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洋思模式反思
谢福基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一中宏图学校 517300
最近,全国课改先锋江苏洋思中学的领导、老师亲临我校,开展“洋思模式”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从洋思中学各位名师的课堂来看,他们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保证了课堂的高效。他们的课堂,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而获得知识的课堂,不是只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或者是通过课件媒介呈现出来的。洋思的课堂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是洋思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他们课堂的真实,主要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是真实的。比如在“自学探究”时,学生必须做到真实地读书、看书、思考、实践、探究,绝不应该有任何的借助与辅助,教师只是在巡视、观察、关注,从学生真实的自学中,暴露出学习过程真正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面真实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在“合作探究”时,教师也没有立即出场帮着学生解决出现的真实问题,而是把学生的真实问题采用“踢皮球”的方式抛向学生个体,抛向学生群体,引导学生共同研究问题,不是讲解答案、告知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合作探究”的状态,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整个课堂上,从上课到下课,表现都是公开与真实的,没有表演,不装腔作势,不装模作样,不无病呻吟,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相互解决问题,只有当学生集体不能解决问题时,老师才出场。在课堂检测中,学生的表现更是真实的,学生训练像考试一样,不允许翻阅资料,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左顾右盼,不允许拖延时间,一切只能依靠自我来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最终训练的结果都是最为真实的,反映了学生个体的学习成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是洋思的课堂是有序的课堂。洋思课堂的有序,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大流程、各学科学习的有序以及教学行为的有序上。课堂教学的大流程指的是各科的学习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程序,那就是,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实践、探究、感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暴露问题;接着是“学生共同的学”——探讨、研究、修正,解决自己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更新的知识;最后是针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反馈的学”——练习、测试、拓展,检测了解自己所学情况。这就是一个既定的学习程序,学习的方法,实际上与人的认识规律“发现暴露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检测应用问题”是一致的。各学科学习的有序,指的是各学科教学的程序必须服从课堂教学的大流程。课堂教学有共同秩序,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流程,但并不排除有学科教学个性秩序。两个“序”相比,课堂教学的“序”是大“序”,学科教学的“序”是小“序”。最后,教学行为的有序指的是“学习目标” 的设置与展示是有序的,课堂问题的设计是有序的,先自学后解决问题是有序的,先举手后发言是有序的,等等。
三是洋思的课堂是紧张的课堂。洋思课堂的紧张主要表现在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进行学习、探究,不会出现浪费时间的现象。洋思的课堂,真正的是把课堂打造成了具有“紧张”特征的课堂,打造成了孕妇生孩子的产房,让学生在“紧张”的“生孩子”——获取知识过程中,体会到有了“孩子”——知识与方法的快乐和幸福。对比洋思的课堂,到底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呢?
一、我们需要“以学生为本”的课堂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新课程的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片面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使教师成为了“讲师”,而学生却成了听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长期来的角色错位已经严重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了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为此,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依学定教,以练促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展示、自主发展的舞台。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同时,“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特别值得我们重视。比如补差,首先是“治懒”,增加对后进生提问的密度,把简单的问题请后进生回答,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作假的机会;不能让他们有拖拉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肃处理。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高效的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教师在上课时就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对新知充分自主学习,在自我初步消化的基础上,又带着新的问题进入课堂的探究。这种有目的自主学习一旦成了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就会引发他们对新知内容的一种自我探究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步调一致,达到高效。因此说,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
二、我们需要“以训练为主”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以讲解的方式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讲,学生听”中进行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不懂知识的由来,只靠死记硬背,很少真正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究问题,致使一节课下来不知所云,是真正的满堂灌课堂、无效课堂。要让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吃透大纲精神,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整个训练的过程也不能单单是机械性的训练,而应该包括学习习惯的训练、语言表达的训练、思维的训练、对知识归纳总结的训练等等。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要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训练大纲规定的哪种能力要求,如何完成这些要求,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启发诱导、逐步解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练”得有目的,“练”得有兴趣,“练”得有提高。我们必须把课堂变成一个练习的场域,比如语文课就是在课堂上练习听、练习说、练习读、练习写。但是,许多时候,课堂成了教师“开讲”的地方,练习被天经地义地放置在了课后,家庭成了学生反复练习的地方。真正的高效课堂,必须通过大容量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运用自如的学习能力。
三、我们需要“以鼓励为主”的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才是学生完成高效学习的法宝。课堂上,要善于放大学生的“闪光点”,就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及时予以鼓励,让他感到也是拥有优点和大有希望的。我们要时刻牢记好学生就是这样表扬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也就是说要以“过程评价为主”。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学生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和结果,学优生和后进生虽然学习的结果有差异,但如果教师同样对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表扬,就不会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进生就不会过多地关注学习成绩和自己本身的能力,而会注意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因而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持续和增强。
总之,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走上高效之路,从而形成高效型新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实现我们“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
论文作者:谢福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自己的论文; 成了论文; 为本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