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阿美军撤离对中亚安全形势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亚论文,美军论文,安全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诺从2012年7月开始撤军,直至2014年底将安全职责全部移交给阿富汗安全部队。2012年5月北约发表《芝加哥峰会阿富汗宣言》,再次宣布2014年底从阿富汗撤出全部作战部队。国际安全援助部队(ISAF)从阿富汗撤出不可逆转,这场耗时12年、耗资以万亿美元计算的战争终于可以收场了。北约联军撤出后的阿富汗局势变化将对毗邻的中亚地区安全形势产生什么影响?围绕中亚地区的大国力量对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中国而言,这些变化是机遇还是挑战?本文将就此试作分析,希望对客观评估中亚地区未来形势有所裨益。
一、阿富汗局势对中亚安全的影响
对于2014年后的阿富汗局势变化已出现多种预测。俄罗斯学者莫罗佐夫将阿富汗在北约联军撤离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归纳为四种情形:一是“巴尔干化”。北约联军撤离前未能在军事上取得对“塔利班”的决定性胜利,喀布尔政权也未能与“塔利班”在原则上达成划分控制区的协议,其结果是阿富汗境内出现大量不受控制的区域。二是“中东化”,即“阿拉伯之春”在阿富汗重演,阿境内宗教极端势力借助来自于中东的渗透和宣传,挑起旨在夺取国家政权的内战。三是在美国主持下,喀布尔政权与“塔利班”及部族势力就控制区域达成协议,由喀布尔当局控制北部和西部地区,“塔利班”势力控制东部和南部地区。四是美国在继续保留一定形式的军事存在的前提下,主导喀布尔政权与“塔利班”温和派及阿大部分政治领袖达成协议,由此保持阿基本政治平衡。莫罗佐夫认为,无论出现哪一种局面,都将对中亚地区构成至关重要的影响。①
由于阿富汗与中亚地区历史文化联系悠久,地缘关系构成复杂,阿富汗未来政局必将对中亚形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阿富汗国内自主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孱弱。按照北约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计划,截至2014年初北约将组建并训练26万人的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2013年这支军队已经拥有15万兵员,加上警察、保安等,总数已高达35万人。但据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提供的资料显示,依照阿富汗宪法招募起来的合同制军人每年以34.8%的比例减员,除因训练不足伤亡过大外,大部分减员源于开小差。②喀布尔当局虽然有意从各个与“塔利班”对立的部族区选拔兵员,但是由族群武装带来的松散性也构成了这支军队的致命弱点。近年不断出现的关于阿富汗军警袭击北约联军和政府部门的报道,更使人怀疑这支部队能否胜任未来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2014年喀布尔政权独立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是总统选举,部族势力、“塔利班”武装均视之为确立各自利益的重要机会。尽管美阿已经达成协议,将留1万左右美军在阿富汗,但其基本上不再担负作战任务。虽然“阿塔”势力在数量上已不能与阿安全部队相敌,但以其藏兵于民的动员能力和不对称袭击的战术特征,阿安全部队很难在军事上掌握主动权。甚至有学者担心,一旦北约联军撤离,“阿塔”很有可能成为阿东部和南部的实际控制者。③如果出现这种军事上的对峙或失控,对中亚各国政治稳定将产生强烈冲击。
其次,阿富汗社会和解进程困难重重。民族和部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这是阿富汗特殊历史进程造成的现实。与“塔利班”组织的谈判举步维艰,政治和民族因素交织的羁绊难以突破。为顺利结束这场战争,美国方面已下调政策目标并开始与阿富汗“塔利班”接触。但“阿塔”坚持“部族法则”,继续与“基地”组织保持盟友关系,这无论对于华盛顿还是喀布尔都是无法妥协的红线。④另一方面,卡尔扎伊政权与“塔利班”的接触也是阿富汗其他少数民族不愿看到的,后者激烈反对喀布尔当局与“塔利班”达成任何协议。自北约联军撤军计划宣布之日起,“塔利班”已开始为扩张地盘做准备。其一边避免与美军正面冲突以保存实力,一边有选择地继续发动有限军事行动以显示存在,同时在部族控制区有意充当调解争议的仲裁人,借以树立威信,造成与喀布尔当局分庭抗礼的既成事实。⑤尽管有学者认为,西方夸大了“阿塔”势力,但2013上半年以其为主发动的恐怖袭击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0%之多。⑥当阿美宣布2014年后美仍将在阿保留1万名以上军人和9个基地时,奥马尔立即做出“‘塔利班’将继续战斗”的强烈反应。⑦政治和解前景不乐观的判断已不难做出,内战大概只是时间和规模的问题。虽然即使和解破裂,阿发生全面内战可能性仍然不大,但由于中亚国家与阿富汗之间的特殊地缘关系,内战带来的入境难民、恐怖活动和跨国犯罪等问题,将成为中亚地区安全的直接威胁。
