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州环古城河慢行系统规划为例
万浩然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摘 要】老城区拥有建设慢行交通的独特优势,然而现阶段零散的老城区慢行却并没有在缓解老城区日益恶化的交通、提供居民活动场所、增强老城区活力上提供支撑。本文在分析老城区现状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立足整体思维,以苏州环古城河慢行系统规划为例探索了老城区融合性慢行交通的营建。
【关键词】融合性 慢行交通 苏州环古城河
慢行交通即为最高速度在15km/h以内的非机动交通,主要包括步行、自行车两种。近年来,慢行交通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交通体系中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老城区因其自身的特性,慢行交通建设更备受重视。然而现阶段老城区的慢行交通规划建设视角较为单一,缺乏整体思维,已不能满足老城区居民追求多元化生活品质提升、凸显老城区特色、增强老城区活力的需求,本文结合老城区建设慢行交通优势,分析其现状慢行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例以低碳理念及整体性思维为指导探索老城区融合性慢行交通的营建。
1.老城区与融合性慢行
1.1适宜的尺度
老城区是建立在非机动交通为主体基础上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其服务设施的布置、街坊的分割、街巷的格局等都是宜人的,就其尺度及建设方式而言,是最适合慢行的城市功能区。
1.2积累的综合
老城区是城市有机发展的缩影,拥有能体现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记忆,是最能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的集中地,也是旅游休闲的体验地,其沉淀是建设融合性慢行系统的特色基础。
1.3活动的需求
慢行交通在老城区的交通出行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其旅游休闲的心理引导,老城区无序化慢行活动也非常频繁。因此,老城区需要有更健全的、环境更好的、体验更好的慢行系统与其相适应。
2.老城区慢行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步行交通
(1)步道不连续
老城区在建设初期缺乏对交通空间的弹性控制,在多数地区已建设完毕的情况下,其步道建设多采用分段建设模式,在局部地段由于建筑或设施的阻隔而不连续时则暂时不建,步道的不连续降低了行人使用意向。
(2)步道宽度不够
老城区由于其空间有限,城区局部步道在宽度上只能满足一人通行,不具备两人汇行的空间;其次,局部步道存在被其他设施及非机动或机动车占用的情况,导致行人可实际使用的步道宽度不够。
(3)步行环境差
受老城区建设空间限制,步行空间狭窄,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缺少休憩、避雨、垃圾收集等相关设施,有些地段甚至成为了垃圾场,极大的降低了行人使用的意愿;其次,老城区在建设步行道时对周边的文化及与市民的互动等缺乏考虑,使步行功能单一,缺乏体验感;第三,现阶段的步行均很少考虑无障碍设计。
2.2自行车交通
(1)系统矛盾
由于老城区道路空间狭窄,自行车与人行交通一般采用混合形式,人车系统矛盾很大,且存在安全隐患。
(2)设施缺乏
对老城区而言一般都比较缺乏相应的停车设施,自行车、电瓶车等占道停放现象突出,乱停乱放现象普遍,使本已相形见绌的空间更显拥挤,不仅没有发挥自行车在老城区的优势,反而使老城区的慢行环境显得无序混乱。
3.苏州环古城河慢行系统规划
苏州环古城河慢行系统是环古城风貌带保护工程及“两河一江”整治工程的落实,该系统是有一定基础的相对独立的系统,是周边有众多历史文化点的环线,是周边居民众多、游人众多的环线,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不仅是古城区的交通连接线,也是一条文化体验线及服务感受线。
3.1融合基础——从“零散”到 “整体”
环古城河现状慢行在局部点段由于土地权属、桥梁的阻隔及部门的封闭管理而没有贯通,规划线路以亲水为原则,协调水-路关系,使二者融合一体,还水与民;以公共利益至上为理念,协调线路与绿地、景点、开放空间的关系,开放沿线所有绿地,还绿与民,增强公共资源的参与度。系统采用步行与自行车相对分离的方式建设,即自行车与步道局部交错,设施共享,在保证两个系统便捷转换的同时,使其有不同的体验。新建步道以2.5米宽标准建设,通过新建栈道、栈桥,打通桥梁的方式临水贯通系统,并对保留道路进行修缮使其满足两人通行,在空间条件满足的区域完善无障碍设施;自行车依托环古城河周边道路及街巷以宽度 2.5米标准建设,保证独立的路权,系统的建设可使沿线17.08公里慢行线路贯通。
