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控的企业专利管理研究论文

基于风险管控的企业专利管理研究

文/苏东赢 于川芳 朱智志 刘建芳 孟庆华

对企业专利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影响专利授权质量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技术风险、说明书撰写风险、权利要求书风险、管理风险、答复风险、复审风险、无效风险、侵权风险、合作风险、财务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等,提出在专利管理过程中风险应对策略,以期优化企业专利结构、提升授权专利的质量、有效开展专利的实施转化和产业化。

将“计算思维”引入课堂,把课堂教学重点放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计算思维能力一直隐藏在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中,现在我们要将其直接呈现到学生面前,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最终成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技能。

企业专利管理过程的技术分解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营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中,涉及企业内部的基础条件、人力资源、经费支持、组织协调、合作协作和知识产权的代理机构,也与企业外部的行业环境、法制环境、经济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如企业的科技活动产生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企业产品商标,销售活动中的侵权风险,采购(或招投标)活动中知识产权风险,已授权专利被他人无效宣告,知识产权组织管理活动存在疏漏,人力流动导致的知识产权风险等。

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家禽健康和存活的高发疾病,经常会与其他类型的疾病混合交叉感染,致使家禽出现败血和腹泻等症状,如果不对该病症提高重视,不仅会影响家禽的健康,甚至还会引发禽类大量死亡。因此,养殖户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家禽疾病产生的各项情况进行全面的记录,从而在家禽患病期间能够根据禽类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治疗。

专利管理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专利管理工作按照时序进行分解,大致可以分为专利申请前、申请后授权前、授权后及实施转化过程、无效后四个阶段。专利申请前,主要涉及专利素材的挖掘、专利的诞生、说明书撰写、权利要求项规划、申请人及发明设计人确认、代理机构及代理人选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修定、申请费用交纳等步骤;申请后授权前阶段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质性审查费用交纳、实质性审查意见的答复、驳回后的复审请求及复审意见陈述、授权前费用交纳等环节;专利授权后及专利实施转化过程中,可能更多地涉及专利被无效或部分无效、侵权与被侵权争议、实施转化或产业化规划、专利价值分析评估、合作单位选择、转化收益的分配、各级奖励的申请及分配、专利盘点与评估、专利年费缴纳等内容。

具体而言,设置“停摆期”时,需要综合考虑胜诉率、二审改判率和专利权人责任承担情况等因素,甚至可以针对不同情形设置不同的时长。例如,对于专利权人胜诉率较高的活性成分专利,可以设置更长的“停摆期”;同样地,在原研药企业提供足够担保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法院裁定更长的“停摆期”。

四个阶段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按照来源进行分析,可以简单划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节、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合作协作单位、专利代理服务机构、专利审查机构、专利行政管理机构、其他企业或个人、企业法律委托机构等;内部因素主要涉及专利素材挖掘与布局、职务发明的界定、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设计、申请策略与时机、优先权设计、申请资料的归整、答复资料(含复审资料)及授权资料的归整、技术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财务经费支撑等。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中,有很多需要深入沟通交流的环节,如发明设计人与代理人的沟通、代理人与专利审查员的沟通、代理人与发明设计人关于答复的沟通、甚至发明设计人与审查员的沟通、合作协作单位联合申请专利的沟通、企业与委托机构(专利代理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就无效宣告及侵权的判定与应对、知识产权管理员与专利行政部门就专利申请奖励等。

专利管理中存在哪些风险

企业的所有活动的各个环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也就存在更多不确定性。企业在专利申请前、申请后授权前、授权后及实施转化过程、无效后四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企业内部或者企业外部。来自外部的部分风险可能还是由于内部因素导致的。

专利申请前阶段

专利申请前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①技术的理解和专利布局:技术挖掘深度、广度不够,专利群组设计有缺失,没有形成合理的专利布局或涵盖范围有疏漏,相关专利间权利要求项设计有疏漏,专利类别设计不合理等。在开展企业专利价值分析和评估时,我们发现该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早期的专利,因为缺少挖掘和布局意识几乎很少形成专利组群,对专利素材缺乏系统认识或认识不充分而造成对创造性的判定没有把握,更多发明专利素材仅申请了实用新型。