再次,蛰伏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势力向中亚渗透。2001年后,“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等中亚恐怖组织与“塔利班”同时遭受北约联军打击。10多年后,这些藏匿于阿、巴部族控制区的势力虽然也发生了数次分裂和重组,但它们推翻中亚世俗政权的基本宗旨未变。北约联军撤离阿富汗和“塔利班”势力抬头,无疑将再次激起它们回国实现其“政治伊斯兰”目标的野心。恰值此时,中亚各国正处于独立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在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复杂、政治斗争尖锐等背景下,境外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组织势必借机加紧渗透。2013年9月,塔吉克斯坦内务部曾抓获了10余名恐怖分子,其骨干分子均在巴基斯坦属于“乌伊运”的营地受过训。此次由巴基斯坦经阿富汗潜入塔吉克斯坦,其目的是以恐怖袭击破坏11月初举行的塔总统选举。⑧就未来中亚地区安全而言,原本来自中亚国家的极端主义势力,比致力于阿富汗国内权力争夺的“塔利班”更具危险性。
第四,“正常经济”重建短期内难以取代“毒品经济”。连年战乱已使阿富汗经济遭受严重破坏,鸦片种植和毒品贸易成为相当一部分阿富汗人的重要收入来源。虽然国际社会持续援助阿富汗实施经济重建计划,但从根本上实现用替代经济解决毒品问题的设想尚需时日。2012年,阿富汗国民生产总值较2001年增长了14倍,但同期鸦片种植面却增加了20多倍(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竟高达25倍多),而鸦片的产量甚至增加了近40倍。⑨阿富汗鸦片贸易收入已占其GDP总量的8.2%,其产量占世界非法鸦片产量的比重高达74%,⑩海洛因产量则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阿富汗毒品交易与中亚地区有密切关系。据估计,经中亚走私出境的毒品至少占阿富汗毒品流出量的30%,而被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海关和边防机构成功查获的仅占流出毒品的2%左右。(11)10多万北约联军协助阿富汗政府扫毒时的成果尚且如此,国际安全部队撤军后,中亚地区面临的毒品威胁显然可能升级。
最后,密切的地缘关系因素。中亚地区与阿富汗本属同一自然地理区域,由于历史原因,19世纪被不同的殖民强国划入各自势力范围,并因此分属于不同的地缘政治板块。尽管两个多世纪过去,但固有的地缘和人文联系难以改变,相互间仍存在诸多联系。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不仅与阿富汗有着2000多公里的共同边境,而且边境两侧生活着大量跨界民族。从冷战时苏联以中亚为桥头堡入侵阿富汗,到阿富汗内战中北方联盟的马苏德、杜斯塔姆领导的乌兹别克、塔吉克民兵武装,双方或秘密或公开的联系途径很多。基于这一现实,北约撤军后阿富汗乱局必然外溢并严重影响中亚形势。对此,中亚各国政治精英一再高调警示,阿富汗的内战危险、国际恐怖主义的存在、不断扩大的毒品生产,将是中亚各国实现和平与繁荣的重大障碍。(12)
二、驻阿美军撤离后中亚大国关系
十年前的阿富汗危机不仅对中亚地区及中亚各国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一些相关域外大国进入中亚地区提供了时机,有利于其达到各自的地缘政治目标。(13)2001年北约联军进入阿富汗后,重新整合的大国关系在中亚地区维持了十多年的动态平衡。当2014年到来之时,中亚地区原有的大国均势将可能重新洗牌。
第一,美国为确保战略重心移至亚太,可能在中亚地区实行一定程度的战略收缩。在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格局中,中亚地区与欧洲、中东的权重不可同日而语,属次一级的“战略关注区”。“9·11事件”发生后,为确保阿富汗战场拥有足够的支援基地,美军以绝对强势进入中亚,这对美国来说,其实存在意外和偶然成分。奥巴马出任总统后即着手调整失衡的美国国防和外交,首当其冲的就是结束两场战争。在当选仅两个月之时,奥巴马就宣布了伊拉克撤军计划。接着,奥巴马又于2011年6月启动阿富汗全面撤军进程。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之一是保障其盟友和伙伴的安全,(14)这也在美阿签署《双边安全协议》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美阿双方虽因北约部队留驻人数和驻阿美军豁免权问题讨价还价,但美方将留下少量军人执行保障任务和训练阿安全部队已成定局。(15)在美国全球战略格局中,亚太地区将是其重中之重。为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美主要军力配置将逐渐转向亚太地区。美高层多次宣示所谓“两个60%计划”,即在2020年以前将60%的海军部署到太平洋,把本土以外60%的空军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美军主力从阿富汗撤离,意味着以“物资转运中心”名目建于中亚的各类基地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合理性”。2013年10月21日,美国防部就设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玛纳斯国际机场的转运中心去留问题发表声明,称美方已开始搬迁这个过境转运中心,并计划于2014年7月前完成移交。(16)驻阿美军选择撤离路线的基本原则是出于安全考虑。为避免沿途遭受零星恐怖袭击和路边炸弹,空中侦察与无人机支援将立足于美吉《双边安全协议》规定使用的基地。可见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基地在短时间内不仅不会被削弱,反而可能会局部加强。这种依托于高科技的打击方式的转变,使美在中亚国家继续设置军事基地的需求大大降低,也给美高层提供了在中亚地区收缩军事存在的重要理由。一旦美主动结束与俄在中亚地区的“零距离对峙”,中亚各国多边平衡战略均将面临大幅调整。
