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特点及其发展论文_李耀邦

探析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特点及其发展论文_李耀邦

身份证号码:1310251991031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当前,随着用户对信息沟通便捷性、生活环境舒适度及服务设施完善性的重视,电气设备与建筑设备的复杂性不断提高,此外建筑物高度的上升也对消防、供电、给排水等大量电气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电气系统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基于此,以电气自动化为技术支撑的智能建筑设计布局得到飞跃发展,成为楼宇自控系统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现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特点;发展

1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特点

1.1对系统和设备进行有效监控

现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其内部电气系统组件多而复杂。传统的电气设备管理方式,很容易遗漏某些设备的管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而电气自动化管理模式,则可以对系统中的各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将控制中心下达的各项指令在短时间内传达到各个系统中,并及时的将系统的反馈信息送到控制中心,从而达到高效、实时的系统管理。

1.2提升系统间的联动性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将建筑物当中的各个系统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进行统一管理。其中包括:空调、消防、照明以及配电等系统。当建筑物中出现管道爆裂等紧急状况时,系统能够自动判断出问题所在,并形成紧急的应急处理方案,适时的将灭火、紧急照明等系统打开,并自动控制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动。

1.3建筑物安全性大大提升

建筑物的电气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受到环境、人工操作以及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系统的安全事故。传统的电气管理模式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而电气自动化管理模式下,系统中的任何异常情况都会被实时监控到,并利用遥控模式及时处理,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维修管理工作人员在故障维修时出现的意外危险情况。

1.4计算准确、数据齐全

电气自动化管理模式能够对以往处理故障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并且,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库当中,这样能够很清晰的了解到以往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情况,为将来的电气管理工作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

2电气自动化控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1中央控制室

中央控制室是指由变配电直接引出的回路供电,在其内部须设有专用的配电盘,且负荷等级须高于高层建筑中的最高级别,常规情况下,系统供电电源的电压需控制在±10%,频率变化小于±1Hz,波形失真率应控制在 20%以下。中央管理计算机要设置UPS 不间断供电设备,容量主要涉及建筑设备自动化内的用电设备总和,需要时可扩大容量。此外,中央控制室应尽可能靠近控制负荷中心,离电梯机房、水泵房、变电所 20m以上。室内控制的操作台需设置 2m 距离,在设置台离墙布过程中在后台要留 2m 以上的检修距离,且做好阳光直射的防护措施。中央控制室需选择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高度保持在 25m 以上。

2.2电气监控系统

电气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多发故障,一旦发现故障及时切断工作,避免扩大故障的影响范围。电气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测量参数、分析逻辑、执行程序等。测量主要是通过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把获取的参数传输到监控系统,使监控系统对处理好测量参数后从不同角度显示出来,再对比分析检测参数及整定值,如此就能得到实时掌握保护设备运行情况的作用。在电气系统或被保护设备被逻辑判断出现故障时,监控系统需立即给执行元件传达输出保护信号,以保护装置动作,执行部分把逻辑信号放大后参照相关的指令信号来控制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参数主要涉及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相位、电量等,而数据信号、测量方式、仪表形式、控制对象缺少专业水准,尤其是执行部分主要是以接触器、电磁机构、继电器作为主要结构。电气监控系统对系统物理量参数监控广、人工操作少,因此须对系统设置独立的保护装置。

2.3电气保护

(1)直流工作与交流工作

直流电工作接地主要考虑到智能建筑内有众多计算机及多媒体等大型设备,其要求电流稳定性好、准确度高,以满足大量信息的传输、能量转化等要求。常采用较大截面的绝缘铜线做引线,将电子设备直流电接地,并与基准点相连接。变流电工作接地主要是将变压器中性点或者中性线接地,其中中性线需采用铜芯绝缘线,并保证其不外露、不能与其他接地系统混接。

(2)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现代建筑中屏蔽接地是防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措施。防静电接地是指将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或带有静电的物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网路。在干燥洁净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的摩擦都会产生大的静电,故防静电干扰也不可少。

(3)防雷保护接地

即对建筑中的电子设备、线路等做防雷保护接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严密的防雷结构。现代建筑应按照一级负荷标准设计防雷保护措施,使用25mm×4mm镀锡扁钢构成的10m×10m网格作避雷带及针带组合接闪器,使圈梁钢筋、外墙金属构件等设施与防雷系统连接,组成多层屏蔽防雷体系,以避免雷击事故和外部的电磁干扰。

3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完善发展

3.1合理选用自动化设备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就是自动化设备,因此自动化设备选用的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自动化技术的科学性和效率等等。一般情况下,可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设备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别是电磁开关、自动化和变压器设备等,属于经营设备;第二类设备主要是一些传输设备、监测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等,具体指的是电子信号转换系统和信息收集传递装置等等,通过第二类设备收集的信息可以将系统的实时动态有效的反映出来;第三类设备主要是对系统的加工设备进行控制。

3.2建立自动化的系统架构

在建筑中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时候,就应该建立自动化的系统架构,包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需要具备的功能、需要处理的问题等等,在自动化的系统架构中应该设置一些管理模块,根据实际需要,将相应的功能设置在管理模块中;根据这个自动化的系统架构还可以作为后续制度建设的依据,并且在设置相关人员的时候,也可以充分的发挥指导作用;常见的模块有数据管理、运行监控、人员管理、电力设施养护以及电气工程管理等等。

3.3环境监控

环境监控主要是对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测,还应该实时监控温度、湿度、电压和功率等等,并且建立相应的警戒线值,从而对外部环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外部链接发生比较大变化的时候,控制中心就会及时的接收到这些变化的数据,从而及时的发出相关的指令。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自动化具备提高建筑电气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电气设备的联动反应、提高电气设备管理效率等众多优势,致使其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现代建筑中,为体现现代建筑的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作用。因此,今后我们应该针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明确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丽.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2,(02).

[2]吕智慧,唐明.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03).

论文作者:李耀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探析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特点及其发展论文_李耀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