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让我安静一会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让我论文,会儿论文,安静论文,妈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听我的话,积木又倒了吧!” 宝宝心里话:每次专心在玩,妈妈总要指手画脚,还非要按她的主意来,我承认,她那一套主意可以搭得很稳,可妈妈,你不觉得老是搭个城堡、搭个宝塔,很没劲吗?我就是想随便搭个巨人、搭个怪兽,可每次都会被拦下来,我不想玩了,妈妈又拼命鼓动我玩,她想干吗? 专家解析:不管是搭积木、玩拼图还是捏塑橡皮泥,妈妈都爱当“现场指导员”,希望宝宝不走弯路,一次成功,对宝宝旁枝斜出的想象和尝试持粗暴打断的态度。若妈妈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改变,不仅会引发一系列母子冲突,还让宝宝对探索迅速失去兴趣,进而对游戏本身失去兴趣,这也是妈妈不愿看到的吧。为何不能让宝宝自由发挥?积木不倒下来几次,宝宝怎么能体会放低重心和平衡的重要性? “你在幼儿园吃啥了?吃得这么少,真吃亏!” 宝宝心里话:幼儿园今天吃啥,我哪能记得?吃得多肚子不舒服啊,干吗老羡慕人家吃得多,长得胖? 专家解析:妈妈关心幼儿园的伙食没有错,但宝宝显然没有家长这么关心营养搭配的问题,这也导致宝宝回答“在幼儿园吃啥”时的茫然态度。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现在幼儿园会公布每周菜谱,妈妈据此提前告诉宝宝:“今天有你最喜欢的饺子!”“星期三的排骨莲藕汤也是你爱喝的!”有期待就有可能有好食欲。 “为啥不肯吃胡萝卜,胡萝卜很有营养啊……(以下省略1000字)” 宝宝心里话:胡萝卜有难闻的气味,妈妈不知道啊!她越是说不吃胡萝卜晚上会看不见东西,会皮肤发痒,我就越是想看看有没有这回事!没这回事!真是的,他们大人喜欢吃的东西,就以为我们小孩儿也一定喜欢吃! 专家解析:在饮食的偏好上,宝宝一向体会到妈妈粗暴的干涉,让他们体会到自我意志的渺小。很多宝宝犟着不肯吃胡萝卜,就是想跟妈妈做一次无形的较量。其实,能补充胡萝卜素的食材很多,为何不试试番茄、黄色甜椒、鸡肝和杏干呢? “你这穿法是奶奶的主意吧?真土气! 宝宝心里话:你让奶奶照顾我,自己很少管我,还老挑奶奶的刺!我就喜欢穿奶奶买的衣服,搞脏了也不心疼,哪像妈妈买的贵衣裳,弄脏了她就要骂我。 专家解析:两代人之间育儿观念有分歧,不要在宝宝面前抵毁。这位妈妈的讥嘲,严重伤害了宝宝对奶奶的感情。换一种说法是不是更妥帖呢?“奶奶给穿的衣服鲜亮宽大,骑小自行车时穿很舒服,你有没有兴趣试试妈妈买的衣服?很时髦呢。”衣着审美的确立,可以慢慢地渗透,不用对目前的状态全盘否定。 “小轩能让大家都听他的,你为什么不行?” 宝宝心里话:我当小跟班本来也蛮开心的,妈妈干嘛非让我也去当头儿呢?干啥她都要让我当第一,累都累死了。 专家解析:在与小伙伴的关系上,其实不存在“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说法,妈妈的好胜心太强,偏偏宝宝又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就很容易起这种冲突。其实,妈妈在宝宝的交往上起一种“观察、帮助”的作用,而不是动不动驱赶宝宝成为“交往的核心”,可能更利于宝宝收获自信和快乐。 “你以为我家儿子有多省心?上周还尿床来着!” 宝宝心里话:干吗老揭我的丑?你就看不得阿姨表扬我一回? 