第二,俄罗斯将利用地缘政治资源,巩固失而复得的滩头阵地。美军从阿富汗撤走基本符合俄罗斯地区利益,因此俄在对美撤军提供地面通道问题上尽可能表现出了理解和大度。“斯诺登事件”使俄美双边关系趋冷,普京与奥巴马在几次重要场合都未能正面沟通。由于俄在中亚占据地缘优势,美撤军时在地面通道问题上必将有求于俄,这使俄方获得又一次主动与美修好的有利机会。双方若在阿富汗撤军问题上实现策略协调,就有可能打破两国关系僵局。与此同时,针对撤军后阿局势变化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外溢”,俄重点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军事合作。在2012年10月访问塔吉克斯坦杜尚别时,普京曾与拉赫蒙总统共同签署了将俄军201基地驻守期限延长30年(至2042年)的协定。(17)在吉尔吉斯斯坦第二次“颜色革命”中,时任总统巴基耶夫试图就马纳斯基地问题玩火于俄美之间,不料却加速倒台。阿坦巴耶夫任吉总统后接受了前任的教训,对普京总统积极倡导的欧亚联盟、关税同盟等倡议做出积极反应。乌克兰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结果,更增强俄罗斯继续推动欧亚联盟的自信。因此,俄刻意强化在经济领域对中亚各国的影响,试图让仍处于碎片状态的中亚看到希望。2013年9月,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就供气问题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签署了协议。俄政府还表示,要参与吉卡姆巴拉金1号水电站和纳伦河上游电站的建设。在与吉扩大经济合作的同时,俄也不失时机地强化与吉军事合作,俄已计划出资11亿美元为吉军更新装备。(18)但是,俄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力量加强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因为这并非俄地区博弈的成果,而只是得益于美战略调整的间歇。然而在这期间,中亚各国可望摆脱俄美恶性竞争的影响,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印度积极参与中亚地区事务,不断向欧亚大陆拓展战略空间。印度的一贯战略是将自己作为中亚的“利益攸关方”,竭力挤入地区“玩家”行列,参与中亚的战略博弈。印度在中亚地区的基本安全利益有两方面:一是与中亚国家建立伙伴关系,挤压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二是通过安全合作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范围,经营理想的外部环境。“9·11”后,印度曾是国际社会积极支持阿富汗重建的第5大援助国,投入资金高达12亿美元。印度高层一向认为,南亚和中亚的伊斯兰宗教极端势力联系密切,解决克什米尔冲突,离不开与中亚国家的合作。(19)在阿富汗战争期间,印度军方曾试图在塔吉克斯坦建立空军基地。2013年印国防部又向塔军提供了价值550万美元的军事装备。(20)10月份,印军代表团访问比什凯克,双方讨论了在印军事院校为吉军培训英语人员和山地特种作战骨干等合作项目。(21)另外,中亚地区还是印度实现能源安全战略的理想区域,在阿富汗实现和平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前提,这两大政策目标在印度人的地区视角中吻合在一起。2013年1月,第4届印度-土库曼斯坦经贸、科技合作政府间会议在新德里召开,双方不仅对修建贯穿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库曼斯坦4国的交通走廊“北南铁路”项目表示出极大兴趣,而且还讨论了尽快启动土—阿—巴—印天然气管道项目的相关事宜。(22)随着美国战略力量在中东—中亚一线的收缩,印度势必进一步在中亚地区扩大其利益存在。
另外,近年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均运用各自优势与中亚各国发展合作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亚地区将呈现域外力量多方向进入和多元化竞争局面。
三、未来中亚地区安全与中国
近年来,在考察中国与周边地区关系时,中国自身发展对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对于目前中国应该如何自我定位,国内学界尚存颇多争议。但高度一致的认识是,对于一个成熟地区性大国的继续发展,良好周边环境的意义越来越重大。(23)在2013年10月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使周边同我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24)中国与中亚各国平等发展国家关系的20多年,恰恰是中国深入改革开放带来重大社会变化的20多年。随着中国与中亚各国睦邻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和互利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中亚地区是中国西部重要周边区域已成为学界、外交界的共识。2014年后备受阿富汗形势影响的中亚地区,对未来中国坚持长期稳定发展战略将更具特殊意义。
