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系统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控制得到了普遍使用,自动化控制基本工作流程主要是选取一个相对中心的区域,在此地带进行中心指挥系统的装设,通过调控中心装置中的计算机网络运行与指挥,不断向周围扩散,形成一定范围的辐射网,而发电厂、变电站、线路等,则会紧紧围绕中心开展一系列运行、服务和反馈,中心系统能够在远程对各部分运行的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以此,就会形成一个立体化结构的网络覆盖面系统。
关键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措施
人类社会能源多种多样,而电力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其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而言,我国仍有一些地区经常发生断电现象,这也表明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发展并不是很稳定。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特点
究其根本,电力的使用是为了方便人们生产生活,所以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提出也是为了人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针对这一特性,可以发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两大特点:稳定和安全。根据特点去看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不难理解其全过程。电力系统自动化通过对每一个环节及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分析,并将结果通知到操作的工作人员,使之做到心中有数,能够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变动,对于机械化的流程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对于部分有难度的工作也能够根据数据分析进行初步的智能化处理,这样即使在工作人员的非工作期间也可以及时应对一些突发状况,以免造成安全问题,减少经济损失。
2发展现状
电力工业领域,利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可以让过去的供电与电力管理方式受到改变,让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得到保障,让供电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在过去的电力系统中,供电时经常会出现波形突变、电压波动闪变和电压偏差等现象,让电能质量忽高忽低,而电压偏低、电流偏低等现象会因此产生。在融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后,可以对这些现象予以避免。同时,在过去如果出现电力系统故障事件,在对其进行维修时往往要采用停机维护的方法,在对查找故障点时,免不了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让效率无法得到保障。且故障的产生会让设备运行人员带来威胁,电力自动化系统在故障产生时可以对故障点进行自动隔离,让故障点得到及时切除,让其他节点的平稳运行得到保障,让故障点扩大现象得到避免。故障信息自动生成,控制中心在接收到故障信息之后,负责运维的工作人员可以依照相关信息对故障点予以确定,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更为可靠、安全。
3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
3.1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得到保障,动态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与实现中,该技术具有不可缺少的关键地位。一般情况下,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是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自动故障检测技术是动态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它利用对电磁暂态的记录,可以让故障录波得到分析,检测效果相对较好,结合GPS技术,可以让数据的传输更为同步,让监控以及后期维护的效率得到保障,让故障录播仪中数据冗余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以我国天津电网为例,该电网中采用了在线动态安全监控系统,结合软件流程、硬件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可以形成系统的整体框架,在Linux集群环境下,系统可以对六大关键技术予以满足,让在线潮流数据得到处理与简化,设定外部电网等效模型,对此进行调整,选取、排序预想事故,可以让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投入后取得良好的效果,据统计,5分30秒内,该系统完成扫描故障数量约300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应用
通过技术模式创建,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编程,在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未来会在技术条件成熟情况下,不断得到推广与实践,形成行业接受标准,支撑各种项目功能。主动对象数据库与一般关系数据库有本质上区别,主动对象数据库能够充分扩展数据库功能,实现系统监视,通过引入触发机制在数据库实现自动监控,能够有效节省数据读出和写入时间,充分实现良好的数据库管理、共享等。传统关系数据库设计程序时,要想达到一个目标点,则需要通过大量外围信息进行支撑判断,而相关数据出现变动后,数据是没有处理越限的,整个分析则会混乱,造成运行故障。
3.3光电式电力互感器的应用
电力互感器是针对输电线路检测和维护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以一定比例关系使高电压与大电流数值降低到可以用仪表检测的装置,但是由于电压升高的程度越大绝缘就越难,信号动态范围也就小,设备体积和质量都需要相应增大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造成的不便利和不安全后果,而光电式电力互感器频率响应范围宽、测量精度高、抗电磁干扰、低压侧避免高压危险等特点的具备对于传统的电力互感器是一个很好的在电力线路维护和检查工作中的技术更新,进而得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引进和应用,不过从长远技术要求层面还需要在传感光学材料与传感头结构以及电源供电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的高性能,高效益的产出电能,服务于社会的建设环境当中。
3.4电力系统微机实时保护系统
电力系统微机实时保护系统是由高可靠性、高实时性且高拓展性的装置组成的系统,在技术上精密、通信能力强大且具备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所以在硬件设施上要求较高,同时对于嵌入式软件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在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多任务高效优先级管理并且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拓展性,这也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原因,而这也有效的防止了事故发生时瞬间对电力系统造成的破坏,一旦稳定控制措施发生延迟能够通过嵌入式技术及时的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反应,确保电力系统免遭损失。
4技术发展趋势
4.1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得到广泛应用将是未来创新方向之一。PLC技术,就是通常所说的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一技术主要擅长数据的处理,如果能够将它与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有效结合,那么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将更加智能化,处理数据更加快捷准确,操作系统更加自动智能,这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实现电力系统全方位的自动化。
4.2变电站系统的结构创新
变电站系统的结构创新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目标。因为现如今的变电站系统虽然已经能够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但是受到科学技术上的限制,变电站监视系统的数据传输还不够智能、高效。而未来如果能够在变电站系统的结构上进行创新,全面提升设备和网络的科技水平,做到省略数据传输步骤,直接能够在问题地区进行智能抢修,减少时间的浪费,更高效率地解决电力问题。
总之,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动态安全监控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和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关键技术,在未来发展中,通过不断研究与实践,可以让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韩建利,吴风尘.电力工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19-20.
[2]李晓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前景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7(05):108-109.
论文作者:吴嘉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