慢行线路规划图
3.2系统融合——低碳生活的典范
(1)低碳衔接
在系统与外围衔接上,以多种可达、有效便民为指导,做好与机动车、公交车、地铁、自行车、水上交通及现有服务设施的衔接,保证慢行系统的使用低碳便捷。规划使与其相交的每条城市道路都能便捷的进入慢行系统的通道,在节点处优化与周边的公交及轨道交通接驳,充分考虑与环古城河水上巴士的衔接,做到“水路联动”,并结合规划出入口站点的设置布置自行车停放点。全线共设置机动车停车场8处、普通公交站30个、轨道交通站点5个、水上码头8个、自行车停放点26个,保证系统的可达性。
(2)低碳利用
节点配套以利用现有设施为主,充分发挥设施复合效应,节约建设成本。慢行系统结合节点共设置10处配套服务点,除平门、南门、新市桥节点有部分新建建筑外,其余节点均借用现有设施。结合线路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18处商业、27个休憩点、36个避雨点、23座公厕、85套监控,确保慢行体验舒适、安全。
(3)强化节能
在道路铺砌上以最大限度保留现有道路铺砌为指导,适度改造部分有损路面,新建路面因地制宜选择合适路面铺砌,木栈道的架设以便于维护及防潮为重点,以混凝土优化水下结构,以防腐木优化龙骨及铺设材料。在道路照明设计上,尽量保留、利用现有灯具。新增灯具选择绿色、节能灯具,灯具形式应体现苏州地方特色。
(4)循环引导
结合节点及路段设置分类垃圾箱,并配置图片标识及文字说明,使其成为低碳生活-垃圾分类引导的试验示范区,引导市民游客形成良好的行为。
低碳利用设施规划图
3.3感知融合——文化健康的提升
(1)丰富文化体验
环古城河沿线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沿线分布有48景点,融合了城门与城墙、水、古桥、建筑、名人、民俗等诸多类型的资源。本次规划结合环线的贯通,完善“文化圈”建设,促使文化感知与慢行的融合,使其有一个完整的感知路线,以“一段步行,一段文化,一段故事,一段风景”的融合思路丰富沿线文化感受。给市民及游客一份文化体验,一些景点惊喜。
环古城河风貌四十八景分布图
(2)优化文化传达
结合环古城河节点及路段,建立以文化节点+文化路段两级传达体系,全力打造平门、南门出入口文化节点,突出形象;在路段依托浮雕、小品、指示等文化展示载体,以主题文化为引导,丰富路段文化感受;在节点和路段设置智慧旅游设施,实现wifi全线覆盖,提供智能导游、公交查询、餐饮及住宿查询、景点介绍、定位等服务,探索文化与智能的结合。
(3)重视文化延伸
在系统的建设上强调文化系统的开放性,注重与古城以街巷为依托的文化连接线的协调,在节点及重要街巷交接处做好文化指引,拓展系统的整体感知,使其与苏州古城的文化充分融合衔接。
(4)完善健身设施
以健康贴近生活为理念,结合慢行系统的建设,完善相应健康步道的构建,完善相应路段标注;结合周边居住区,设置健身广场、配套健身设施。
以科学健身为指导,结合标志标识针对健康膳食、健身方式、卡路里消耗等作出引导,指导市民科学健身,普及健康知识。
4.结语
在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已经从以前的增量转向存量及减量,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关注城市已有的、未解决的问题,认真解决她,以此来促使城市健康发展。苏州环古城河慢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对老城区发展的一种完善及补充,她以整体性思维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希望建设一条亲水、舒适、可达、安全的慢行道给市民及游客,在展示古城魅力的同时,还绿与民、还水与民。
作者简介:
万浩然,男,生于1981年11月,现就职于CCDI苏州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
论文作者:万浩然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0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城区论文; 交通论文; 系统论文; 文化论文; 古城论文; 设施论文; 步道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0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