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图强“十法十例”论文

新村图强“十法十例”论文

新村图强“十法十例”

□ 中共金华市婺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徐妙芳

今年1月,金华市婺城区完成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调整后,全区行政村总数从367个减少至214个,村均户籍人口从调整前的603人增加到1035人,村均集体资产从580.18万元增加到1000.74万元。随着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完成,如何加快融合发展、提高村民获得感,成为各个新村致力探索实践的关键命题。为此,婺城区因村施策,加强引导,大力推进新村融合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少好做法、好案例。

一、红雁帮带致富法。 该法注重发挥村党组织指路和党员示范作用,通过组织指明方向、党员带头示范、党群结对帮扶,带动全体村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村民走上产业致富之路。

典型案例:罗店镇西吴联村。并村后,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走上了产业致富路。一是组织指路,明确发展方向。村党支部把做大做强基础较好的花卉产业作为发展方向,摸排新村土地、水源等资源要素,制定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打造农旅休闲体验 “花果园”的发展目标。二是党员带头,扩大产业规模。打造市场党群服务站,建立红色网格管理体系,推动民情民访代办“一站式服务”,让党员为经营户提供事项代跑、疑难解答、产销共享等服务。全体党员在花卉市场综合大楼新建等工程中主动作为,积极引导村民投身花卉产业。目前,扩容后的展销中心花卉品种多达3000余种,年收入可达150万元,建成后花卉市场综合大楼预计年收入80万元。三是结对帮扶,共走致富道路。由党员户与贫困户及先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村民传授花卉苗木种植技巧,拓宽销售渠道。成立展销中心党支部,与银行、供电部门等单位党组织建立党建联盟,由共建单位为市场提供信贷、用电隐患排查等服务,凝聚市场发展的强大的发展合力。

二、深挖文化共融法。 该法注重挖掘乡村特色文化魅力,通过探寻村史文化血脉、提炼特色文化基因,建立新村融合发展的乡情纽带,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动力、强化人才支撑、提供发展动能。

樊142块直井长缝日均产液量为13.1t,日均产油量为11.16t;常规压裂日均产液量为7.4t,日均产油量为6.6t;直井长缝压裂日均产油量为常规压裂日均产油量的1.7倍。

典型案例:白龙桥镇楼家村。该村地处城市郊区,拥有菜市场、停车场、鱼塘、闲置用房等多处集体资产,村调前未有效利用。并村后,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发展原则,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推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对资产进行梳理登记,重点摸排权属于村集体的农田、山林,确保集体资产全部回流,做好分类整合,制订发展规划,集中收回闲置或到期资产并进行公开招投标,合力开源节流,深入挖掘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二是抓住毗邻工业园和国道的优势,将村集体房屋统一回收整合,统一规划发包,打造集停车、食宿、汽修等汽车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停车场,实现村集体年收入新增20万元,为集体经济注入鲜活的可再生血液。三是按星级标准对菜市场进行了提档升级,布局更科学合理、环境更干净有序,优质市场全面提升竞争力,2019年仅菜场摊位费和房租就为村集体带来142万元收入,全年经营性收入达216.65万元,为加快新村融合提供了经济基础。

五、资产增值保值法。 该法注重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采取村级自主经营、租赁等方式,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各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雅畈镇芳田村。该村由“一强二弱”的三个村合并而成,原芳田村实力较强,是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大村。并村后,通过结对帮扶、以强带弱等方式积极延伸产业优势,推动原“弱村”发展。一是鼓励参与,“强村”凭借完整的种植产业链,吸纳原“弱村”在家村民参与花卉果木的种植、采摘、加工、运输等各环节工作,产业不断扩张,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吸引在外青年返乡投身花卉苗木产业,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技术支持,组建技术帮扶志愿服务队,发动产业能手、技术骨干为原“弱村”产业新人提供技术指导,邀请农业专家来村定点指导,实现“1+2>3”的效果。三是共享资源,通过种植大户牵线搭桥,村干部牵头整合“弱村”零散种植户货源,共享销售渠道,统一对外推广,拓展客源市场,形成具有“芳田”特色的规模化效应与品牌效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弱村种植户今年苗木销售量提高了30%以上,桑果采摘游客也同比增长了四成。

学生在传统课堂上接触的知识一般较为有限,特别是对本领域较前沿的研究热点了解甚少,通过上述分阶段多层次的学习(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践课)可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能有效解决问题,这样更能体现学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主体[12]。

四、土地整合经营法。 该法突出盘活土地资源,在对全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整的基础上,通过发包、租赁等方式对全村土地进行流转和产业开发,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益。