②专利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专利权利要求书范围过小或过大,背景技术有隐瞒或描述不充分,没有检索或检索不充分,专利说明书没有对权利要求项提供足够的支撑,实施案例对说明书的支撑不足够,说明书附图有缺失,数值及组合范围不合理,有效数字位数不合理等。尤其是检索不充分或隐瞒部分背景技术资料现象比较普遍,技术人员可能担心背景技术会对自己的专利创造性有影响而故意隐瞒了部分与该专利密切相关的文献,代理人如果不再进行深度检索分析的话,会出现因为背景技术的参考文献提供不充分导致在专利答复过程中所进行的陈述无法说服审查员。

2.3.1 钩虫分布特征 钩虫虫体单纯发现在十二指肠降部共51例(40.80%),单纯发现在十二指肠球部共48例(38.40%),发现在十二指肠降部及球部共26 例(20.80%),均予活检钳钳出虫体,经送检确诊为钩虫,见表2。

她们一起费力地从井里摇起一桶又一桶水。当污秽尽去,清华再现。两人宛若清雅豆蔻秀色可餐,虽然她们稍显清痩的脸蛋流露出倦怠的苍白,却平添病态的凄艳和婉约。

专利申请后到授权前阶段

②关于专利实审意见的答复: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技术人员对专利实审意见的阅读和研判不充分,很多情况下为减少麻烦而放弃答复,该原因导致的未授权专利所占比例较高,应引起专利申请人、专利管理人员、专利代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企业某次答复意见讨论,专利管理人员在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对比文献阅读时,发现了两个专利之间有明显区别的几个关键词,而正是因为该关键词的区别,无论从设备角度还是在设备上运行的物料,特色鲜明、特点突出;而物料的物理形状的巨大变化,使得工序目标的实现、工艺目标的完成等更加充分,使得专利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显著,最终获得授权。该案例中,专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背景和工作经验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企业专利培训中很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①通常情况下,专利申请正式公开后,其说明书一般不能主动修改。因此,对专利申请前的某些失误,必须在该专利公开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更正,或撤回原案重新申请。整理公开后,只能另案申请,但可能会因为新颖性而致不予授权,甚至可能有非正常申请的嫌疑。

《修订稿》强化了资产管理、加强了教育成本核算、将基建财务纳入“大账”,给高校筹资融资工作将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③关于权利要求项的修改: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可能会建议代理人员通过对权利要求项的合并或范围缩小以实现专利授权。随着对专利技术的理解不断深入以及对该技术的意义不断延伸拓宽,申请人或发明设计人更多地感受到专利的权利要求设计不充分,也会存在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在专利申请时没有体现在权利要求书中,或者应该成为独立权利项的技术方案误入从属权利项中。没有体现在权利要求书的技术方案将成为公知,而没有列为独立权利的技术方案可能会失去部分使用场景的保护。提升专利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的要求和需求,因此,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设计将更加重要。

④答复时的佐证:由于专利说明书的某些先天不足而导致需要在专利实审意见答复时提供必要的佐证,包括科技项目立项过程及立项文件、研发过程文件、试验步骤过程记录、试验数据及分析、试验结果的检测检验、项目评审评价文件、有益效果、商业成功信息等,这些作为佐证的文件资料必须能够充分证明与该专利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应该尽可能保存项目研发过程文件,甚至按照实验室仪器试验规定的操作记录、委托检验检测记录等资料都应该具有很好的追溯性。

专利授权后及实施转化阶段

①关于已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项:技术人员或代理人员探讨已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项时,经常有遗憾,认为对某些权利要求的坚持不够,如果当初能够再坚持争取,也许授权专利的保护范围可能会更大、专利会有更大价值,甚至可以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好的工具。一方面反映了技术人员和代理人员对该技术方案的不完全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技术的挖掘和专利组群的布局设计有一定的缺失。

