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分析论文_傅志华

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 浙江 宁波 315100

作者简介:傅志华(1976——),女,汉,本科,1996年参加工作,职称:主管营养师 单位: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研究方向:临床营养

【摘要】目的:分析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研究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原因:10例颅脑伤中枢衰竭,2例心脏呼吸停止复苏无效,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结论: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取手术室急救护理,抢救有效率明显提高,效果满意。

【关键词】手术室 急救护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R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189-01

休克主要是指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一种反应,因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细胞损伤以及代谢障碍[1-2]。创伤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均为低容量性休克。如果机体中存在大量活动性出血情况,会使休克症状加重,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难以控制出血症状,无法纠正休克。所以,需要在快速输血、输液的同时采取手术。本文主要分析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提高患者生存率,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研究组(30)。对照组中,12例女,18例男,年龄为18岁-73岁,平均为(52.34±7.33)岁;致伤原因:18例交通事故伤、8例工伤,4例斗殴伤;7例四肢伤,3例复合伤,10例腹部伤,6例颅脑伤,4例胸部伤。研究组中,13例女,17例男,年龄为21岁-72岁,平均为(52.98±7.23)岁;致伤原因:16例交通事故伤、9例工伤,5例斗殴伤;6例四肢伤,4例复合伤,9例腹部伤,7例颅脑伤,4例胸部伤。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含心脏起搏、基本止血、呼吸机支持以及抗休克等措施。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急救护理:1心理护理。通常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严重且进展快,手术会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源,患者易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过于担忧手术。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关心患者,沉着对待,获取患者信任,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并说明手术安全性、重要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术前准备。在患者入室以后,取患者仰卧位,并及时给氧。使呼吸道保持通畅,患者入室以后,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或者是紧急气管插管,插管、吸氧期间需要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时清除,防止由于误吸而导致窒息。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急救药物输入,一条用于血容量扩充,如果有需要采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及时扩容,液体可以选取平衡液,然后输入代血浆或者是全血浆。对患者尿量以及性质进行严密观察,并对患者每小时尿量做详细记录。3体位护理。对于休克患者,下肢需要抬高20°-30°,头部抬高10°-20°,这有助于下肢静脉回流、呼吸道通畅,促进回心血量增加。对于四肢伤患者,需要及时使用止血带进行结扎止血,并对止血带使用时间做详细记录;对于开放出血患者,使用弯血管钳钳夹活动性出血点,充分止血。4麻醉护理。协助麻醉师完成患者麻醉诱导,并配合麻醉操作,确保患者手术体位正确,将肢体固定好,注意患者保暖,对准灯光,连接负极板、高频电刀以及吸引器。5术中护理。术中需要对患者尿量进行严密监测,尿量是判别肾脏毛细血管灌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严密监测尿量并做好出入量记录,能为患者手术室抢救提供参考依据。在库存血大量输入过程中,每输完1000ml,给予10ml 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使得枸缘酸得以中和。患者在输入库存血以前,需要加热库存血至32℃,避免患者体温过低而使病情加重。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输液速度以及中心静脉压等进行严密观察。6手术配合。手术配合主要目的是及时止血,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所以应尽量简化手术步骤、快速操作。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术中操作步骤,积极配合医生手术工作,确保器械准确传递,防止对手术产生影响。一般患者手术较为紧急,且创面大、出血量多,术中所需敷料多,需要对器械、敷料进行仔细清点,在确认后才能结束手术。7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以后,协助医生将伤口包扎好,术后患者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室温维持在24-27℃左右,对于危重患者,可应用呼吸机,给予肌松剂,使得氧耗减少,并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送患者回病房。

1.3 疗效评价

抢救后,患者休克症状消失,一般医学参数恢复正常,即为治愈;抢救后,患者生命指标明显好转,一般医学参数基本恢复正常,即为有效;抢救后患者死亡,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4.812,P<0.05,有统计学意义。死亡原因:10例颅脑伤中枢衰竭,2例心脏呼吸停止复苏无效,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中,低血容量休克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增加手术室工作负担。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手术室需要做到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及时抢救[3-4]。同时需要按照护理人员技术专长、特点分工,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病情危急,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止血;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接到通知单以后,快速做好术前准备,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手术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应急能力、急诊观念,提高患者成功抢救率。洗手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素质,了解手术步骤、手术方式以及操作技巧,积极配合医生手术操作,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手术病理标本需要妥善保存。术中,巡回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确保管道通畅,并对出血量进行评估,为患者抢救提供参考依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以及相关制度,对于医生口头遗嘱,在执行时需要复述一遍,防止发生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手术室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急救知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生抢救,这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取手术室急救护理,抢救有效率明显提高,效果满意,与顾琴[5]研究结果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瑞霞.浅谈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70-171.

[2]鲁静,王玉霞,张小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08(09):334-334.

[3]熊秀萍,董德胜,周孟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52-153.

[4]梁玉议,欧惠群,梁世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护理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14):111-113.

[5]顾琴.56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4):18-20.

论文作者:傅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  ;  ;  ;  ;  ;  ;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手术室急救护理分析论文_傅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