典型案例:安地镇雅傅村。该村土地资源丰富,且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并村后,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新村发展提供支撑。一是对村域内所有闲置低效利用的林地资源全面排摸、合理评估,整合出43亩沉睡山林地进行集中流转分包,分包后获得117.2万元经营性收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对分布杂乱的低产、沉睡土地进行整合,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将整合出的90亩土地流转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创产业,获益405万元。依托朱山脚区位优势和政策推力,借助上级资金力量和资源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创产业,分片整合出的90亩土地资源共获益405万元,既盘活土地资源又保证了经济收益。三是由村集体租赁两村交界处的10间具有乡村历史风貌的旧屋,统一规划开发,将旧屋打造成乡村旅游的文化创意网红打卡点,目前已吸引多批投资商前来考察。

三、以强带弱发展法。 该法注重发挥合并前强村的带动作用,通过把强村的发展经验运用到合并后的新村,带动原弱村百姓增收致富,促进新村协调发展。

近几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成为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鹜的对象,它最早起源于中本聪2008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1]的论文。比特币共有2 400万个,当前已经挖出超过1 700万,预计在2040年剩余的比特币将全部挖光。2017年12月,比特币价格接近20 000美元,足见其火爆程度。姑且不谈比特币是否真的具有价值,但其核心技术——区块链已经吸引了互联网、金融界足够多的眼球。简单来说,比特币是区块链的成功产物,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两者相辅相成。

典型案例:竹马乡三贤村。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原三个村皆为 “名门之后”,故名三贤村。并村后,该村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整合文化资源,深挖名人文化,以“一盘棋”的思想,通过串联各大姓氏的宗祠家庙、文化礼堂等,集合锣鼓班、婺剧团、龙头会等八大文艺队伍,推出新村山歌擂台、词谱传唱、民俗祭祀、乡村春晚等特色活动,增强文化认同。二是用好乡情纽带,围绕“茉莉花茶”的振兴与发展,定期开展“乡贤议事会”,引导乡贤共商新村发展,推动乡贤回归带动产业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原郭店村乡贤在竹马乡投资创办大展现代物流中心,结合货场推动竹马公铁联运发展,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总投资超亿元。三是加强文化赋能,筹集资金10余万元,打造兼容本村文化和果木产业为主题的文化长廊,计划打造集种植、销售、采摘、游乐、餐饮、文化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果木休闲展销园,推进“三贤”文化与果木产业融合发展。

另外,由于滚筒上吸孔取种的位置将直接影响到吸孔的吸种准确性,所以种箱高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研究中发现,吸孔吸起滚筒外壁垂直距离较高的种子比相对位置较低的种子更加容易,所以在安排种箱和滚筒相对位置时,可以将箱体底部靠近滚筒处安排在滚筒中心轴轴线所在水平平面内,以便于吸孔吸种和取种。

六、统一开发建设法。 该法强调对新村资源、项目、平台的全面整合,通过统一谋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力求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提高整体效益、推进协同发展。

八、美丽产业撬动法。 该法注重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依托当地优质生态、水利、农业、山林等资源,按照项目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运用“旅游+”等抓手,用“美丽资源”撬动“美丽经济”。

七、项目融合协作法。 该法强调项目的统筹建设,通过对合并前各村的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有机融合,全面统筹资源,充分整合力量,统一步调,精准发力,促进新村面貌有效提升。

典型案例:琅琊镇浩仁村。合并前,原3个行政村集体资产、风土人情、生产环境均存在较大差距。并村后,全面推进设施、平台、项目的整合提升,推进协同发展。一是统一设施建设,投入130万元开展村庄整体环境提升工程,拓宽进村口道路、开展道路亮化工程、铺设青石板观光道、打造20余米休闲长廊,新村村风村貌和谐统一、焕然一新。开展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完成100多亩土地平整项目,破解农田设施“小破散”的关键瓶颈。二是统一展销平台,充分利用环境和区位优势,围绕乡镇“党建+体育旅游”的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利用承办大型体育活动的契机,打造一批集田园风光、本土风情为一体的风俗民宿,打通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开展富硒西瓜节等活动,全面推销特色农产品,仅活动当天便吸引游客3万人,农户增收达80余万元。三是积极流转土地,全力推进秀美村建设,提升村容环境。统一招商引资,引入50余亩的 “花满田园”项目,合作开发经营,建设“浩仁玫瑰园”休闲旅游点。