②关于授权专利的实施:更多的专利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的改进或提升,因此在企业实施已授权专利时,需要重点研究是否存在在先权利。如存在在先权利,则需要与在先权利人进行协商签订许可合同,可能是单向的许可,也可以是双向的相互许可,避免生产规模扩大后的权利纠纷及诉讼。专利的实施转化后效益的分配,需要遵从专利申请时或专利实施前的合同约定。

③关于与在后权利的许可:技术创新是持续的,申请专利也是市场主体的主动行为。企业申请专利后,其他企业有可能在该专利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申请专利并获得授权。因此,企业专利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跟踪专利的被引用情况、专利技术的演变及发展,密切关注其他企业的授权专利。必要时,作为在先权利与对方的在后权利进行协商并签订许可合同。

④关于无效宣告:某项专利授权后,其他企业或个人可能会针对该专利的部分权利要求项或全部权利要求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部分无效或全部无效的请求。根据企业的知识产权应急预案,企业的专利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利代理人员及律师等认真研究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的稳定性,提出合理、合法的应对策略,维护企业利益,确保将损失降到最低。

⑤关于侵权诉讼:企业将自己拥有的专利实施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并向市场进行宣传、销售,因各种原因可能会受到涉嫌侵权的律师函或诉讼;同样,其他企业在未获得本企业许可进行生产宣传、销售相关产品时,一旦获取相关信息,企业管理层、技术人员及专利代理人员和律师需进行研究和判定,确认对方涉嫌侵犯本企业专利权时,应及时向对方发出律师函。

⑥关于专利产品的招投标活动:企业各类主体都特别重视知识产权。采购方及招标代理机构一般会提醒投标方的技术或产品是否拥有核心的、基础的知识产权,或是否取得知识产权的许可;投标单位一般为彰显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往往标识出在某一领域或所及的全部领域拥有的知识产权情况。拥有知识产权的投标方在招投标活动中明显占据绝对优势;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采购方为避免风险,也会更倾向于采购该领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或产品。因此,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及市场的跟踪和分析,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是必要的,对企业更是必要的。

盐酸也可用作提取锌矿或高炉粉尘中的锌。将含锌渣浸入盐酸,充分溶解后过滤。滤液中含有大量锌离子及其他金属离子。加入氧化剂,使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调节pH值,使铁离子沉淀并滤除。随后在溶液中加入锌粉,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氯化锌溶液,通入碳酸氢铵,得到碱式碳酸锌,随后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煅烧,得到氧化锌。吕传涛[23]借助微波辐射预处理,用盐酸处理醋酸锌,在微波辐射时间30 min,固液比1∶4,盐酸的质量浓度30 g/L,室温搅拌浸出1 h,洗涤5次的此条件下,得到锌的平均浸出率为93.55%。

式中:E为容积功率耗散,W/m3;ρ为水的密度,取1000 kg/m3;B为过鱼池宽度,取3 m;h为水池中的平均水深,取1 m;L为过鱼池长度,取4 m;d为隔板厚度,取0.3 m;Δ h为隔板水位差,取0.051 m。

专利失效前后

在合作研发专利技术规程中,首先对知识产权进行约定和规划十分重要。因为缺少相应的约定或没有严格遵守约定,会出现申请人之间冲突,或者被某些人无意或恶意地公开,或者被某些人转到其他企业申请,或者合作企业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等。

②关于其他企业的失效专利:各种原因导致专利失效成为社会资源,这些专利资源被有些人成为“金山银山”,可见失效专利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但失效专利的利用也要注意其风险性的存在,如失效的实用新型专利背后可能有发明专利保护,或者有专利组群的其他专利保护等。如果需要利用这些失效专利,企业的技术人员、专利管理人员及律师等需要对相关专利进行认真分析,确认实施该失效专利的风险可控。

专利的各种管理环节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也必须有技术、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支撑。专利管理不仅针对专利的创造、保护、运营,对专利和专利技术相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价同样不可缺失。

