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建设及基本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民生论文,试论论文,政治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我们党始终如一的不懈追求,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宗旨。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利益而奋斗的光辉历史。在当下,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所在。
一、建国前通过寻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来构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制度基础
民生问题自古就是一个社会的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别于许多如匆匆过客的其他政党,最关键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并遵循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任何政党要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必须始终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任,必须高度关注民生。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关注民生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这是一个国家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没有这一权利作为前提,其他一切关于生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都无从谈起。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和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中国人民在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进程中饱受摧残和折磨。为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摆脱“三座大山”压迫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谋求最广大人民的翻身解放,从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保障民生矛盾的彻底解决,确保中国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最重要、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为之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深知道,如果没有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广大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的百余年间,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社会民不聊生、动荡不安的局面不断加剧,使得中国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丧失殆尽,就连最起码的生存也成了问题,中国人民的生活陷入世界上少有的贫困之中。毛泽东认为,造成中国积弱积贫、苦难深重、民生凋敝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而唯有通过革命,以“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①。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如此才能彻底“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才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②。因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幸福”③。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庄严宣誓始终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为之奋斗的根本目标,全党自此“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民族被压迫的状况,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开始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时隔一年之后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十分明确地把反帝反封建作为中国革命的任务。尽管在之后的革命历程中党的发展历经“左”和右的干扰,但是中国共产党都在不断的纠正错误中提升自己的政治纲领。1945年党的七大制定的“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鲜明政治路线,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从制度上确保人民生存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立之后的28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人在为推翻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始终把民生的改善作为党的最终目标,放手发动群众,不断壮大人民的力量,为根本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压迫的状况,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艰苦革命斗争实践的同时,不断探索有效措施积极改善民生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关注和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就明确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他进一步详细指出:“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求,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④陈云同志也在艰苦的斗争实践中反复提醒“我们不应该忽视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任何细小的可能的改善”,因为“我们党是主张改善民生的”⑤。而要改善人民生活,就必须发展经济。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明确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⑥他反复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予人民呢?……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⑦中国革命斗争的基地在农村,中国革命最大的参与群体和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和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毛泽东曾明确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而赢得农民的关键是土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紧紧抓住这个问题,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一当时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正是为了谋求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用了28年的时间,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不仅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而且也为逐步改善民生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⑧
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上推动民生政治初步实践
民生问题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推动民生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探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手段,把民生建设摆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贯彻推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发展需要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真正目的,而生产力、制度和文化等等则是实现的手段。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⑨生产力的发展是前提,而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的则是现实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⑩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种结合中不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升党执政的合法性,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当务之急。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执政合法性的提升,来自于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政治统治权力自觉自愿的认同与服从。古今中外,任何政府要想获得有效的统治,都离不开基于合法性支持下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李普塞特指出:“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11)“就起本质而言,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12)也就是说,合法性问题,最终强调的是获得民众对政府统治基于内心自愿的一种高度认同。任何政治统治的稳固,其建立的基础都是民众的认同和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治职能实现的基础是建立在其履行社会职能基础之上的,而国家社会职能的最基本层面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说,政治合法性与民生建设具有直接的关系,政治合法性系统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得民众的政治认同。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3)中国共产党从执政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努力探寻如何切实代表和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因为,正如马克思主义指出的那样,“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4)。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历经战乱,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严峻现实,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如何尽快解决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成为直接影响党执政合法性和党的执政基础能否得到巩固的最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5)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进行建设的党,从而获得改善民生的最大资源,奠定了党执政合法性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如何把前提条件转换成坚实的现实基础,从而有效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成为摆在全党面前最紧迫的任务。作为一种基于实质合理性的诉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天然地要求政绩的支撑。罗斯金指出:“一个政府或一个政党要获得合法性需求:存在于一定时间,有良好的政绩,有赢得服从的能力。”(16)反思国外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执政兴衰成败,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政党在其执政期间能否巩固执政的合法性地位,最关键的是看其能否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尽快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获得民心的拥护。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的”(17)生产事关民生,民生关乎民心,民心决定政权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以前,无论是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之所以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原因在于统治阶级制定的一切制度措施和法律法规,都是极少数人的自身利益所需要的社会秩序。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的民主”,然后“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中国人民获得了改善民生的政治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后更是首先致力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以保障和巩固人民群众民生改善的制度基础。经过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后,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民生问题在中国解决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得以确立。在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工作重心的转移、恢复经济稳定物价、推动土地改革、紧抓粮食生产和就业、卫生工作等,为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社会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除此之外,党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0)。毛泽东要求全党任何一名党员,都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疾苦,关心群众生活,“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21)。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必须给人民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应该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方面工作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第一位工作。”(22)他反复告诫全党:“应该是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3)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我们党工作的唯一的也是最高的标准。因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所以,只有我们的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否则,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