专家解析:宝宝不懂妈妈这是谦虚——中国人的谦虚就是不能顺着外人的口气夸自家宝宝,非得马上找出宝宝的弱点来灭掉人家的羡慕嫉妒恨。宝宝哪能体会到妈妈这么说,纯粹是为了拉近和其他家长的关系?他会觉得妈妈冒犯了他,揭发了他最丢脸的隐私。还是为宝宝的尿床事件保个密吧,要知道,在超过两周岁的宝宝眼里,这是最伤自尊心的一件事。 “你看有女儿多好呀!我就想要个粉嘟嘟的小闺女。” 宝宝心里话:妈妈总是嫌弃我淘气、闯祸,我晓得,她对我可不满意了!为什么在她眼里,我干啥都没有女宝宝们讨喜?太让人伤心了! 专家解析:敏感的宝宝以为“夸人就是贬己”,他不懂妈妈的恭维式说法,是成年人交往的“润滑式对谈”之一。她是在夸奖别人家的女儿,可也没有觉得她虎头虎脑,精力充沛的儿子有什么不好,更没有“恨不得拿我家儿子换你家女儿”的意思。看到宝宝不高兴,妈妈应反思下自己,下次夸人家宝宝能否换种说法呢?“你看你家公主活泼又可爱,我家儿子也是个人缘好、懂谦让的小绅士呢,让他们在一起玩吧!” “奶奶偏疼哥哥谁都看得出,你跟跟你爹一样没用!” 宝宝心里话:我又不能决定奶奶偏疼谁,这又不是我的错。你们大人干吗把心里的气都出在我身上? 专家解析:要不要点醒宝宝,祖辈有偏心,并没有一碗水端平?千万不要!更没有必要以火暴言语让祖孙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相反,如果宝宝感觉到“奶奶偏疼哥哥”很伤心,妈妈应当从中做调停工作,必要时,可以说些“无中生有”的鼓励话,比如:“上次你帮奶奶擦桌子,奶奶夸你比小哥哥还强!”“奶奶跟街坊说,小孙女能帮爷爷敲背了,可贴心了。”心理学上有“投射效应”一说,即先入为主的印象,会让你看同一个人的同一行为印象大改,宝宝对奶奶有了亲近感,祖孙之间的关系才能从疏离到亲密。 “人家都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你怎么还在掰手指头!” 宝宝心里话:人家的妈妈还是博士、大学教授呢,你怎么不跟人家妈妈比?说我笨,怪你生得笨呀! 专家解析:到了幼儿园大班,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攀比免不了让有些妈妈急火攻心,于是各种催促、指责、打击应运而生。妈妈应注意此时避免用“你这么笨,到了小学可怎么办呀?”“你学得这么慢是不是要去测下智商?”这样怀疑宝宝能力的话。要知道,超前学习必然会令相当一部分宝宝出现跟不上的情况,这是因为宝宝的大脑、手指发育还没有准备好,一到6周岁,超过90%的宝宝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拼音、写字变得顺溜了很多,这恰恰是宝宝在6周岁之前要花好几倍的力气,也学得很吃力的部分。可见,成长有时是需要耐心等待的一件事。给宝宝过早贴上“你真笨”的标签,除了打击他的自信,还有什么好处呢? “老师又没有表扬你!你怎么这么不讨老师欢喜?” 宝宝心里话:老师就喜欢爱笑爱说、长相漂亮的小女生,你又没有把我生得漂亮,还怪我!还有,干吗要围着老师转?我最讨厌小马屁精了! 专家解析:如果发现老师对自家宝宝关注少,这种指责性的说法不但会引发宝宝反感,而且对改善师生关系毫无益处。要知道,就算口头上对“小马屁精”很不屑的宝宝,其实也对老师的关爱充满憧憬。高明的妈妈应尽量避免将老师的关注引向“宝宝长相漂亮”“会见人说话见风使舵”上(事实上大部分有师德的老师也不会如此),应当对拓展师生关系有建设性的建议,可以让宝宝观察其他宝宝的做法:见老师忙不过来时主动帮忙,关心班级的事务,遵守纪律……相信老师对宝宝的鼓励和赞赏也会多起来的!妈妈,让我安静一会儿_亲子成长论文
妈妈,让我安静一会儿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