通常,企业的专利管理人员可能更多地致力于专利的流程管理,即职务发明的界定、创造性程度判定;与发明设计人的沟通,与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的沟通;办理专利申请的过程文件的审批,资料归档;相关资助和奖励的申请,专利绩效考核奖罚等。而企业专利战略和专利策略设计、专利素材和专利技术的挖掘和布局、专利文件(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撰写质量、专利实审意见的答复与复审意见陈述、专利定期盘点、专利及专利价值的评估评价、企业专利微导航等环节在不同的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

①企业准备主动放弃某个专利前,通常需要考虑几方面问题,认真检查其中的不确定因素,以达到减少风险、排除风险、掌控风险的目的。评估内容包括:该专利剩余年限多少?有相关技术标准吗?是标准的必要专利吗?已经应用的范围?实施效果如何?还可以扩展到哪些地方?主动放弃后有哪些被动?还有其他相关专利或知识产权类型保护吗?能不能转让交易?相关的技术或产品的升级改造?新技术更新换代及保护方案等。

另外,专利的各项费用准备不足将导致专利不能获得授权、授权专利可能会失效、专利实施转化效果无法实现、市场销售达不到预期等。经费涉及:专利挖掘布局费用、申请费(含实审费)、代理费、复审费、授权前费用、专利年费、专利许可费、实施转化的预备资金、生产销售费用等。

规避风险的应对策略

在分析了专利的各种风险后,企业则应该在管理工作中重点规划和设计风险规避的具体策略,主要体现在态度理念、流程管理、技术层面、显著效果等方面。

应用ELISA法对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正常人群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PIVKA-II水平测定,不同病例作对照,取PIVKA-II≥40AU/ml为肝癌临床诊断cut-off值,比较临床分析结果,肝癌患者肿瘤大小同PIVKA-II浓度呈现正相关(r=0.578,P<0.01)[8]。

技术研发及专利申请前

基本原则是:全面布局、防止遗漏;表述严谨,清晰充分;严格规范、实事求是。

②专利资料撰写阶段。作为专利质量的基础和保障,该阶段的重点是说明书撰写和权利要求项的撰写,包括专利组群布局设计、各专利间权利要求项的设计规划等。专利管理人员应提醒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和参考文献的不足和缺陷应清楚、准确地描述出来;权利要求项应包括了技术方案所及的具有创新内容的环节;说明书应该对权利要求书提供足够支撑;专利技术方案和具体实施步骤更清晰地、更具体地描述专利技术和应用及效果的情况;专利技术具体应用的多个实施例,应该是对说明书提供强有力支撑;建议用设备图、流程图、结构图、示意图、电气控制图等方式表达,便于理解专利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等;对技术方案的部分环节,要注意技术手段的替代性,可划分为不可替代、可替代性差、可替代性一般、可替代性强四个等级;对专利技术的创造性初步判定,以决策专利申请的类型等。

①专利技术研发阶段。在科技活动准备启动前,研发人员应与企业专利工程师、专利管理人员及专利代理师等,首先签署一份保密协议;然后对项目研讨和深入沟通并对项目路径进行技术分解,对分解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分析和初步判定;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初步筹划较为全面的专利布局,包括从属专利和外围专利,也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或产品)等,形成合理的专利组群,避免出现遗漏,防止科技成果流失;随着技术研发的深入,补充和调整前期的专利布局。如对塑料薄膜平整度检测装置和方法进行分析时,引申出一个关于塑料薄膜拉伸特性检测的方法,丰富了设备的检测范围及检测方法。假设当初没有找到拉伸特性这个点,则表明技术挖掘存在有疏漏。

某些情况下,需要将部分权利要求项合并;甚至部分效果较好的实施案例成为权利要求项。尽管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缩小了,专利还有一定的授权前景。因此,背景技术撰写、专利说明书撰写和权利要求撰写决定了专利是否能够授权、授权专利是否具有合理的保护范围、授权专利是否拥有较高的质量。