改善民生的基础是大力发展经济。毛泽东指出:“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24)他提醒全党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无论是土地、劳动还是柴米油盐,只要是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都必须把他立刻提到党的各项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立刻讨论,立刻决定,立刻执行,立刻检查,努力使全体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面对建国初期农业减产,工厂倒闭,物质奇缺,物价上涨,尤其是失业众多的严峻局面,毛泽东指出:“必须认真地进行对于失业工作和失业知识分子的救济工作,有步骤地帮助失业者就业。”(2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明显改善。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新要求,毛泽东明确地把发展生产作为党和国家的基本任务确立下来。在党的八大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此,毛泽东强调,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把安排人民生活、安排公社积累和安排国家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同时统筹兼顾,“我们的重点必须放在发展生产上,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两者必须兼顾”(26),并在增减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除此之外,毛泽东还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主张人民应当广泛地享有生存权、劳动权、休息权、教育权和老病保养权等。1954年,在毛泽东领导下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由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有这种权利。”尽管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们犯了许多错误,但是毛泽东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全心全民为人民服务视为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推动制度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党确立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发展生产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治理论和人民群众的民生改善迎来了重大转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29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破坏,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缓慢,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民生问题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如何在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以不断满足社会大众的民生诉求,成为改革开放之后以来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秉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依据不同发展时段的各自特点,就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以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了重大的理论发展和实际探索,在改善民生的理论建设上不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生政治理念。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民生政治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解放思想,改革发展,把对人民群众无比深厚的情感倾注在努力改善民生的改革进程中,并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创造性地从“共同富裕”的角度进一步改革和丰富了党的民生理论。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7)哪有贫穷的社会主义、贫穷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8)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9)“共同富裕”是邓小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落脚点,也是邓小平在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对党的民生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以“共同富裕”统领民生,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邓小平指出,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经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30)邓小平多次提醒到:“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31)以“共同富裕”统领民生,基础是发展生产。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32)社会主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共同富裕”统领民生,保障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抓物质,因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33),又要抓精神,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既要抓民主,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4),又要抓法制,这是保障民主的制度依据。邓小平明确指出:“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35)以“共同富裕”统领民生,需要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民生问题的持续解决,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需要不断创新的制度支持,改革改善民生的基本动力。邓小平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20的障碍”(36),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正是在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束缚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的一切旧体制和旧观念的变革中,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进程中,不断得到满足和实现的。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写入党的民生政治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严重曲折给社会主义中国带来的严峻挑战,特别是面对新世纪的新情况和新任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针对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实现总体小康之后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了党的民生理论。江泽民指出:“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37)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江泽民明确要求,全党“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是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38)
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和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更好地推进民生建设,江泽民立足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勾划了民生发展的战略布局。第一是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推进民生建设的基础。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靠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指出:“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39)尤其是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第二是以先进文化作为推进民生建设的智力支持。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也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人民。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40)第三是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推进民生建设的结合点。江泽民明确指出:“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41)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都得到很大提高,但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仍然不高,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依然很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需长期努力。江泽民反复提醒全党,“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特别关心哪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42)第四是注重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作为推进民生建设的途径。尽管我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劳动性质、就业方式、收入分配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社会转型快速推进中不断分化重组的社会阶层,也因此具有了不同而更加具体的利益诉求,物质利益多样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江泽民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43)他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防线稳步前进”(44)。
(三)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到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知民生问题不仅是民心所系,更是国运所系。他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推进这一伟大事业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始终把民生问题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此,胡锦涛明确要求,全党每一名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着力改善民生,始终“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46)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民生政治理念。他明确指出:“必须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7)
把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到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根本前提和理论基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化解民生矛盾,保障民生发展的理论新指南。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8)解读科学发展观,字里行间无不蕴含关注和改善民生的理念。发展是第一要义,也是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核心,也是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保证;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方略(49)。把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到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有效化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必须高度关注和着力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适应我国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抓紧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为着力点,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50)把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到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三为”原则的民生政治新境界。胡锦涛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51)这是胡锦涛立足当代中国最新实践基础上升华的民生政治新境界。他反复强调全党各级干部都要时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要扎下根来,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他多次告诫全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52)把以人为本全面落实到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还必须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建设的判断新标准。社会良性运行的价值理念是公平正义,而民生是公平正义之本。胡锦涛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53)将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上,就是在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建设上,积极创造更加公正的环境和参与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既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判断新标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54)
四、中国共产党推进民生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无论是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把关心人民生活、解决民生问题和不断改善民生作为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一直积极致力于探索“实现什么样的民生、怎样实现民生”。建党90年来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史,就是一部鲜活的民生政治发展史。回顾90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民生政治建设积累的丰富经验,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和中国的民生实践相统一
