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及其生命力--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_共产党宣言论文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及其生命力--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_共产党宣言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与她的生命力——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宣言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基本原则论文,生命力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共产党宣言》从它诞生时起,已经走过了150年的历程。《共产党宣言》的生命力,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并不像有些学者所断言的那样,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批判现存社会制度的武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建设性学说。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所以是深刻的,是因为它以对人类进步规律和前途的认识为基础。这种认识达到了人类认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面、科学与公正,并形成了一个内在统一的原则和方法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原则和方法中,最基本的是三条,即它的价值原则、认识原则和目的原则。《共产党宣言》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三条最基本原则的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是为人类大多数人谋利益。《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代替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将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原则是实事求是。《共产党宣言》对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律,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阐述,都绝没有任何个人的主观臆测,而是严格地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得出的。它的目的原则,就是改造世界,或者叫作实践。在《论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共产党宣言》则将改造世界的理论目的更加具体地落实为无产阶级推翻整个私有制的革命实践。这三条原则不仅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而且贯穿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任何一个社会历史问题的看法中。在所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这三条原则都是不言而喻的。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

为什么是这三条原则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最是本原则呢?

首先由于这三条原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需要的理性表达。人类离开改造世界的实践就一天也不能存活。而入类要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对客观存在的对象有一种真的认识,认识原则就是在求真认识的需要和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在人的实践中,光有对事物真相的认识还不够,因为人必须取舍事物,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去改变世界,因此人类还必须有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因此就一定会产生价值原则。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这些最基本原则的内容来看,它们是被人类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的真理。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是历史在曲折发展中体现出来的进步方向。在人类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中,每一个后继的社会形态相对于前一个社会形态的进步性,都表现为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劳动群众在更广更深的程度上的解放。奴隶社会的奴隶相对于原始社会的战俘,封建社会的农奴相对于奴隶社会的奴隶、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农奴、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都具有更大程度上的人身自由、自主权利和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社会形态的历史进步也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利益被重视和被实现。而实事求是的原则既是被整个人类历史证明了的,也是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凡人琐事证明着的唯一正确的认识原则。试看人类社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每一个进步,不都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获得的对客观规律的更深刻更客观的认识吗?只是在长期人类社会历史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相对立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思想可以脱离实际独立地发展。直到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才越来越为思想家、理论家在他们的理论研究中接受和运用。实践的原则,更是一个无须赘言的人类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公理。人类离开实践,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也不可能延续。没有实践,也就没有人化的自然,也就谈不上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的进步。

第三,以这三条基本原则为基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将自身与其他思想体系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与所有其他西方人文学科不同的地方首先就在于,它不但把历史研究建立在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基础上,而且它还第一次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上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空想社会主义也声称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但是却缺乏实现其价值理想的客观依据,古典政治经济学也曾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些客观规律,但是它所以如此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的永恒。这意味着其价值标准是狭隘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最博大的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有机统一起来,说明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实践既是善的,也是真的;既是符合理想的,也是符台客观规律的。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不但将它与和它同时代的、先于它的各种其他思想体系区别开来,而且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它们也是区别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一切反马克思主义者,包括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假马克思主义者,都在实质上反对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原则。他们之所以攻击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历史实践,危及到他们狭隘的阶级利益和个人利益。一切具有无产阶级立场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者,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原则,但却不能自觉地做到实事求是。他们所以违背马克思主义是由于他们犯了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认识错误。还有相当一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的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纯学术、纯概念体系进行研究,而不是把它作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这样的人因为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因此只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而不能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内在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理论机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也是这些最基本原则逐渐明确确立的过程。马克思中学时代就已经很明确的价值取向一直影响着他理论研究的方向。他在17岁时写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已经把“最能为入类福利而劳动”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价值标准。后来马克思在现实斗争中将“人类福利”具体化为工人阶级和一切被压迫的劳动阶级的解放。如果马克思在青年时代确立的价值取向是为个人谋私利,而不是为全人类谋福利,那么显然马克思绝不可能在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而实事求是的认识原则的形成,则既得益于自然科学进步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又得益于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重要影响。从理论方法上看,无论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还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其积极方面都是实事求是的结果,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实事求是的认识方法。随着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的深入,他看到了实践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由此又进一步了解了实践对于人的认识的重要作用。正是凭借着对于实践本质的把握,马克思真正扬弃了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