③专利文件提交阶段。除了预算和安排专利各阶段费用外,建议专利管理人员更多关注对专利授权及授权专利的实施转化后收益分配产生影响的内容: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界定;是否采用发明和实用新型“一案双申”形式同时申报;发明设计人名单与顺序的确定、发明设计人及贡献率约定;联合申请专利时,还应约定各申请人及贡献率、联合申请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违约罚则;与专利相关的研发过程的资料和文献保存;代理机构在专利撰写及申请前的检索与分析、发明专利授权前景分析与判断;实事求是地出具《专利委托书》和《发明设计人名单》;是否已公开发表有相关论文等。

专利申请后到授权前

对专利实质性审查意见的答复是本阶段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是:认真阅读,态度诚恳,深入分析,客观答复。

③申请文件:申请人或发明设计人存在多出、疏漏,申请人或发明设计人名称有笔误、失误,申请人或发明设计人的签字盖章不够清晰,未经过单位界定的职务发明成果申报为非职务发明成果,疏忽了“优先权”,没有将相关专利于同一申请日完成,对是否提前公开设定失误等。

根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2014年及之前的发明专利共计4 982 535件,这些发明专利申请中有2 634 857件获得授权。即发明专利的授权率大约在52.88%,其余47%多的发明专利没有授权,而这些未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无偿地向社会公开了申请人的技术方案,成为社会资源和先有技术。

笔者曾经对某企业十年来未能授权的发明专利进行统计和分析,因“新颖性不足”不再答复的占10%左右且多属于早期发明专利的申请,对“创造性不足”直接放弃答复或者放弃第二次答复的占50%左右,“创造性不足”答复意见没有被认可且不再提起复审的占40%左右。因此,关于专利实质性审查意见的答复十分重要。

实质性审查意见通常有三种形式:肯定性意见、不定性意见、否定性意见。三种审查意见的答复需要有各自的重点和方式。建议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代理人员一起研究并有针对性地答复。

答复实质性审查意见时,经常遇到的创造性不足问题。造成审查员有疑惑的地方,一是与专利相关的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描述方面有较大的缺陷,二是技术人员在撰写背景技术时有隐瞒或顾虑,三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背景技术,这些缺陷很可能导致发明设计人无论如何陈述都无法显现专利的创造性高度。

在权利要求项的规划策略中,相对简单的技术或产品一般采用“单独立权利+多从属权利”形式设计;而比较复杂的系统及产品等,建议采用“多‘独立权利+多从属权利’”形式设计。难易程度:前者撰写相对容易,在分析和答复实质性审查意见时相对容易把握,也比较容易判定授权前景,但在形成专利组群时因为数量多而需要更多的预算;后者相对经济,但撰写难度大,在分析和答复实质性审查意见时难度较大,需要答复的内容多,不易判定专利的授权前景。保护力度:前者能够形成较大的专利组群,在今后专利的实施许可、无效及侵权诉讼等环节有一定优势;采用的专利一旦授权,基本上就确定了专利权利人在该技术领域或产品市场形成绝对优势或垄断地位,短时间内不会被其他企业超越。

在某些专利的实质性审查意见中,审查员可能建议申请人进行分案。在专利布局时,尤其是“多‘独立权利+多从属权利’”筹划阶段,如果申请人已经预测了该专利的分案可能和资料准备,那么申请人和代理人在答复阶段能够从容应对。

企业可能会在某些领域进行连续、持续的投入,形成新的技术路径,并对新技术和产品通过申请专利的形式加以保护,进而形成在某个产业或行业的优势,丰富了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储备、产品储备、人才储备等。如郑州烟草研究院在检测某些成分含量的试剂条(盒)及检测方法布局的专利群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项目组随着相关研发活动的深入和延续,自2015年到2018年间陆续申报了四组专利,同时,专利产品为行业和相关企业提供了快捷、准确的检测手段,使郑州烟草研究院在行业及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更加明显。

