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_朱秋兰

(鹿寨县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市 鹿寨县 545600)

【摘要】目的: 观察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穴位埋线组28例给予桂甘龙牡汤合穴位埋线; 对照组17例服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汤剂。2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评估各组临床疗效及停药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自身配对比较P<0.05。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两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比较P<0.05;睡眠中断平均次数、每周失眠次数P>0.05。已改善症状的复发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的疗效较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汤剂效果明显,尤其能改善平均入睡时间和平均睡眠时间,但两者对已改善症状的复发率没有差别。

【关键词】失眠;心肾不交;桂甘龙牡汤;穴位埋线

顽固性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常见难以入睡和入睡后难以有效维持睡眠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诱发患者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失眠症能够消弱人类的免疫机制,影响人类身体机能的恢复,使患者表现出精神上的沮丧、 不安、焦躁等[1]。笔者运用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2015年 5月 至2017 年 12 月鹿寨县中医医院内一科门诊失眠患者共117例,其中符合心肾不交型病例45例。将45例随机分为中药-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运用spss17.0统计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平均睡眠时间、平均入睡时间、睡眠中断平均次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且病程在6个月及以上属顽固性失眠者:(1)患者主诉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2)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3)睡眠紊乱造成患者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其日常生活的个人功能活动;(4)不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器质性因素,如神经科或其他内科疾病或服用某种药物。

1.2.2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心肾不交型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西医顽固失眠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心肾不交型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6岁至60岁之间;未服用镇静催眠药及中医镇静安神类药物;自愿参加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坚持治疗。

1.4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者;病程小于6个月;正服用镇静安神类药物;由其它疾病导致失眠者;患有心、脑、肾、肝脏等急重症及躯体器质性疾患;有精神疾患者;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孕期、哺乳期妇女;对中药及埋线过敏者;服用其他药物可能导致失眠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1)中药穴位埋线组: 桂甘龙牡汤: 桂枝10g、肉桂10g、炙甘草10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随症加减: 急躁易怒者,加白芍15g,栀子3g; 易惊醒者,加茯神20g,五味子8g; 入睡时间长者,加夜交藤30g,合欢花10g; 睡眠小于2小时者,加酸枣仁20g、莲子15g;梦多者,加素馨花10g,法半夏10g,秫米20g;疲倦乏力者,加白术30g,党参20 g。上方加水800mL,浸泡 20min 后,煎煮取汁400mL,每次200mL,每天2次,睡前空腹温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瓜果、油腻食物。穴位埋线取穴:丰隆、内关、足三里(双侧)。方法:取出羊肠线用消毒剪刀剪成长度大约1 cm线段(内关处取0.6至0.8cm即可),置75%酒精中浸泡备用。用一次性不锈钢注射针头(8号)做套管,28号不锈钢毫针做针芯。镊取一段羊肠线,穿入准备好的套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垂直皮肤方向刺入,进针深度至患者有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埋置在穴位皮下层或肌肉层。出针后,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压迫针孔片刻,用创可贴覆盖保护,防止感染。根据以上的操作方法依次将线埋入所有穴位。每周治疗1次。埋线后每日可于埋线处按摩10 min,以增强羊肠线的腧穴刺激作用。

(2)对照组: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汤剂:熟地20g,山药15 g,山茱萸10 g,牡丹皮10g,茯苓15g,泽泻10g,肉桂10 g、黄连5 g,其余同上。

2. 2 观察症状及评分

观察症状参照上述诊断标准: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睡眠中断平均次数、每周失眠次数等,其中无症状者 0 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

2.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疗效标准制定: 临床痊愈: 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 显效: 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但<95% ; 有效: 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 ,但<70%; 无效: 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配对比较

4 讨论

本文研究发现两组组处理对治疗顽固性失眠均有效,但桂甘龙牡汤效果较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汤剂好。前者能改善缩短平均入睡时间、延长平均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断平均次数、减少每周失眠平均次数,而后者仅能减少睡眠中断平均次数、减少每周失眠平均次数。另外,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已改善症状的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别。

顽固性失眠属中医"不寐"、"不得眠"等范畴,主要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从中医理论来看,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胆、脾、胃、肾、肺、大肠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阴不敛阳,而心肾不交是该病机的具体表现。心肾不交主要指肾阳不足,心火独亢,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阴阳水火失于既济的关系。故《辨证录·不寐门》云“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于热则火炎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原属水,过于寒则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然则治法,使心之热者不热,肾之寒者不寒,两相引而自两相合也。”笔者思此中之理,善于运用仲景经方桂甘龙牡汤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性失眠,常见佳效。方中桂枝温通心阳以助君火,又用甘草补益中气以加强中轴这一升降枢机,令水火之气得以既济。加之方中重用龙骨、牡蛎以镇敛心神,配合桂枝甘草汤使用标本兼治,故能起佳效[3]。同时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内经曰“胃不和则寐不安”故以补发取双侧胃经之足三里,助中轴升降;又据个人经验选取了丰隆穴,运用泻法以化痰助眠;另外选用了手少阴心经之内关穴,平补平泻,双向调节,令针感逆传至手臂或者缓缓传入胸中,可取佳效。两者合用改善了失眠,又有较好的持久性。

以上为个人浅见,请各位指正。

参考文献

[1]Carlos H.Schenck等.失眠的评估和处理[J].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2004,23(4):208-211.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9 -143.

[3]熊曼琪,王庆国,关庆增等.伤寒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9-80.

论文作者:朱秋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45例桂甘龙牡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心肾不交型顽固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_朱秋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