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评价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评价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评讲课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数学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尽管评讲作业是常规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却常出现高投入低效果的现象。老师往往在评讲课上讲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学生却不领情,无精打采。成绩优异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听,认为“评讲课”可有可无。于是老师就加快讲的节奏,可是学困生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快,没听明白。老师也常常发现:学生在老师评讲之后,当遇到类似题时,依然重复着以前的错误。

最近,读了《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5年第5期第14页《小学数学作业辅导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后,我很受启发。文才山老师关于影响作业辅导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及不喜欢老师评讲的态度影响了评讲课的效果。因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评讲课中来,学习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地发生。怎样解决评讲课低效的问题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探索评讲课的操作程序

学生作业、试卷中的错误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学生学习品质的问题、教师教学上的失误、思维难度相对较大等若干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评讲的方式:

1.自评自改,解决学习品质的问题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决不越俎代庖。每当发了作业本后,老师总能听到学生惋惜的声音“我把数抄错了”“我把小数点弄错了”“我计算不仔细”等表示惋惜的声音。这说明有的题出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品质问题,如态度、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在评讲课开始时,可以先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改错。自评自改分三步走:一是找出错误的原因。刚开始时,学生觉得无话可说,就说一些套话,如粗心、马虎等等,这固然是原因,但没有涉及本质。我们展示、交流了分析写得好的同学的本子以后,学生就知道怎么找原因了。二是改正错误。学生分析出了错误原因后就自己尝试去改正错误,改后的题交给同桌或组内同学检查是否改对。三是举一反三,我们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变换一下数据,改变一个情境,交换一下条件和问题,出一道题给自己做,看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自我改错的能力。

2.组内互评互改,检验自改的结果,解决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

只要老师相信学生,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独立意识渐渐增强,由崇拜老师到崇拜同龄人,因此优秀学生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较高。所以同桌同组学生的互评互改是可行的。学生自我评改的情况到底怎么样?需要检验,学生在自我评改中遇到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怎么办?这就需要同桌、同组的同学相互帮助。于是我们请优生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同桌而坐,一帮一。中等程度的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老师在评价时,不仅要评个体,更要评价团体。我们在学生中倡导“我很优秀,我要让我的同学跟我一样优秀”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前,我们强调让学生独立改错,结果学生抄袭现象十分严重。现在老师给予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同桌、同组的同学互评互改后,学生反而不抄袭,而是真正把问题解决了。课堂上学生在互评互改时,老师要巡视检查,请每组里的学困生给老师讲一讲,检查一下优生对学困生的帮助是否落实,如果学困生能讲清楚,那么这一桌、这一组的同学合作是有效和成功的,都应该得到表扬。有的组内有数学特长生,在其引领下,这一组内可能很快就把作业或试卷上的问题解决完。老师可以让这一小组相互出题做一做,也可以总结或归纳这次作业或试卷中哪些问题是同一类型的,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或者在解题时要注意的地方等等。学生互评互改是建立在自评自改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学生合作意识很强的基础上。

3.全班点评,解决教学中的失误和思维难度很大的问题

问题来源于学生,把学生作业、试卷中的错误作为“评讲课”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的问题也反映了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因此需要老师查漏补缺。在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的基础上,学困生到底掌握得怎么样,有的小组整体水平不高的还会有遗留问题,有的是全班普遍没有解决的问题,因此全班点评是必不可少的。全班点评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学生点题学生评,还有问题的小组提出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小组来评讲这道题,这也是一种组际之间的交流。第二种是学生点题老师评。一组学生的问题另一组的学生能帮助解决这很好,如果学生的语言表达不清晰,老师需要补评补讲。对于思维难度大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都不能解决,老师需要点拨思路,学生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种是老师点题学生评。对教学中的失误,以及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来,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并请学困生来讲,这既起到检验组内互评互改的作用,同时也引起全班同学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4.变式练习,巩固和强化薄弱环节

学习就是跟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心理学家斯宾浩斯的实验告诉我们: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因此“评讲课”不能停留在就题讲题的层次,而要对题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同时对学生易错、常错以及容易混淆的问题多变换题型,让学生反复练习,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掌握和巩固,达到作业评讲的真正目的。这种变式练习,可以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也可以组内同学相互出题;也可以由组与组之间相互出题,也可以由老师出题。总之,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变式练习和深化练习,找到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达到评讲课的目的。

评讲课的操作程序并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可以调整、增删某些程序。如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可以放在课前进行,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拿到作业或试卷就能主动分析错误原因、改错、总结思路方法并使其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

二、“评讲课”应遵循的几点

1.自评、互评与点评相得益彰

自评、互评与点评这几种评讲方式体现了评讲的主体可以是学生自己、同学或老师。各自解决的问题有所侧重,各自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使学生在评讲课上有收获。

2.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整合信息的过程。评讲课更是如此,决不能教师一人唱主角,而应该给学生自我改错、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机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交流,让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成果、共同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共同总结一些学习方法。尤其要给学困生反思、改错、评讲的机会,让学困生充分地展示自己。评讲课中老师起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点拨者的作用,学习较好的学生要起到引领者的作用。评讲课上思维与思维之间摩擦并产生出新的思维火花。各种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评讲中来,客观地评价思维的成果,冷静地分析出错的原因,虚心接受经验教训,共同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讨论辨析法与点拨探究法交相辉映

讲授法要把握好及时评讲的讲授时机;评讲的内容要详略得当,评讲的方法要力求准、活。根据具体情况,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讲的顺序:一种是详批略讲,即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非常仔细,不但有批阅的符号,还有评语,可以是对学生进行思路提示的或错题原因提示的,学生拿到作业本根据老师的批语就可以自行改正错误,这样老师就咯讲;第二种是粗批详讲,有时由于时间不够就粗略地批阅一下,或抽出部分学生的作业批阅,然后就详细评讲;第三种是先讲后批。这是针对作业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方法。

讨论辨析法主要是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题型而采用的。在讨论辨析时,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评讲课中来,能不断激起思维的火花,经历一次又一次思维的高峰体验。通过讨论与争辩,学生原本模糊的认识就越辩越清晰,持不同观点和意见的学生最后会达成一种共识。

点拨探究法主要是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独立完成的学生,老师可以奖励三分;第二步是老师或同学点拨思路,学生顺着思路去探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可以奖励二分。最后就是老师或同学从头到尾地讲解,学生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和地方并进行改正。这种三步走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这三种方法互为补充,评讲课时可以因地制宜,适时选用,争取达到理想的效果。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老师变得“轻松”了,解放了老师的口和手,更重要的是解决了老师的头脑和思想,充分调动了学生评讲的积极性,使评讲课真正收到了实效。

标签:;  ;  ;  ;  

小学数学评价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