典型案例:蒋堂镇杨新村。合并前,各村相互毗邻,产业相近,但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步伐。并村后,通过整合全村资源,争取上级政策资金,融合各类项目,确保各项规划统一步调,齐头并进。一是盘点资源、资产、资金,率先推动新村“三资”完全融合。对合并前各村的项目规划进行梳理,了解前期投入情况及工程进度。二是从土地利用、产能产业、集体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统筹各村原有资源项目和发展需要,融入新村建设规划中。目前,界首综合供能服务站、秀美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综合楼建设等工程项目全部纳入新村建设中,下一步计划引进农旅、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服务功能项目。三是齐头并进,稳步推进各规划项目基础建设。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力做好项目落地,已完成杨梅垅村道路硬化、低路底村亮化工程以及党建红色小景观等建设,种植绿植500余株,花草300余平方米。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补助共50万元,推进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综合楼建设项目,预计实现年经营性收入8万元。

武汉本地房地产行业某分析人士表示,泛海CBD的建设进程一直很缓慢,以居住区功能为主,前三年政府一直敦促泛海,要求加快建设进程。

典型案例:长山乡望山新村。新村合并后,村两委借助政府投资建设的优势,整合资金资源,大力推动村庄发展。一是科学规划定位。突出特色、挖掘本土、尊重民意,充分整合当地特色文化和人文风貌,制订产业、村庄、土地、生态规划等,借助政府部门建设长山国际设计走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努力变自然资源为经济资源,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产业支撑经济升级。积极引入“望山生活”项目,整合325余亩土地打造集国际设计学院、博士科创区、文化创意村、度假休闲区等为一体的现代文创基地,同步在望山新村打造特色商业街、包装推广“望山”绿色农产品等,助力生态观光农业发展。三是项目撬动和美乡村建设。结合全域美丽整治,拆除危旧房20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300余吨,依托乌石屏村和下溪村精品村和秀美村项目建设,新增街角小品10余处,做精做优和美乡村,全面提升改善村庄面貌。

九、抱团发展共赢法。 该法通过精准把握村庄发展的共通点和互补点,整合零散资源,统一规划、统筹设计,抱团发展、共赢增收,有效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4)技术方案执行不到位。井队的施工有时处于失控的状态,原因在于:井队管理者盲目追求生产速度、对成本结余认识片面;钻井施工模式不成熟,对井队的监管和督促力度不够。

典型案例:塔石乡群乐一村。新村融合后,村两委利用两个自然村优越的地理优势和优质的旅游资源,抱团发展,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一是精准定位,确定方向。发挥塘头自然村党建强、文化强、旅游强的优势,找准“党建+旅游”发展方向,辐射扩展到整个行政村,打造乡村振兴新名片。二是完善设施,牢固基础。启动两个自然村之间的路灯安装项目,极大便利了村民来往交流,增强村民幸福感。提升文化礼堂配置,组织村民开展文娱活动,文化礼堂被评为省级五星文化礼堂。修缮旅游公厕、修建游步道堤坝,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2A级景区。三是打响品牌,合作共赢。打响全市首个红色夜景村品牌。以“美食节”为抓手,通过组团式服务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以党员联系户制度为纽带,整合农户们零散的农产品,主动对接乡“塔石物语”农产红盟,抱团销售,村集体和百姓明显增收。

十、强企引路富民法。 该法通过主动对接帮扶企业,依靠企业引路、产业带动,激发农户干事创业激情,实现村集体持续稳定增收。

典型案例:莘畈乡兰源村。新村融合后,村两委立足本村实际,鼓励在家农户干事创业,通过村企合作的新方式,打开百姓富裕、乡村振兴的新局面。一是培育新村产业,丰富资源。指导农户相互合作,扩大灰汁糕制作规模,培育为本土特色产业,打开市场。看准健康饮食趋势,整合现有资源,包村包片进行有机蔬菜农产品的收集、打包、运送。二是对接帮扶企业,搭建平台。发动乡贤力量,先后和金华春秋国际旅行社、老金华饭店等单位合作,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定期配送,搭建本地绿色农产品销售平台。村党支部积极联合西市街商圈党委,开设“惠农直通车”,在商圈步行街设置农产品展销点,扩大销售路径。与五一路菜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竹篮进城助力垃圾源头减量”为主题的共享菜篮行动,专门设点进行手工竹篮使用和销售。三是完善配套,畅通服务渠道。深化“三服务”活动,村支部党员和红领新青年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包办采收、运输、售卖一条龙服务。组建爱心车队,无偿为农户提供运输服务,组织爱心吆喝,为农产品销售群策群力。入驻乡党委牵头成立的“莘e家红盟”,开办微商城,运用新媒体推广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标签:;  ;  ;  ;  ;  ;  ;  ;  ;  ;  ;  

新村图强“十法十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