专利授权后

有人认为,拿到专利证书后就可以直接生产实施,不会有侵权风险了。事实上,新技术更多的是以在先权利为基础上进行地改进和发展,同时授权专利也成为在后技术的背景技术。因此,在专利授权后的实施转化前,一定要跟踪分析,本着“友好协商,加速转化,促进应用”原则,与在先权利、在后权利进行许可或交叉许可;如果出现侵权,应该据理力争,维护企业的利益。

专利授权后,建议企业定期对已授权专利进行评估、评价和分析,按照专利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层、分级管理,维持核心专利和关键专利的有效性;加快实施推广,或寻求许可转让,做好升级换代准备;专利无效后,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再创新;坚持“综合研究,避免侵权,二次创新,变废为宝”的思路,充分利用无效专利资源。

杨正宇、齐茜通过对涉诉专利的雇员、雇主情况进行了研究① 杨正宇,齐茜.职务发明涉诉专利权利归属对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7(06):153-158. ,认为雇员持有专利维持年限总体偏低,而雇主持有专利维持年限呈两极化。两主体持有专利的维持时间,反映了对抗风险能力、转化条件、转化能力及专利评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

据《2014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6年,维持超过10年的只占7.6%;《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6.2年。

司云波、李春新、赵星对埃克森美孚公司截至2012年底在美有效专利的存活年限分布进行了研究② 司云波,李春新,赵星.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在美专利维持特征研究,石油科技论坛,2014(04):65-69. ,总结出:埃克森美孚公司大多数有效专利的存活年限为6~10年;存活年限超过10年的专利占有效专利的比例约50%,存活年限超过15年的专利占有效专利的比例约为30%。

不过,出于警惕,为了自保,乔十二郎不敢向老人讲明自己身世,经历过哪些可怕的厄运。直到他因研制爆炸力强大的火药不幸出错,头脸被严重灼伤,老太医没日没夜守护他,为他诊治熬药,精心呵护,最终使他痊愈,乔十二郎才断定,这位老人今生今世皆能托付肝胆,于是,将自己的遭遇和仇恨全盘说出。

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尽管外在的生活似乎已经有很大发展,但人内在的绝大多数能力有可能仍在沉睡,如果不挖掘,这些能力也许在生命中会一直沉睡下去。物质的潜能同样如此。欣喜的是,本次展览在很多方面出现了新的创作迹象,值得我们来共同关注和研究。

一年后,贾宝玉的《红楼史记与当代文学现象研讨》终于告罄。孰料一上市便被《木子美媚眼抛给谁》、《芙蓉姐姐和她的大床》等热销书挤得无立足之地,十万册的印数卖了不到五千,除了熟人赠阅外,还有九万余册积压在书店仓库和地下室里。宝钗见宝玉整日昏头胀脑地叹气,越发埋怨妈妈当年的糊涂。只好给哥哥薛蟠打电话,“反正你得想办法,你结交的人又广,不能叫我们给逼死了……”

通过比较,我国的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涉及专利技术的含金量、专利说明书的撰写质量、专利权利要求的撰写质量、专利代理质量、专利布局质量及专利运作质量等。

结 语

通过对企业专利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影响专利授权质量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技术风险、说明书撰写风险、权利要求书风险、管理风险、答复风险、复审风险、无效风险、侵权风险、合作风险、财务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等,提出在专利管理过程中风险应对策略和基本原则。

目前,相关研究学者及企业的管理工作者正在加大和强化各类风险的细化分析和规避策略的设计。希望我们的研究对企业在优化专利结构、提升授权专利的质量、有效开展专利的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等工作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者有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计划资助项目“专利分析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ZW2015013)。

作者简介 :苏东赢(1966—),男,本科,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管理;于川芳(1971—),女,硕士,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朱智志(1972—),男,本科,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质量管理;刘建芳(1970—),男,本科,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专利及应用、知识产权诉讼。

通讯作者: 孟庆华(1965—),男,本科,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管理。

标签:;  ;  ;  ;  ;  ;  ;  ;  ;  ;  ;  

基于风险管控的企业专利管理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