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桥工程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其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并且施工工期也较长,因此其施工管理以及技术管理的难度也就随之增大。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路桥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些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常见技术问题;控制措施
1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1 路桥路基路面的开挖填筑和压实
在路基填筑前,做好各项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纵向挖掘法、混合式开挖法以及全断面横挖法是当前道路桥梁路基开挖的主要三种方式。但是在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分类开挖,并且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加强对路床的施工。在进行路堤的填筑时,其通常有混合填筑法、分层填筑法以及竖向填筑法等三种方式来进行施工。
1.2 路基的防护
路基防护有常见的两种:路基坡面防护和路基冲刷防护。当前在施工当中,石砌圬工防护是较为常用的防护技术,其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路基破面来采取不同的护坡方式,并对路堤的边坡使用混凝土预制块来进行防护,而路埑则是采用的连片带窗孔的墙型护坡技术。为保证路基稳定,应对易受水流或坡流冲刷的路基边坡进行有效防护。
2 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准备工作
提前做好模板的加工与制作,施工模板应采用足够刚度的槽钢,支模前应进行模板安装及摊铺位置的测量工作。模板的安全需要确保其稳定性,以及能够承受振捣以及混凝土摊铺的负载。在金雄混凝土的运输时需要避免出现漏浆和离析现象。
2.2 布料与摊铺
桥面混凝土施工的布料、摊铺与路面施工有相似之处,应避免结团现象,使用钢纤维分散机等。在正式进行摊铺作业之前,要先在路面上进行洒水,但要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在摊铺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保有专人来指导卸料,并且要不断的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
3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施工工序
3.1 护筒的埋置
护筒的埋设是公路桥梁施工当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第一个施工工序。首先要利用全站仪这一测量工具来进行坐标放样,从而科学的确定灌注桩的中心平面位置,并对其位置进行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护筒的埋置。在埋置过程中要保证其护中心线与桩中心线的一致性。由于灌注桩的直径通常要小于护筒的直径,因此要采用6毫米的钢板卷制作成的护筒,在埋置时还需要确保其顶部埋置的高度要高于原地面约0.3米,而其埋置的深度需要大于1.5米。技术人员在进行护筒的埋置过程中须保证护筒的准确、垂直以及稳固,并且要将护筒的四周和底部并用粘质土填塞。
3.2 泥浆的制备与护壁
悬浮泥渣以及护臂是灌注桩泥浆的主要作用。在进行泥浆制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图纸来进行泥浆的调配。在调配当中需要注意泥浆的粘稠度,不可太稠也不可太稀。在制备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碎土质,之后再护筒当中放入粘土,并利用冲击锥进行冲击,待其变成泥浆后即可进行钻孔作业。
3.3 钻孔清孔
(1)首先在进行钻孔清空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安装钻机。
(2)钻孔。在进行钻孔过程中若是遇到障碍物就要使用粘土来填平表面,之后再进行钻孔作业。在钻孔过程中要进行施工过程的记录工作,同时对土层的变化进行认真的观察,并加强泥浆质量检测工作,认真核对地质剖面图。
(3)清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完成钻孔作业之后要对孔深以及孔径进行严格检查,之后再进行清孔。通常采用掏渣法、抽浆法以及换浆法等方式来降低孔底的沉淀厚度。
3.4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安放
在保证钢筋骨架原材料质量合格之后要根据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来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并待其成型之后使用吊车来进行安装。在吊装作业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来采取单点吊以及双点吊的方式来进行,要确保吊点位置的合理性,从而避免钢筋笼出现变形。
3.5 灌注
灌注混凝土是在钢筋笼吊装之后完成。但是子进行混凝土灌注之前,技术人员需要进行二次清孔,将桩底沉淀的泥沙清理干净,并对孔底沉淀物的厚度以及泥浆的指标进行检测,待其符合要求之后则需要立即采用搅拌车配合漏斗的方式来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作业,同时在关注过程中需要保证导管下口与孔底之间的距离在40厘米左右。技术人员在灌注时需要对混凝土的顶面高度进行检测,保证导管埋深的深度。在混凝土进入钢筋中大鱼1米时要合理的提升导管,在将近两米时需要放慢混凝土的灌注速度,避免对钢筋笼造成影响。在即将结束混凝土灌注时,要保持导管的高度,使混凝土的强冲击力,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压力。
4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4.1 体外预应力加固原理
体外预应力就是把预应力索放在梁的主体结构之外,只通过两端能锚固以及梁中的转向装置与梁体相连。应当在主题结构之外进行预应力筋的布置。体外预应力通常都是由多跟钢绞线组成而成的,其加固施工一般情况下都是在侧梁的下部或者是梁底进行预应力加紧钢丝索的增设或是对预应力粗筋进行补强,并将其锚固在梁的两边。并且在加固的过程中可设置联结构建来使梁体与预应力拉杆之间形成一个体系。在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体外预应力施工时,其主要是利用预应力残生的反弯矩来讲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体校,以此来达到降低荷载的作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通常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路桥工程,其具有卸荷、加固以及改变结构内力等方面的作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体外预应力索、管道和灌浆材料,体外预应力索的锚固系统,体外预应力索的转向装置。
4.2 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
在安装预应力筋前,首先要检查各种锚具是否能正常工作粗钢筋的螺杆和螺母要逐个试拧,达到每个丝头在不加力的情况下,以手拧动就可将螺母拧至全程。分别采用两根粗钢筋和斜杆来最为水平筋以及斜筋来作为型钢,首先需要将水平滑块与斜筋固定在一个位置,并且利用临时支架来讲滑块固定在垫板上,之后穿入水平筋。在进行穿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却确保两端的丝头长度相等,并且需要对滑块位置的预留滑移量进行检查。在施工当中,针对于横向收紧水平筋产生的预应力体系,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实际的要求来将斜杆焊接在梁端的锚固板上,并使用夹杆焊的方式来将水平筋焊接在斜筋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将水平拉杆用木板垫起,最后进行锁紧装置的安装工作,从而降低垂度。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通常可按照张拉的位置分为沿着水平筋方向的梁底张拉以及斜筋方向的梁顶张拉作业两种方式。一般来说,由于张拉设备及操作人员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梁同时张拉,但对于同一根梁的两侧预应力筋应尽量做到同步张拉,以保证梁两侧的钢筋具有相等或相近的预应力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路桥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加高,并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不仅需要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同时还需要在分析施工单位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严格的按照工程设计来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明亮,刘晓进.刍议路桥工程施工常见施工技术探讨[J].工业c,2016(9):00179-00179.
[2]张志建.公路桥梁施工中几种常见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35):72-73.
[3]叶华文.探讨路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4]刘中波.路桥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5(6).
论文作者:万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路基论文; 钻孔论文; 体外论文; 泥浆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