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精彩部分与低潮交替中向前迈进--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_帝国主义论文

在最精彩部分与低潮交替中向前迈进--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_帝国主义论文

在高潮和低潮交替中向前发展——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低潮论文,发展规律论文,高潮论文,共产主义运动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苏联相继发生的剧变标志着二战后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那么,到底社会主义运动还有没有希望?回顾社会主义运动150年的奋斗史,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必将再度从低潮走向新的高潮。

一、国际共运已经经历了四次高潮和四次低潮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由于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对立和统一却不可能是笔直的,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运动,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同其他事物一样,社会历史也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以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这样,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更是这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至今近150年里,大体经历了四次高潮和四次低潮。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而且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家,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就开始把它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于1847年成立了无产阶级第一个革命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起草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不久就迎来了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这场革命虽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但是已经走上历史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因而出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了德国三月革命并密切注视和指导了欧洲各国革命的发展。但是,随着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的失败,各国封建势力向起义人们发动了全面进攻,到1849年,这次革命失败了。由于“同盟”内部的分裂和反动派的镇压,“同盟”已无法开展活动而于1852年11月7日宣布解散。从此国际共运进入了长达10年之久的低潮时期,这是第一次低潮。

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但却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席卷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全盛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起来,1857-1859年发生了席卷欧美各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又尖锐起来。1859年7月爆发的伦敦建筑工人大罢工打破了1848年革命以来欧洲工人运动的沉寂局面,欧美各国工人运动又高潮起来。为了加强各国工人斗争的国际团结,共同对敌,于1864年9月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成立后,推动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成功地开展了反对各种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在第一国际推动下,于1871年3月巴黎公社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达到顶点。但是,由于公社领导上的错误,梯也尔反动政府反过来对公社社员进行了疯狂镇压,先后有3万人被杀害,5万人被捕,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失败了。各国反动派掀起迫害“国际”的浪潮和巴枯宁阴谋集团的分裂活动,1876年7月第一国际由于不能开展正常活动而宣布解散,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度进入长达30年之久的低潮时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从德、美国开始了以电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使资本主义开始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由于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从德国开始,陆续法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各国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普遍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并于1889年建立了第二国际。但是,这个时期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没有发生过革命,资本主义处于“和平”发展时期,无产阶级进入为未来革命进行准备的时期。长期的和平环境,使社会主义政党内的机会主义和改良主义日益滋长起来。恩格斯逝世以后,出现了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并很快在第二国际各国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在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导致第二国际破产,国际共运进入低谷。当时,第二国际所属24个社会民主党中有23个背叛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投入本国资产阶级的怀抱,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只有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少数革命左派还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为社会主义而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严重危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三次高潮是由列宁创立和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发动的。列宁适应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坚决斗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不同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了一条正确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利用帝国主义大战造成的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于1917年相继进行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在俄国十月革命推动和指引下,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芬兰(1918年1月)、保加利亚(1918年9月)、德国(1918年11月)、匈牙利(1919年1月)等国先后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亚非拉美很多国家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在革命风暴中欧美出现了一个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化潮流,先后有17个社会民主党改组,分裂或联合成共产党,亚非拉很多国家成立了共产党。在各国普遍建立共产党的情况下,于1919年3月成立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又出现了第三次高潮。但是,在这次革命高潮中,芬兰、德国、匈牙利等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都失败了,只有俄国苏维埃政权经过3年国内战争,粉碎了14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了十月革命成果和新生苏维埃政权。随着德国、保加利亚、波兰革命的失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又转入低潮,即第三次低潮。资本主义世界摆脱战后政治经济危机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而由于共产国际一些领导人被胜利冲昏头脑,对形势做了错误估计,强制推行“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国际共运和各国共产党受到很大损失。但是,苏联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胜利。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此基础上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新的强大的革命风暴,苏联人民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欧亚11个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以及战后初期,苏联、东欧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在完成民主革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及以后连续发生的波匈事件,中苏大论战,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从70-8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又连连失误,以致发生了1989-1991年的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严重的曲折,走入低谷。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并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乘胜前进。

上述可见,从1848年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是在高潮和低潮交替中向前发展的;当前出现的低潮,也只是国际共运高潮—低潮—高潮循环往复的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低潮中蕴育着高潮,并一定会走上新高潮。

二、国际共运中高潮和低潮交替出现的客观和主观原因

从1848年开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在世界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而展开的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伟大斗争。在这个斗争过程中,因客观和主观原因,出现高潮和低潮有其客观必然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首先,从客观方面看,国际共运出现高潮和低潮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时而激化时而缓和的规律决定的。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经济关系上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家生产目的与实现这一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和激化。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经济上必然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陷入大规模的失业、贫困、饥饿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激化;为向其他国家转嫁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又加剧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冲突。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激化,表明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无法解决的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无产阶级头脑中的反映,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运动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并不是直线式的越来越激化,而是曲折的,时而激化,时而缓和。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的能力。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经过调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得到缓和,这一矛盾以往都是通过危机和战争来解决的。

