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论文_张慧琴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论文_张慧琴

张慧琴 甘肃省永昌县幼儿园 737200

一个好友在朋友圈里晒她4岁女儿写给她的生日卡:“妈妈,生日快乐!您辛苦了,我长大了要好好孝顺您,让您开豪车住豪宅,凡是爸爸不能为你做到的,我都会为你做到!”一个母亲,在她大舅姥爷的死讯到达时,对她5岁的儿子说:“你还记得前几天我们看望的那个太姥爷吗?”孩子眼皮都不抬地说:“他死了是吗?”母亲说:“你怎么知道的?”“我当时看到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母亲接着问:“你有没有觉得他很可怜?”儿子说:“我们将来不都得这样吗?”

我常讶异于孩子说的中国式“大人”话,它不是孩子冒出的被戏称为“小大人”的神来之笔,而是那种特别程式化特别口号化的话。在中国,成人总是以某些自以为是的“强声源”遮蔽孩子们所谓的“杂音”,以成人的“一厢情愿”扼杀孩子的话语权。谁知道,当孩子说出“让您开豪车住豪宅”之时,孩子思想的背后真正“站着”什么呢?[1]“模仿大人说”之所以很叫座、有市场,离不开根深蒂固的传统、应试和功利等诸多因素的“合谋”。很多时候,教育就在这样的“合谋”中,在竭尽全力与小心翼翼之间,遮蔽了生命的灵性,给了孩子一个死气沉沉、严丝合缝的世界。

250年前,法国教育家卢梭就明确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以前像个孩子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

上幼儿园的小姑娘趁母亲不注意偷穿母亲的高跟鞋,对着镜子“描眉画眼”,告诉母亲她要化成“武媚娘”那么漂亮;一年级男孩给心仪女孩写的情书被曝光:“妞妞,你跟我结婚吧,我让我爸给我们买一套房。”三年级女孩在作文中写道:“公主与前男友有了孩子,王子帮她打胎,最终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名5岁女孩为了能当班级舞蹈的领舞,央求妈妈去“走后门”,原因是她知道妈妈和班主任是同学;一个小学生特别喜欢亲戚开车去接他,因为那个亲戚有个好车,让他觉得“有面子”;听说爸爸因交通违章被开了罚单,需要重新去学交规,一个不满6岁的孩子说出的话令父母震惊:“你们送点礼给警察不就不用学习了”……

可以发现,一些孩子在盲目追随和模仿中,出现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交际成人化﹑言语成人化﹑穿衣打扮成人化和心理成人化等一系列令人痛心的现象。而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从茫茫词海里面拎出一个“伪成人”来提醒孩子,不会在某章某节自动为你勾出红线,提醒孩子们。成人在有意无意之间,纵容了孩子们“伪成人”的恣意蔓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刻意地去教,孩子们自然就会在无意间吸纳着成人的语言,再加上电视媒体给儿童提供了更为复杂的“成人故事”,所以,幼儿对成人语言的早期使用是一种必然现象。身为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者,尼尔·波兹曼认为,正是现代传媒影响才使童年过早“消逝”。他说,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伪成人”化,实在令人痛心和尴尬。

能不能就让孩子自由放松地说“孩子话”呢?不宏大、不空洞、不冗长、不遥远,但这些话会让你笑,让你暖,让你思考,让你通向那个小小的内心,看到里面最真实的喜怒哀乐。他可以幼稚一点,也可以笨拙一点,但他可以按他的节奏和方式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就算他说得语无伦次,说得天真可笑,但是,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表达了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有什么不好呢?

是的,我们何必强求孩子们舍弃“孩子话”,而非要说大人话呢?“孩子话”里面才包含着很多看似没有意义,但很珍贵的东西,没有了它们,我们的成长就不完整,就无法把珍贵的东西从少年带到中年。把孩子牧养在言语的沃野上,牧养在儿童视角下的言语环境中,让孩子“我口说我心”,让每个词语的蹦出,每个语气的起伏,每个思维的萌生,都渗入孩子本身的特质,都是“非他莫属”的,这才是成人和教师的责任和聪慧所在。

比如, 一个2岁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他的小胳膊一伸,然后说:“妈妈,睡在我的手上。”还比如,一个男人为妻子准备生日“惊喜”时,问5岁的女儿应该怎么做。“我不知道”,孩子说。“那我们怎样表达爱呢?”她的答案是:“你和他们玩啊”。说的多好呀,所有的父母都在试着买孩子的爱,给他们贵重的礼物,给他们所有的东西,然而最重要的是陪伴——你如果想表达对他们的爱,那就和他们在一起。

马克斯·范梅南《理解儿童的可能性》里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什么样的世界值得我们努力向孩子们推荐?有一些教育者认为自己已经接受了完美的教育,所以,他们试图把一整套信念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这样的教育必然会演变为压制和操纵孩子的教育活动,他们不过是向弱小的孩子展示成年人的权威。因此,真正“完备”的教育应该把孩子看作是“不完备”的。”的确,好的教育就是要从孩子们的不完备开始,让教育多一点“俗骨”,多一点“日常”[2],就是要孩子说他在这个年龄段应该说的话,尽管那可能不是最正确的话,似乎随便一阵风就能吹走它们,然而“我说故我在”,即使微弱如虫鸣,也会有它的轨迹,也会“生长”,在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教育就是做一个更好的自己——至少能够做一个能发出自己声音的自己,一个不急于长大的童年。率性而出的那些话,可以幼稚一点,也可以笨拙一点,但是通向真实的自我,可以看到最自然的“山山水水”。就算她不知道豪车豪宅,就算她无法给妈妈买最精美的物品,但是,她表现出最本真的自己,而这不正是新课改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吗?

参考文献

[1]李之龙 从众生中“拎”出真正的自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3),1。

[2]朱永通 日常的教育[J].教师月刊,2015,(4),12。

论文作者:张慧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0月总第2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论文_张慧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