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结合乡村旅游的规划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罗乙欢

1 “田园综合体”的形成及发展模式

1.1 “田园综合体”形成的背景

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是富有“地方性”的社会共同体,它有着自身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秩序,人们的活动有地域上的限制。但在一些地方的非理性的、缺乏科学理论支持的决策与规划的影响下,使“乡村”的这种地方性的、符合乡村社会发展规模的“内生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秩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村最后的保障线———土地和劳动力也变得廉价,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在工业化中走向没落;另一方面,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伴随西方器物、制度在中国的普及,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也大举侵入中国社会“肌肤”的各个部位,乡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最后一道留守防线,也在一轮又一轮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轮番影响下走向衰落。

1.2 “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架构和开发思路

从田园综合体应具备的结构元素看,主要包含产业、景观、生活、休闲、服务等区域,每一区域承担各自的主要职能,各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形成紧密相连、相互配合的有机综合体。一个田园综合体可以具体分为:农业景观区———以农村田园景观、现代农业设施、优质特色农产品为基础而开发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观赏区域;休闲聚集区———为满足消费者各种休闲需求而设置的综合休闲产品体系,通过组织诸如乡村风俗活动等,让城乡消费者在活动中体验乡村风情等;农业产业区———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产品的加工制造、保鲜储藏、市场贸易的区域,是确立综合体的根本定位、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综合服务网———为综合体各项功能和组织运行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区域;居住生活带———即构建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支撑的综合聚集平台,形成当地农民社区化居住生活、产业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外来休闲旅游居住生活等三类人口相对集中的居住生活区域。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较为发达的新阶段,休闲农业的发展较好,必然会出现此类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产业经济结合体,这是大势所趋。“田园综合体”突出的特征是农业,而不是单纯的旅游业,但是要具备观赏和休闲旅游的功能,要有文化价值。它是一种以乡村为发展平台,以农业基础,以农民为参与主体,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题,集农业生产、农民就业、休闲文旅、商业服务、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开发策略(如表1所示)。

2 “田园综合体”中乡村旅游的职能呈现

2.1 旅游能催化市场交易

田园价值来源于简单劳动,而不是市场交易,这是田园产能低下、产出不高的先天缺陷。纵观历史,在自给自足、市场不发达的地方,即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往往难以脱贫致富。而交易发达的地方,人们即使无法做到农产品的自给自足,却往往很富足。小农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异在于,劳动是加法法则的价值创造,交易却是乘法法则的价值繁衍。更直白地说,简单的生产劳动,不如市场交易值钱。农作物不投入市场,就很难产生更大的价值,而投入市场却有诸多的环节要打通。

2.2 旅游能带动消费者流动

田园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中,居于产业链体系的前端,是消费者不去接触的地方。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人们只能强调田园的生产这一原始功能。由于缺乏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信息互换条件,这个区域难以与外部世界信息共享,从而也就无法实现综合功能。工业化生产强调物的流通,是农作物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旅游首先是人的异地参与,需要人的流动,进而带动商品的流动、资本的流动、信息的流动、车辆的流动。只有人的流通与聚集,才可能实现各种功能的聚集。人的流通,远比物的流通意义要大。

3 “田园综合体”设计策略与表达

3.1 “田园综合体”设计的表现目标

(1)以维持原自然的地形地貌为前提 “田园综合体”的首要前提就是围绕原有的自然景观,实现原有的自然景观的延伸。田园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性改造、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应是设计中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2)突出“田园综合体”的符号性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需求在不断提升与发展。为了满足自己在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人们不再停留在仅对于自然资源的游览上,而是向文化旅游进一步深入。而对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的辨识是人们认知事物的一个惯性思维,那些拥有较明显的地域特征的景物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点,能在众多景区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因而使得“田园综合体”具有符号性。在规划设计中,应当展现地域性的景观及文化特征,精心地塑造乡村生活的原真性,以满足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追求。

(3)贴合消费者的心灵诉求 通过对“田园综合体”景观特色的塑造,能创造出许多独特的乡村空间,使消费者在此活动体验时生发出更多的新的感受,促进他们增加对乡村区域性人文、历史等方面知识的认知,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地域性的文化生活中去。“田园综合体”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还通过景观反映出历史的沉淀和人们对未来的展望。设计者在设计中应突出对地域性文化的巧妙把握,以展现出消费者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3.2 “田园综合体”设计的表达方法

(1)田园生活空间的还原与标志性建筑的塑造 乡村田园空间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这是非常突出的乡土特色。与城市空间的单一性不同,在乡村中,每一个具体的空间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性及文化内涵。乡村聚落是乡村生活的空间载体,不同的生活方式缔造了不同的生活空间,而生活空间又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而作出调整。田园生活的意义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富有意义的生活空间,不仅可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顺利开展,还会激发出富有内涵的乡村文化生活,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乡村旅游核心资源。

(2)依托乡村生产生活文化的旅游活动策划 旅游项目的创新需要充分地挖掘乡村的遗产资源价值并使其适应现代旅游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来开发特色旅游项目。第一,在现有乡村旅游模式基础上,可以适当引入艺术创作,以地域文化为素材开发创意民俗旅游商品,同时挖掘周边地区的传统技艺来进行展示和体验活动。第二,可以利用开发田地,发展休闲体验型的农耕旅游项目,以本土文化为背景,举办特色民俗演出及活动。第三,低调注入现代生活要素和时尚旅游元素,这样,既可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消费需求,同时又不破坏当地的人文脉络和生活习惯。

4 结语

本文从乡村旅游发展的角度对“田园综合体”规划策略和方法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田园综合体”的形成及发展模式流变过程,强调乡村旅游在“田园综合体”中的必要性,以此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规划应回归田园生活,开展依托乡村生产生活文化的旅游活动策划;应注重多元产业价值,同时兼顾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田园综合体”的出现为乡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有助于在乡村的复兴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对于乡村旅游发展希望能够起到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星辰.地域性文化在旅游风情小镇景观设计中的表达[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罗乙欢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田园综合体结合乡村旅游的规划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罗乙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