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不能忽视的思想传统。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一直把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探索作为他们进行理论研究的初衷和建构全部学说的中心。“民生”的概念的直接表述虽然并没有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但他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却饱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展开理论探索的。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55)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推进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政治理论。解放前,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旗,领导全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不懈奋斗并取得胜利,为解决民生问题建立根本制度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在继承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以“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确立了人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富裕的民生框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与时俱进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结合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四位一体”的宏观布局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全面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坚持经济发展和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统一
民生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解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经济发展,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都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争取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来不断满足和改善人民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历来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强调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6)。列宁也在十月革命之后明确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主要最主要的东西。”(57)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也一直把发展生产作为满足民生需求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有了穿吃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5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59)不仅如此,邓小平更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范畴。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挫折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实际困难,江泽民把发展上升到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纳入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胡锦涛总书记更是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统筹兼顾地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民生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无论是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建国后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还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序曲的全面改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的一切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60)。而且“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61)。越“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62)只有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生问题才能不断得到根本解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才能越来越密切。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因为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和“特殊的原则”(6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中国共产党完成自身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90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初步建立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的社会主义的体制框架;33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90年的殚精竭虑和开拓进取,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基础;尽管艰难曲折甚至错误严重,但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构建了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尽管面临发展的巨大压力和转型的矛盾挑战,但是党领导人民通过“四位一体”的宏观布局和科学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步一步接近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90年的实践无一例外地都在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幸福,推进民生建设,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民生建设,根本保证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动力源泉则是在于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实践的主体。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阈中,现实的个体的人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立者,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因为有现实的、能动的、实践的个体的人的存在,自然史与人类史发生了彼此的联系,环境的改变也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没有人,没有人的劳动,就没有生活世界,所以,人是生命的个体,人是能够持续性地进行生产和再生产以不断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现实的个体,是历史和生活的真正创造者(64)。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一个清晰的主线就是以实现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发展作为自己理论的归宿点。所以,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不断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社会建设主体地位,全面调动人民大众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与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生建设的热情有机统一起来。“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65)。90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风雨历程无时不在证明,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全心全意依靠群众,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民生建设就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③《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21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④《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136~137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⑤《陈云文选》,第1卷,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5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⑦《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63~564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⑧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5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9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1)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第5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162~163页,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迈克尔·罗斯金:《政治学》,第6页,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7)《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7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0)《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4~1095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62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564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3)《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96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4)《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78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71页,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第988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6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9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7)《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36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8)《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79~280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52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621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440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2)《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50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40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4)《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540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4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7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4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49)朱小玲:《关注民生与党的执政理念新发展》,《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50)《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70~7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5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646~64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5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79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7)《列宁选集》,第4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8)《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7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9)《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6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1年3月5日。
(62)《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第7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4)吴苑华:《关切“民生”:一个不能忽视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65)《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标签:共同富裕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毛泽东论文; 时政论文; 江泽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