马克思主义这三条最基本原则,给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的内在动力。运用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事实进行研究,对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进行整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揭示了自然界、人类杜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通过对社会和历史的事实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他们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把哲学变成劳动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概括,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的结果。同时它的结论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科学社会主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有机统一。它确认,历史的主要创造者,是创造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他们也本应是历史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和主人。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在最大时空范围内存在与发展的最一般规律。这些规律是一直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现实社会生活之中的,但是只有到了19世纪,只有当无产阶级作为历史发展前途的代表,自觉地以自为阶级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人类才具备了发现它们,概括它们和自觉地运用它们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就成了19世纪明确提出和自觉运用这些人类最一般规律的思想高峰。马克思主义这些最基本原则的生命力很可能是与人类共终始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这些最基本原则运用于更为具体的层次,则形成了一系列的处于不同层次的次基本原则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系。这些次基本原则的适用范围有的可能是几个社会形态,有的也可能只是一个社会形态,有的甚至可能只是一个社会形态中的某个具体阶段。与这些不同适用范围的次基本原则相一致,马克思主义又形成了一系列的个别结论。个别结论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于具体实际而得出的认识。

这三条原则,使马克思主义具备了自我发展、自我保持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内在生命力也就在于此。事实上,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思想,都必须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保持的能力。不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则必定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死亡;而不能保持自己的特有的性质,在发展过程中变异为其他思想,就不再是它自己。由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原则是实事求是,价值原则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目的原则是改造世界,因此,当社会现实变化了的时候,马克思主义也要根据从现实的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实践中求得的真理,形成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取向,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新的答案。而在马克思主义自我超越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是不能超越的。如果这些最基本原则被超越了,那么超越的结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否定。这样一来,可能会形成新的理论,但这新的理论已经决不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条最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相互规定的。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规定着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的方向,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者就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将其付诸于改变世界的实践。实事求是的原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切主张都应当反映客观规律,而不是不着边际的空想。马克思主义者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投身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实践既是获得真理,实现人的价值追求的前提,又是人们掌握真理,进行价值判断的目的。没有实践,既不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也不可能检验这些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更不可能把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取向变为现实。

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发展的呢?总的来说,当然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注:毛泽东:《实践论》。)而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机制来看,则表现为如何在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与次基本原则的关系。这三条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但是一些以这些最基本原则为指导,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概括出来的次基本原则,随着历史条件和任务的变化,随着人们实践和认识领域的扩大及能力的提高,是可以作出适当的修正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超越,就是在坚持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次基本原则和个别结论上的发展、纠正与创新。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这三条最基本原则运用于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得出的新的次基本原则和个别结论;二是根据新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完善过去已有的次基本原则与个别结论,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那些仍具有真理价值的基本原则,解决特殊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具体问题,修正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已经不适宜的具体结论,提出一些新的具体结论。

在实践中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并非易事,最难的莫过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对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的具体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概括。面对这样的理论任务,有些次基本原则可能过时了,需要抛弃;有些次基本原则不够用了,需要发展和充实;但是有些次基本原则还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还是对客观对象的本质规律的概括,对于实践还有指导意义。如何辨别这些不同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回答,对于任何民族,任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当次基本原则过时了或不够用了的时候,如果仍然坚持用原有的次基本原则指导实践,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如果当次基本原则仍然有真理性时就抛弃了它,而以与其不同或对立的原则去代替,这时也必然会背离马克思主义。对于那些一心想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如果他们不自觉地犯了这佯的错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史上的悲剧。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失误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他虽然在主观上很自觉地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原则、价值原则和目的原则,但是却过分夸大了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些问题上的仍有生命力的次基本原则。因此当他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个人意志去推行他的理论时,就给他自己,给马克思主义,也给中国的社会主义酿成了历史悲剧。

今年全世界许多地方的共产党人和关心人类进步事业的学者都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这部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全面形成的不朽著作,在150年间一直展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它对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作出的正确的概括。反映这些最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总是能在人类发展的新的阶段、新的问题面前,为代表人类进步要求的历史主体提供认识世界最深刻的工具和改造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标签:;  ;  ;  ;  ;  ;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及其生命力--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_共产党宣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