首先,中亚已成为中国高度信任的战略合作区。中亚各国独立以来,长期与中国保持着高度政治互信关系。在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的20多年历程中,这种信任关系经受了考验。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形成了中国与中亚各国就世界和地区重大问题机制性交流的平台。随着政治互信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与中亚各国国家关系级别也在逐步提高。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吉尔吉斯斯坦时,与阿坦巴耶夫总统共同宣布中吉两国关系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25)至此,中国已与中亚五国全部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针对2014年北约联军撤出阿富汗可能给地区带来的影响,中国与中亚各国领导人已在不同场合多次讨论,并达成了基本共识。在9月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时,习近平主席针对未来地区安全前景提出倡议:“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及合作纲要,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综合中心,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支持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帮助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共同维护地区安全。”(26)此后中方又对来华访问的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表述了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的关切和立场:“2014年是阿富汗实现过渡的关键年份。中方支持阿方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尊重阿富汗人民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阿富汗实现平稳过渡,改善和发展同本地区国家关系。希望阿富汗总统选举顺利举行,‘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解进程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关方面应该切实履行对阿富汗和平重建的承诺,在有关问题上尊重和照顾本地区国家合理关切。”(27)中国对待阿富汗问题的立场得到了中亚各国的高度认同,这无疑有助于保障未来阿富汗稳定与发展,更有助于后阿富汗战争时期中国发展与中亚地区的友好与合作关系。
第二,中国与中亚经济合作空间将不断拓展。中亚各国经济建立在苏联时期区域一体化的废墟上,由于处于欧亚大陆中心的地理位置,独立初几乎成为被经济全球化甩向边缘的地区之一。同一时期,中国经济也正为突破发展瓶颈积极探索。20多年后,中国与中亚各国在交通、能源、通讯等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201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已达到459.4亿美元,比刚建交时高近百倍。2013年第一季度,中哈贸易额比上年同期增加23%,中土贸易额增加4.9%,中吉贸易额增加3.9%,中乌贸易额增加53.5%。(28)互利的经济合作不仅帮助中亚各国渡过了独立建国的艰难时期,也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重要活力。2009年底,全长1833公里、贯通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A线开通。2010年,这条管道的B线也开始运营,截至2013年11月中旬累计向中国输气达700亿立方米。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计划于2013年底投产,D线建设也已启动。而早在2006年已开始全线运营的哈萨克斯—中国输油管道,到2012年已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超过5000万吨。(29)顺利完成国家发展模式转型和根除极端主义社会土壤,需要国家经济良性发展作基础,而中亚的地缘条件决定该地区各国经济对国际合作的高度依赖,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则是建立这种合作的先决条件。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宗旨的区域经济合作,将为包括阿富汗在内的更广大地区提供发展机遇和空间。11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乌兹别克斯坦倡议,加快道路互联互通,希望中亚各国积极参与新亚欧大陆桥和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建设。(30)面对2014年中亚地区经济环境将要发生的变化,中国与中亚各国选择了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以利益更加紧密融合的命运共同体抵御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危机,同时也对共同的安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携手共建地区稳定带。作为山水相连的近邻,中亚各国是最早接受中国倡导“以合作求安全、以合作促稳定”新安全观的地区伙伴。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同时,共同签署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成为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指针。