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分析论文_任奭鈜

(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电力工程分公司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鉴于目前不同学者建立的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员工安全行为模式分析,提出五种获取测评指标体系的分析方法,并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建立了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在此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提升企业员工安全综合素质的方法和手段,为企业和安全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安全素质,指标体系,安全素质培训,安全文化

引言:

企业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最难控制的因素也是人,企业的安全生产有赖于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安全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对安全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对企业员工安全素质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完备的指标体系、量化测评方法,探究企业提高职工队伍安全素质的有效方法,既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摆在安全研究人员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提出过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1-3]。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测评指标不完善、划分不清,指标体系的建立无足够的数据和信息支撑。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大量案例分析以及管理方面的经验,旨在制定一套相对科学、简便、易于操作的指标获取方法和指标体系模型。为电力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供方法和新思路。

1 安全综合素质指标的获取

1.1基本原则

在对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应遵循SMART原则(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基于时间的)。同时,构建的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具有目标导向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的指标体系,而且,测评指标体系还应遵循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1.2指标获取方法模型

通过对电厂企业工人行为模式的探究,提出采用工作分析法、专题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过程分析法等手段确定指标,如图1所示。

2 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明确了安全素质测评指标获取方法后,笔者通过对电厂工作岗位分析、大量的事故案例分析、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结合行为产生过程,提出了以安全生理、行为能力、安全知识、安全心理和其他5个因素为一级指标,以员工基本素质、员工身体状况、心理疾病状况等14个因素为二级指标,以若干个具体因素为三级指标的安全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图2。

该指标体系由于采用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具备较充足的数据基础,所以与其它指标体系相比更完善更系统,可为以后的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统一提供较科学的参考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建立指标体系是为了界定测评工作的范围,避免指标选取时逻辑思维混乱以及指标的冗余。实际操作过程中,多以两级指标的数据进行测评,比如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3],方便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也有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判定一个企业整理的安全综合素质高低[4],方便监管机构和上级部门有针对性进行管理。

3 员工安全素质提升方法分析

从图2中可以发现,员工安全综合素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纵使找出了其中的关键因素,但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当或不够完善,企业在努力尝试提升员工安全综合素质过程中往往无法取得实质性效果。因此,本文在多方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经验,提出一些具体方法或途径[5-7]。

3.1系统化安全培训

(1)建立完整的安全培训体系

(2)进行系统化的安全培训策划

(3)探索个性化的安全培训材料

3.2实施多元化学习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也影响着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提高员工学习效率,此外,员工对传统教育方法存在抵触心理较为普遍,这也成为制约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实施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比如采用专业的培训平台进行网上培训或采用手机APP进行学习等新型模式。

3.3建立安全素质工程新模式

安全培训是一种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存在一些弊端,无法全面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以科学的安全素质评估为基础,建立针对性强的安全素质培训体系,同时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形成“评估—培训—考核—改进”的安全素质工程建设模式,解决传统的安全培训效果不够持久的缺点,多方位促进人员安全素质的提高。

3.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为企业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环境和氛围,建立起职工共同的安全需求和价值取向,使每名职工都在这个“安全文化场”中工作,都受到“场”力的吸引,将自己的行为自然地用安全文化进行规范,使员工在学习安全知识、尊重安全科学、推行文明生产的氛围熏陶中不断提升自身安全素质。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素质培训相互呼应、互相补充,通过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员的安全素质。

4 结论

通过对电厂企业工人行为模式的探究,提出采用工作分析法、专题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过程分析法等手段确获取安全素质指标。结合电力企业实际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确立了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若干个三级指标,为电力企业员工安全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充分考虑了现有安全素质提升方法的不足,提出从系统化安全培训手段、实施多员化学习模式、建立安全素质工程新模式以及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探索提升全员安全综合素质方法,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宋艳.安全行为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J].煤,2011,20(12):97-100.

[2]李春辉,陈日辉,苏恒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矿山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综合素质分析[J].工矿自动化,2010,1(1):56-58.

[3]缪昶.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J].煤矿安全,2008,(1):109-110.

论文作者:任奭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全员安全素质提升分析论文_任奭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