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长坂坡医院 湖北当阳 444110
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2组均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静滴丙泊酚。结果:观察组麻醉后T1、T2及T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2组麻醉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1h、3h、12h及24h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NE、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与对照组1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时静滴丙泊酚,剂量标准为OAA/S评分III级最佳,对患者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局部神经阻滞麻醉;镇静深度;用量;外科手术;应激指标;应用效果
外科是医院特殊的科室,该科室收治患者疾病类型较多,多数患者需要行手术治疗。为了探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70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014年11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0-65)岁,平均(54.36±3.45)岁,体重(43-84)kg,平均(63.79±4.31)kg,手术时间(1.5-3)h,平均(1.91±0.84)h。手术类型:胸外科手术8例,普外科手术9例,神经外科手术10例,其他3例。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1-66)岁,平均(55.09±3.51)岁,体重(42-85)kg,平均(64.08±4.35)kg,手术时间(1.41-3.03)h,平均(1.90±0.82)h。手术类型:胸外科手术8例,普外科手术9例,神经外科手术10例,其他3例。纳入标准:(1)符合外科手术治疗适应证者[6];(2)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I-II级。(3)术前均未见明显认知功能异常。排除标准:(1)不符合外科手术治疗适应证者;(2)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治疗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患者对诊断方法等知情同意。
1.2 方法
在臂丛神经或颈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尿常规等,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动态监测患者BP、SpO2及ECG水平。臂丛神经阻滞患采用25-35mL浓度为2%利多卡因(山东华信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907)混合0.5%布比卡因(安徽威尔曼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73)混合液;颈丛阻滞患者选择20mL浓度为2%利多卡因混合0.5%布比卡因。待局部神经麻醉阻滞成功后对照组静滴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79),剂量标准为OAA/S评分IV级;观察组静滴丙泊酚,剂量标准为OAA/S评分III级,在0.1-1ug/kg剂量范围内进行调节,直到达到预期的镇静深度,治疗过程中不使用其他任何镇静、镇痛药物[7]。
1.3 观察指标
(1)生命体征。采用Datex-Ohmeda多功能监护仪动态监测、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5min(T1)、10min(T2)及30min(T3)平均动脉压(MAP)、HR及SpO2水平[8]。(2)认知功能水平。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测试剂及眼动测定2组麻醉前、麻醉后1h、3h、12h及24h 后认知功能情况,检查时患者坐在软椅上,全身肌肉放松,闭目[9]。(3)应激水平。2组麻醉前、后静脉抽取5ml静脉血,采用双抗体法放射免疫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皮质醇(Cor)水平[10]。(4)安全性。观察2组麻醉后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呼吸抑制、寒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麻醉前、后MAP、HR及SpO2水平比较
2组麻醉前MAP、HR及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T1、T2及T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麻醉前、后MAP、HR及SpO2水平比较()
3.讨论
外科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围术期需要进行有效的麻醉,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是外科手术患者中常用的麻醉方法,该麻醉方法不仅能完成手术治疗需要,还能消除患者手术期间产生的焦虑、紧张及烦躁不安情绪,能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其他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提高患者手术中的舒适度,但是患者手术时选择合适的镇静深度及用量尚存在较大的争议[11]。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患者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时静滴丙泊酚,剂量标准为OAA/S评分III级最佳,对患者的应激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桑本玲,李家新.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6,15(9):945-950.
[2]张云慧,顾新宇,刘清仁,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3):228-230.
[3]周南,高明涛,于冬梅,等.基于脑电双频指数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在泌尿外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22):3455-3457.
论文作者:朱大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论文; 手术论文; 外科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水平论文; 局部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