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反思中导入重要性出版论文_刘琰

浅谈课堂教学反思中导入重要性出版论文_刘琰

内容摘要:

一 情境导入法_导之以情 以情动人

二 悬念导入法_导之以疑 思源于疑

三 标题导入法_导之以知 把握主旨

四 温故导入法_导之以法 温故知新

五 诗词导入法_导之以美 先声夺人

关键词: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扣人心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而立之年已过半,心中激情却更燃。如何通过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堂课的导入至关重要,好的导入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设置悬念的作用,那我们用什么样的导入呢?以下是我总结的课堂导入法。

一情境导入法_导之以情,以情动人

古语有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情是扣人心弦的纽带。情是表达情感的文字,情是痛彻心扉的感悟。情境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现,音乐来渲染,语言来描绘,表演来体会。

⒈图画再现法

例如在学《荆轲刺秦王》时,给学生们放一段张艺谋的《英雄》那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诀别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情感又如学《短歌行》时,下载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横槊赋诗”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曹操的为人-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从而把握《短歌行》中曹操一忧人生短暂,二忧求贤不得,三忧功业未成。而自己真正的忧和抱负是不能统一天下,这就更容易把握诗歌的主旨了。

⒉音乐渲染法

音乐可以抒发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它可以它可以用最直感的方式,让人更直接、丰富、生动的获得感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使用音乐可以让学生快速的进入语文课文的氛围中,去感知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情感。例如在学《鸿门宴》时让学生们听屠洪刚《霸王别姬》当音乐响起,学生们立即会被歌曲中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豪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又怎么会走投无路呢?明明可以保住性命东山再起,却最终乌江自刎,你如果是项羽,你会选择卧薪尝胆、养精蓄锐,日后东山再起呢?还是会选择“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呢?这样便不知不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角色中。

⒊语言描绘法

例如再讲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描绘“秋天是个神秘的季节,没有春的妩媚,没有夏的热情,没有冬的凝重,仿佛一个遗世独立的清丽女子,随落叶而至,随飞雪而归”在郁达夫的笔端,秋远不及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那般壮丽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那般凄苦,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般悲凉,蓝朵的牵牛,疏落的长草,非花的落蕊,弱蝉的残声,闲人的话语,风中的枣子,这些在故都似乎是最普遍的了,但在郁达夫的笔下却成了一幅写意的长卷,奏响了一曲独属于他生命的悲歌。何以如此?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歌》去细细品味 静静聆听吧。

4.表演体会法

在讲戏剧《雷雨》时 ,让学生们自行安排《雷雨》中的角色把课文中所表现的内容和情节表演出来,同学们不仅很热情,也很用心。在角色的选择上、人物对话、心理动作、语言表达上,都能很好的进入角色,不仅加深学生们对雷雨中人物的形象认识通过表演他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心理,更好地认识这篇戏剧。

二 悬念导入法_导之以疑 思源于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在课文中巧妙设疑,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必须有的放矢,匠心独运,曲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设计悬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故事导入法

例如在教《拿来主义》时,可以这样设计。天津有位作家冯骥才,在访问法国时在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的向他提问。 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么?”冯先生回答 “不”你们外国人天天喝牛奶难道会担心会变成奶牛吗?他幽默机智的回答 博得满堂喝彩。又

2.对联导入法

又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用上联“韧如蒲苇,刘兰芝抗婿赴清池”让学生对下联“坚如磐石,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在《兰亭集序》中用上联“群贤毕至 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让学生们对下联“少长咸集 俯仰之间参悟人生哲理 岂不悲哉”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来了避免枯燥的学习古诗文。

3.趣味导入法

容易记混,更容易记错,那么用歇后语导入后学生们不仅觉得表现手法不枯燥无味反而有了兴趣。

例如 鹦鹉学舌-拟人 明知故问-设问

不容置喙-反问 泾渭分明-对比

以点代面-借代 烘云托月-衬托

水到渠成-顺叙 本末倒置-倒叙

节外生枝-插叙

三. 标题导入法_导之以知 把握主旨

鲁迅曾说“画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先画他的眼睛”要想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就要抓住文章的眼睛 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可以从标题中得到哪些信息呢?烛之武,说退秦国军队我们可以围绕退展开,“为何退 如何退 退结果”来设计教学.

四. 温故导入法_导之以法 温故知新

温故导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以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式帮助学生们融会贯通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苏洵散文的《六国论》时可结合学过的《过秦论》和《阿房宮赋》我们写《过秦论》这篇千古鸿文论述了秦王朝什么过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阿房宮赋》中杜牧用亡秦的教训来警醒当朝统治者的话语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那么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以思考这篇文章的主旨写作目的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对新课有引起又可以对旧课有回忆。例如在《雨霖铃》一词时可以这样导入,“人生在世,浮云苍狗月圆月缺”我们在生活中总充满了悲欢离合,在诗词中离别便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晏殊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同雪们还记得哪些关于离别的诗词,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柳三变的《雨霖铃》看他是如何写离别的。

五.诗词导入法_导之以美 先声夺人

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星空中最耀眼的一颗恒星,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殿堂里最瑰丽的一朵奇葩。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向学生展示这颗恒星的万丈光芒和瑰丽的色彩呢?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美丽又能让学生的思想与灵魂受到熏陶和洗礼呢?例如《赤壁赋》中就可以这样说“在中国诗人中,李白太高,瑶台仙阁高不可攀,陶渊明太远,桃花源里忽隐忽现,杜甫较近,却显太实而缺空灵,比较起来我更喜欢苏轼,他的诗,信手拈来如飞天衣曲间散落的花朵,气韵生动,神思逸飞。有豪迈酣畅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也有缠绵多情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有慷慨纵横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有冷静直观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旷达洒脱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有“若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浪漫细腻……在文学上他是旷世奇才 在仕途上他屡遭贬谪,乌台诗案以及“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岁月易逝人生短暂面对有限的人生 面对人生的挫折与磨难,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困境的,让我们一同走进《赤壁赋》。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对课堂导入的一点反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论文作者:刘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浅谈课堂教学反思中导入重要性出版论文_刘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