要工具,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否完备直接关系到审计整个过程的效果。企业在构建信息平台初期,应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详细的核查和优化,然后依据合理的内控体系建立信息化平台内部流程权限,并制定平台使用规范,详细记录平台内审计数据的录入、保存、转移、密级、销毁、备份等正确操作方法,确保数据在平台流转过程中保持真实性、准确性。信息平台使用期间,要做好维护工作,操作人员要保持警惕,重点关注平台的操作记录,对实际使用时发现的错漏要及时完善,保证平台正常的运行。另外,审计人员要及时将数据上传平台,并熟练使用平台的处理、分析功能,按照权限共享数据及结果,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加速审计项目进度。
审计技术手段的创新,要从两方面说明,一是数据整合方式创新,含有企业信息的数据量在日益剧增,但是审计工作所需的信息是明确的,所以为了在庞大的数据量中取得所需要的信息,就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大数据分析法,正确理解数据之间内在的关联性,筛选出正确的数据信息。二是数据可视化分析法,就是对已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单一的数据通过多维归集形成图表格式,这有助于数据使用者能够直观地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数据间的走势以及关联。无论是数据整合还是数据可视化,都能够显著提升工作的效率,降低错查错报的风险。
这样不严谨的实验操作,必然会误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和形成错误的探究方法。教师在实验中操作的随意性、主观性,也会教会孩子不尊重事实,不尊重科学,随意而为,有时甚至有可能发生不可想象的意外伤害。如果人生之初形成的科学观念都是错误的,何谈科学素养的形成!何来科技人才的培养?
审计信息平台在建立时要充分考虑对数据的兼容性,由于审计业务的特殊性,可能需要处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据,这就要求信息平台能够灵活区分不同特征的数据,并将其按照规范转化为合规的审计证据。
2.数字化审计的理论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审计的发展历程只能追溯到网络电子时代中期,至今发展时间不足50 年,这就导致了目前基础理论并不完善的现状。尽管现在各国对于数字化审计的认知趋于统一,但距离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还相差甚远,大多只是对数字化审计这一先进的审计模式进行尝试和推广,以及辩证提出现阶段需要攻克的障碍。电力行业搭建信息化系统、引入数字化审计的概念,属于行业的一次创新与突破,属于顺应时代发展所做出的改变,尽管未来可能会面临各个方面的问题,但这个过程对整个行业数字化审计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的经济市场中,施工企业只有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帮助施工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有立足之地。
在施工期间应做好新旧路基的沉降过渡协调工作,保证新旧路基结合部分的协调控制,在提升沉降过渡控制效果的情况下,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提升整体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7]。
4.对被审计范围实施持续监控。数字化审计就是针对企业数据的审计,而且并不限定于现有的数据范围,还包括数据生成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所以说,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了解企业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审计单位实施持续的审查和管控,具体步骤包括三点:一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运营模式,编制出与企业实际业务相符的业务流程,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其转化为能够识别、处理企业数据的审计程序,程序能够帮助审计人员高效的处理企业数据,做到风险的实时管控;二是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把控,帮助企业梳理业务并识别出关键风险,然后通过流程的优化来消除或规避风险;三是重视审计问题的后续整改,审计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但是部分企业因为存在领导不重视、企业内部结构复杂等原因导致解决措施难以实行。所以审计人员需要协助被审计单位来推动后续的问题整改,并完善相关的制度来固定整改流程,这样不仅消除了审计风险,更是有力促进了企业与审计间的良性发展,
5.注重数字化审计人才的培养。随着数字化审计模式的推行,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仅需要精通大量的宏观经济知识,还要了解信息时代下相关的审计要领、方法和技能,以此达到数字化审计条件对工作人员的更高要求。第一,审计工作人员必须熟读财政部颁布的有关信息化审计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等。在企业内部做审计工作时,前提是必须了解企业自身的相关制度和业务规定等。第二,在面临大量不同形式的审计资料和证据时,审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全面性的知识储备,包括会计、审计、统计以及互联网会计信息化等相关知识。审计的信息化平台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整体数据,可以让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时有针对性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一套人工和电子平台结果相结合的综合数据。第三,如果条件足够的话,可以将审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工,重点关注培养数字化信息收集转变分析方面的有能力者,让他们成长为数字化审计专业方面的行家。第四,与数字信息化审计专家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主动进行沟通交流,根据相关实际情况,将专家给出的基本结论和数字化审计平台的数据进行结合比较,从而提出完善数字化平台的建议和相关措施,并积极参与数字化审计平台数据模型的建立。
四、结语
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的发展,是“大数据”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我国“数字国网”顶层设计的战略部署要求,但是针对数字化审计在国内经济市场的现状来看,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障碍,包括缺少法规政策的支持、理论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尽管所面临的障碍较多,但是推动数字化审计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化解障碍,发挥数字化审计的先进性,本文概括性提出了五项意见,通过加强政策的编制加速数字化审计的标准建立、开发出更多高效适用的审计手段、建立完备的审计数字平台、对企业实施持续严密的监控以及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等措施,来推动数字化审计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审计,究其根本就是通过现有信息,分析企业现有的风险节点,并且提出解决风险措施的过程。数字化审计就是依据企业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而对传统审计方式的一种优化。根据网络时代的特性将审计过程电子化,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性,这是整个审计理论和实务的一次伟大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波,赵玉林.论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以中石油集团为例[J].财会月刊(上),2017(2)
[2]赵晓飞,陈静.基于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方法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1)
[3]牛艳芳,冯占国,孟祥宇.大数据价值链视角下的审计工作创新实践.审计研究,2017(05)
[4]张福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营与管理,2013(01)
[5]李璐璐.试论联网审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4914(2019)12-128- 02
(作者单位: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21)
(责编:纪毅)
标签:数字化论文; 电力行业论文; 审计模式论文;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