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图书馆是各类型文献资料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时代发展,图书馆借阅模式开始朝着电子信息检索方向发展,其空间内涵在不断地延伸,也影响了其阅览空间的设计模式。本文分析了学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功能性需求,提出学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设计方法,旨在为学生、教师学习提供一种创新阅览空间。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
时代经济背景下,学校图书馆已经由传统文献借阅模式转向为集展览、科研、交流、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科学信息技术开始替代传统的图书查找模式,并有封闭架管理形式向开架浏览形式转变,其空间性内涵的延伸,使得其空间设计中更加注重学生这一用户主体的体验,同时也倡导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更舒适的工作环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建新型的空间环境。
一、学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功能性需求
图书馆的阅览空间设计应当将空间的功能性需求考虑在内,其多样性需求主要来自资源、读者(学生)与服务三个层面中。①资源层面: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大大丰富了馆藏文献的类型与内容,传统纸质文献同数字资源一同构成图书馆的主要储藏资源类别。图书馆在阅览空间的设计中应当考虑到不同载体的文献利用与存放的需求,并区分纸质与数字资源的空间阅览形式,合理布局,同时将配套设施完善化[1]。②读者层面:学校图书馆的读者包括教师与学生,其中学生为主体,在阅览空间的设计中需将读者的心理需求与感受重视起来,将满足读者的群体性阅读与自我学习为导向,提供多样性、完善性服务。③服务层面:就图书馆的职能而言,图书馆除了提供图书资源“储藏、借阅、检索”的基本性服务功能外,还应当承担其学术性研究与学生自主学习、文化宣传与交流等一系列服务性职能,阅览空间设计需在保障图书馆基本性功能的基础上,兼顾读者与优质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二、学校图书馆阅览空间的设计方法
1、纸质文献阅览空间的设计
①藏、阅区域的空间设计
学校图书馆的现代型建筑多为“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荷载”为主的“三统一”模数化设计方式,更多的使用开放式空开关键布局[2],以实现拓展读者阅读空间的目的,更加有利于读者享受更高效率、更便捷与更流畅的阅读体验。在统一标高的建筑平面中设计藏阅布局,主要是针对藏书区域与阅览区域的空间布局划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将建筑内的空间序列及各类型流线关系考虑在内,从而设计出具备连贯性、导向性与便利性的空间布局。根据藏书与阅览区域的不同位置,可采用以下形式进行空间布局:平行式、方格式、交叉式与反射式。不同布局类型有其适用空间,在具体的设计时需结合图书馆的建筑结构、条件等创造出尺度适宜、大小相间、别具特色的空间形式。
②书架间行道与阅览家具的间距处理
图书馆的书架排列需满足采光、通风、上架、读者查阅、运输等多方面需求,开放性阅览的下书架间行道,其宽度需高于1.1m[3],保证两个人能够并排经过,满足残疾人的通行需求,图书馆的各类型架位,可根据实际条件与最低标准有所不同。
馆内阅览空间的家具排列,应当根据空间内特点进行灵活性布局,避免相邻最为的读者产生干扰,阅览的桌椅摆放应当保持适当间距,除了考虑读者使用,也需要考虑使用期间另一读者通过所需要的间隔情况,单面的阅览桌椅净宽需高于0.65m,双面的阅览桌椅最小间隔在1.3~1.5m之间。
2、数字化资源阅览空间设计
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学校已经出现了数字化文献资源,这也使得读者的阅读类型更加多样化,提供针对性文献查询、获取自主阅览空间成为数字化阅览的必然性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①文献查询空间的布局
基于读者需求获取文献时序的需求,在其布局设计中可通过“分散”与“集中”两种具体形式开展,在近馆口位置,提供带有OPAC检索系统的计算机终端[4],同时配备介绍本馆情况与藏书布局的触摸屏幕,方面读者进行文献的查询与阅读。在每一楼层的阅览空间中,可分散性的配备商量检索数字设备,方便读者的查询需求。
②电子与多媒体资源阅览室的设计
数字文献将传统阅读形式改变,读者需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开展阅读,多数图书馆以电子与多媒体配套使用的阅览形式为数字文献资源的利用提供一种空间保障。多媒体阅览室的空间模数尺度设计需以计算机设备为核心,精确计算个人的空间单元尺度,在具体设计时还需考虑到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终端线路等。一般情况下,电子阅览室的个人空间设计不应小于2.5㎡,保持在3.5~4.0㎡为最佳[5],可利用桌子挡板将个人空间分隔开来,形成一种小型的、独立的阅读空间。电子阅览室的具体桌椅摆放模式可基于其不同的需求如查询、培训、阅读等进行灵活性布局。
3、私密性阅览空间设计
私密性阅览空间的设置意义在于独立性、自主性,读者希望独处并不被打扰,能够实现放松心情、环节心理压力的目的,在学校通常会用以考试、考研等学生群体的应用,可以封闭也可以是一种过渡性空间,保证私密空间的安静。
①布置私密性阅览区域
私密性阅览区域的设计在位置选择中,需保证与藏书空间相隔不远,并与公共阅览室区别开来,与走廊、过道等原理,形成一种相对私密、安静的阅读空间。在选择此区域位置时,应当保证其背对交通空间,将试下引入到风景或其他事物中。构建私密性区域可借助家具布置形式,以家具作为隔断,并将其与其他空间的视觉联系切断,形成独立性空间。
②独立阅览空间的设计
读者在选择阅览位置时,更加偏向于选择那些独立性高的区域。在独立阅览空间设计时,可将书桌设计成U型或加入“一”字型挡板,将大区域划分为独立性小区域,挡板的高度应当略高于读者视线,降低其视觉上的干扰。
4、学习空间的设计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因此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阅览,也应当包含自习室、学习交流室等部分,考虑到学习形式的不同,在设计布局时可遵循以下原则:动静区分:将交流性空间划分为动、静两区,并将其分隔开来,避免产生干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安装吸声设备等从而实现更加静谧的空间功能;设施完备:小组讨论时,应当使桌椅摆放更加具有围合感,桌椅间距不可过大,但是也不可过小,应当有小组成员感觉舒适为宜。在讨论时,应当有辅助多媒体演示的计算机设备、网络接口、幕布、投影等工具,这样能够确保图文、视频结合,更有利于论证发言者的论点,优化讨论效果。
结束语:
图书馆的阅览空间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其应当根据图书馆的设计参数进行设计上的变化,设计人员应当做的就是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能够保持前瞻性的眼光,满足读者的需求,进一步优化阅览空间,提高读者的舒适度。科学设计阅览空间,能够扩大馆藏文献的容量,同时确保阅览空间能够得到持续使用,提高其生命力,这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宋晓丹.“大流通”服务模式下的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5,09(06):81-84.
[2]刘瑛,李军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方法[J].城市建筑,2011,07(11):14-16.
[3]王冰华,郭娟利,朱丽,孙勇,邵泽彪.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采光设计研究[J].建筑节能,2016,08(16):81-83+96.
[4]梁嘉艳.环境行为学理论视域下图书馆体验式阅览空间的设计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6,04(05):24-27.
[5]武圣英.关于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览空间设计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4,15(14):236+239.
论文作者:颜帝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空间论文; 图书馆论文; 读者论文; 文献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布局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