设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已在反恐情报交流、跨国执法合作、打击毒品走私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建立了高效机制。阿富汗后撤军时代可能出现的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渗透,已经引起各国充分重视。冷战结束后形成的特殊国际环境,为“三股势力”提供了共同的滋生温床。不论是给中亚地区带来重大灾难的“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还是频频在新疆甚至北京制造恐怖事件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都说明阿富汗的战乱和无序为其苟存提供了缝隙。2014年北约联军撤出后,这些国际恐怖组织无疑将与“塔利班”及部族势力争夺阿富汗国内政权,其向中亚各国和中国新疆渗透的力度会大大增强,中亚地区和中国西部安全将面临新一轮威胁。2013年1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联合国大会强调,长期以来,“东伊运”等东突恐怖势力大肆从事针对中国的暴力恐怖活动,不仅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也严重威胁周边地区和平与稳定。国际社会应团结一致,共同予以打击。(31)10月底,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向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通报了发生在北京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指出这是藏匿于中亚、南亚地区的“东伊运”有组织、有预谋发起的恐怖袭击事件。希望上合组织反恐机构进一步加强反恐安全合作,提升反恐行动能力,共同应对域内外安全威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32)通过密切的安全合作挫败恐怖主义袭扰,这是中亚与中国之间业已形成的共识。
冷战的结束,注定了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发展将具有开放性特征,单一权力中心覆盖的历史将被多元化的局面所替代。“中亚地区”指代特定地缘政治的概念外延发生了扩展,并逐渐向历史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意义上的“中亚地区”靠近。2005年,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斯塔尔提出的“大中亚”概念就是基于对这一趋势的认识。(33)遗憾的是,斯塔尔的政治智慧很快就被美国国务院充满冷战思维的“改造后苏联空间”政策所淹没。“9·11”后的阿富汗战争客观上也加速了这一进程,并且成为这一趋势中阶段性的标志性事件。如今,无论北约联军撤出阿富汗还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不仅不会改变这一进程,而且将为中亚各国自主适应和构建本地区新地缘政治格局提供机会。虽然一时的力量失衡可能引起地区内外各种负能量激化,甚至形成对中业安全的严重冲击,但历史将沿既有轨迹前进。综合目前形势,可以对阿富汗未来局势作出以下几点判断:一是“塔利班”占领阿富汗90%以上领土的历史不会再现;二是“乌伊运”等组织也无力发起世纪之交时“巴特肯事件”式的攻势;三是阿富汗局部战乱可能造成的难民影响将不会超过内战时期。中亚各国毕竟已经有20多年独立建国的历史,尤其针对利益攸关的阿富汗问题,在国内政策制定和地区制度建设两方面都日渐成熟。对于今天的中亚地区而言,后撤军时代的阿富汗不但不再是场梦魇,而且有可能成为该地区各国与世界加强联系、共同发展的新机遇。
①Морозов Ю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Афганистан после 2014 года:стабильносиь для государств ШОС или новый виток напряженности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Азиатском регионе,《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2,2013г.,Стр.103-104.
②Бобкин Николай:Будущее Афганистана(I),http://www.fondsk.ru/news/2013/10/04/buduschee-afganistan-i-23230.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15日)
③卢玲玲、闫伟:“美国撤军后阿富汗重建前景”,《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1期,第43页。
④B.S.,Jonathan N Amato,Tribes,Pashtunwali and How They Impact Reconciliation and Reintigration Efforts in Afghanistan,Master Degree Thesis,Georgetown University,2012,pp.19-22.
⑤胡仕胜、王世达、杜冰:“南亚:阿巴困局难解”,《亚非纵横》,2011年,第2期,第16-17页。
⑥Louise Arbour,"Afghanistan Future Uncertain as Presidential Poll Loom",The Daily Star(Beirut),October 29,2013.