从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经历了四次激化和四次缓和。①1848年革命主要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矛盾激化,同时也包含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经过1848年革命,这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迅速发展的时期。②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相继展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激化起来,普法战争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表现。经过普法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又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迅速发展的时期。③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生产力的发展,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激化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一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又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和迅速发展的时期。④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完成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激化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一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二战之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又出现了一个比较长期的相对稳定和发展的时期,其间虽然也发生过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但由于国家调节的加强,而没有引起战争和革命。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节的能力,虽然会时大时小,但从总的趋势上看会越来越小;资本主义矛盾时激时缓,但从总的趋势上看会越来越趋向激化和加深,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从而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激化和缓和交替出现的规律性,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潮和低潮交替出现的客观原因。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国际共运出现了高潮,而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缓和时,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遭到限制和镇压,国际共运出现低潮。

其次,从主观方面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高潮和低潮也是由国际共运自身的力量和领导决定的。国际共运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斗争。因国际共运的高潮与低潮,不仅取决于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发展的状况,而且取决于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发展的状况。在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方面最主要的是领导和力量状况。

毛泽东说的好:“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是不失败的。”①一般革命是这样,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也是这样。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武装起来的党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才能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而党内的机会主义领导只能引导革命和建设走向失败。150年的国际共运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伯恩斯坦的机会主义导致第二国际破产和国际共运的大曲折,而在列宁主义的理论和路线引导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在二战后,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斗争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而国际共运中的“左”倾路线又使社会主义发展耽误了20年,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距更大了。而由“左”变为右,又导致了苏东剧变,国际共运又出现大曲折。

毛泽东又说:“在社会斗争中,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②在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在整体上,资产阶级力量比无产阶级力量强大。为了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在局部上造成无产阶级比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形势。否则就会失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的战胜资本主义,最后取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的力量包括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人数,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综合国力以及拥护社会主义的人民群众的力量。

国际共运的高潮和低潮的交替出现就是上述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国际共运为什么会走向低潮呢?从客观方面说就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出现缓和,摆脱了政治经济的危机而走上稳定和发展的时期;从主观方面说,往往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中的机会主义领导,或由于革命力量的弱小而被镇压下去。国际共运又为什么会走向高潮呢?从客观方面说,一般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而出现危机和战争的时期;从主观方面说,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前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并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在局部上造成了无产阶级力量占优势,因而取得了胜利。可见,国际共运中高潮与低潮交替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

三、当前国际共运由低潮再度走向高潮的历史必然性

国际共运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在其发展中总是由高潮到低潮又到新的高潮以至最后在世界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是一个波浪式发展的链条。当前国际共运能否由低潮再度走向高潮,我们先看看历史。

从历史上看,国际共运由低潮又走向高潮最突出的事例,是本世纪初那一次国际共运由低潮到高潮的发展。如前所述,1895年恩格斯逝世以后,伯恩斯坦借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新情况,公开修正马克思主义,并迅速在第二国际各党中占居了统治地位。因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除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和少数革命左派外,全部放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投入本国资产阶级怀抱,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导致第二国际破产,而使国际共运陷入严重的低潮。那么,国际共运又如何走向高潮的呢?从客观方面看,就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而发生了帝国主义战争,造成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形势。从主观方面说,最主要的是以列宁为首的革命左派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为社会主义顽强斗争的结果。第一,列宁及时总结了第二国际破产的经验教训,划清马克思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界限,澄清思想是非;第二,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和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批判修正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党制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和策略;第三,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彻底决裂,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第四,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掀起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暴,国际共运出现了新高潮。

当前国际共运由低潮再度走向高潮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从客观方面看,第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发展没有消除它固有的各种矛盾。即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内部的矛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些矛盾的调节,并不能消除这些矛盾,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些矛盾必然会不断加深和激化。第二,要看到,已经被“和平演变”过去的苏东各国也不像原来想像的那样顺利,国家经济混乱,社会动荡和民族冲突存在着长期化、扩大化趋势,这就必然造成整个欧洲的动荡不安。这就是说,从客观方面说,资本主义固有的各种矛盾依然存在,并有日益激化和深化的趋势,总有一天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出现革命的形势。

从主观方面说,当前国际共运处于低潮,不是彻底失败。第一,中国、朝鲜、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仍在为社会主义而斗争。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必然会总结这次陷入低潮的经验教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制定新的革命和建设的路线和政策,克服面临的困难。

上述客观和主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必定能使国际共运走出低谷,迎来新的革命和建设高潮。

毛泽东说:“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③又说:“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是④国际共运就沿着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的规律,亦即高潮——低潮——再高潮,再低潮,再高潮,直至在世界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

注释:

①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页、第38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第38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0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在最精彩部分与低潮交替中向前迈进--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_帝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