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丁震,付春林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丁震,付春林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综合二室)

摘要:在进行实际电路管理的过程中,对其输电线路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其实际的工作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其电力使用的稳定性也能得到保障。本文主要根据经验以及相关的理论对当前输电线路的检修一体化管理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在进行电路检修管理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其解决方式进行了完善。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

对于输电行业来说,经济的发展使得电量的使用,因此在进行实际发展过程中使得检修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如果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输电检修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提升,就会不适应当前的实际市场环境,因此当前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如何尽快的提升其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当前实行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也是当前电力企业在今后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当掐你运行检修一提计划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1实行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切实性

1.1对输电线路运行维修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虽然我国在电力系统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我国没有制定一个完善的检修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应用着建设初期的检修制度,检修人员一般是依靠以往积累的实践经验来开展检修工作,这就导致很难判断出线路的性能差异、结构组成和设备质量等,进而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此外,不完善的检修制度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让人才和资金等资源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存在于输电线路中的种种问题让人们逐渐意识到对输电线路实行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完善的电力系统,必须推进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的进程。

1.2对输电线路运行维修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切实性

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是实行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且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输电线路工程中,例如传感技术和采集技术等高新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促进了我过电力系统的发展,让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一体化逐渐步入正轨。此外,不断扩大的用电需求也推进了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的进程。输电线路运行维修一体化管理的实行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满足居民和企业的不多增加的用电需求。

2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存在的问题

2.1分区检修承包管理混乱

过去在进行电力运行检修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分区承包管理的,下属承包单位对自己所承包的检修区域的用电安全进行保障,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其片区进行检查。但是这种承包情况只能适用于过去用电范围较小的情况,使得当前如果依旧采用原先的电力运行管理会存在较大的问题,对当前电力运行以及检修之间的配合造成较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在进行实际检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能够及时的对其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确定,并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故障进行解决,而在过去的电力检修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对其进行快速的故障确定,因此使得其检修的工作效率较低,使得当故障出现时用户所花费等待检修结束的时间延长,对用户的利益产生较大的损害。根据过去的实际工作情况,由于不同分区之间经常会将责任推给临近的分区,这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利,因此在进行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使得其工作效率较低,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2.2检修人员的检修技术落后

在进行电力检修的过程中,高质量的检修技术将会使得其实际的检修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当前从事电力检修人员的素质与工作标准要求的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检修人员的素质问题使得在进行实际检修的过程中无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问题发生的位置,影响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维护的过程中的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运行检修的信息化水平低

当前电力检修以及维护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不能符合当前的实际要求。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电力进行检修过程中依然主要采用的是人力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效率较低,同时其实际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在进行电力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促进电力检修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的推进,使得电力检修以及运行得到较快的发展。

3提升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一个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

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优化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那么就必须建立一个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不仅要及时监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也要对检修计划和检修工作进行测评和优化,并且对人员进行合理安排,高效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与此同时,这个管理系统还能在综合分析有关数据、检修情况以及设备状态的基础上,帮助团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并促进输电线路中故障和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3.2重视运行检修队伍的建设,推动智能化管理

工作人员作为运行检修工作中的执行者,在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电力企业必须重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团队的建设。首先,提高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尽可能地招聘一些专业素质高且责任意识强的专业人才。其次,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并提高薪资待遇,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定期考核,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电力企业在努力加强工作团队建设的同时,也为推动企业自身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条件。因为只要运行检修团队建设的好,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就高,那他们就会努力为公司谋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新设备优化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工作,推动其智能化管理。

3.3建立一个健全的设备信息档案管理库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中的设备数量也不断增加,且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设备信息档案管理库,将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建立一个健全的设备信息档案管理库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及时更新和分析设备的运行参数、异常记录以及检修记录等,进而根据这些信息利用设备开展工作,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4建立智能保障平台

从传统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使用的是人工检

修的方式,此种方式不仅检修的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故障出现的时候,也无法进行精确的定位。人工检修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检修的工作状态。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构建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优化传统理念下的线路检修弊端。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可以在数据采集与数据传输的基础上,快速地对问题或者故障进行定位,从而帮助检修者,精确的寻找到发生故障的位置,提升检修的工作效率。市场上常见的智能化技术为1Gs技术与GPS技术。

结语

目前电力行业仍然存在诸如分区检修承包管理混乱、检修工作人员的技术较差、运行检修的信息化水平低等等的问题。因此,应转变传统电力企业输电线路运行维修的模式,实现新型的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剑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130-131.

[2]徐敏,蔡泽祥,刘永浩,等.基于宽频信息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13(28).

[3]蒲廷兵.浅析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一体化管理[J].机电信息,2013(12):169-171.

论文作者:丁震,付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论文_丁震,付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