⑦США и Афганистан не договорились по соглашению в сфере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http://www.rg.ru/2013/10/13/dogovor-anons.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16日)
⑧Задержанные террористы планировали взорвать несколько госучреждений Таджикистана,23/09/2013,http://news.tj/ru/print/171786.(上网时间:2013年9月30日)
⑨World Drug Report 2013,http://www.unodc.org/unodc/secured/wdr/wdr2013/World_Drug_Report_2013.pdf.(上网时间:2013年10月25日)
⑩World Drug Report 2012,http://www.unodc.org/documents/data-and-analysis/WDR2012/WDR_2012_web_small.pdf.(上网时间:2013年10月25日)
(11)Pойзман Евrений: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наркотиков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увеличивается постоянно,06/05/2013,http://ru-an.info/news_content_print.php?id=2274.(上网时间:2013年10月20日)
(12)Ислам Каримов и Γурбанrулы Бердымухамедов рaссмотрели,《афганскую проблему》,03/10/2012,http://www.afghanistan.ru/doc/52361.html.(上网时间:2012年10月20日)
(13)Смагулов Агыбай:Вооруженное противостояние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и плиитик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и Кавказ》,№2,Том 16,2013,стр.104.
(14)唐志超:“美中东战略收缩及其地缘政治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1期,第3页。
(15)США и Афганистан не договорились по соглашению в сфере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http://www.rg.ru/2013/10/13/dogovor-anons.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16日)
(16)Джон Миллард:Кризис в США не отразился на работе ЦТП《Манас》,13/10/2013,http://www.24kg.org/community/163185-rossijskie-smi-aviabaza-ssha-ne-pokidaet.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20日)
(17)Pоссия продлила аренду военной базы в Таджик-истане до 2042 года,05/10/2013,http://www.km.ru/world/2012/10/05/vladimir-putin/694094-rossiya-i-tadzhikistan-pod-pisali-dogovor-o-statuse-201-i-voen.(上网时间:2012年10月20日)
(18)Кыргызстaн и Pоссия подписaли 9 договоров,23/09/2013,http://www.trend.az/regions/casia/kyrgyzstan/2193300.htm.(上网时间:2013年10月12日)
(19)徐慧、杨恕:“中亚与印度的大国战略”,《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年,第4期。
(20)Аваз Юлдашев:Индия сегодня оказала 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ую помощь Таджикистану на сумму 5,5 млн.долларов США,16/02/2013,http://news.tj/ru/news/indiya-okazala-voennotekhnicheskuyu-pomoshch-tadzhikistanu-na-55-mln-dollarov.(上网时间:2013年3月7日)
(21)Кыргызско-индий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военной сфере будет укрепляться,http://aspect.kg/index.php/ru/home/2828-2013-10-08-08-13-51.html.(上网时间:2013年11月3日)
(22)Туркменистан и Индия: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25 января 2013-Аддминистратор,http://infoabad.com/novostiturkmenistana/turkmenistan-i-indija-yekonomicheskoe-sotrudnichestvo.html.(上网时间:2013年3月25日)
(23)季志业:“中国经营大周边亟须‘顶层设计’”;金灿荣、段皓文:“周边国际环境的新特点及中国的应对”。前文认为“中国正在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世界大国”,后文则认为“事实上,中国合理的国际定位仍然是一个亚太地区大国而非世界大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0期,第1、第13页。
(24)习近平:“让利益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2013年10月25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93113.s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27日)
(25)“习近平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举行会谈 宣布中吉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9月11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5591.shtml.(上网时间:2013年9月15日)
(26)“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峰会发表讲话提出4点主张”,2013年9月13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76518.shtml.(上网时间:2013年9月15日)
(27)“习近平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会谈时强调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2013年9月27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yxw_602251/t1082156.shtml.(上网时间:2013年9月30日)
(28)“‘新丝绸之路’前景可期”,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9/27/c_117527150.htm.(上网时间:2013年11月29日)
(29)“中土将建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2013年9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9/05/c_117233209.htm.(上网时间:2013年9月11日)
(30)“李克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2013年11月30日,http://www.fmprc.gov.cn/mfa_chn/ziliao_611306/zt_611380/dnzt_611382/lkqcf_662387/zxxx_662389/t1104115.shtml.(上网时间:2013年11月12日)
(31)“崔天凯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打击东突恐怖势力”,2013年1月16日,http://www.gov.cn/jrzg/2013-01/16/content_2312923.htm.(上网时间:2013年2月5日)
(32)“孟建柱在塔什干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2013年11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0/31/c_117956412.htm.(上网时间:2013年11月6日)
(33)S.Frederick Starr,"A Partnership for Central Asia",Foreign Affairs,July/August 2005,pp.164-178.
标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中亚民族论文; 美军论文; 塔利班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